打通“最后一公里”增强基层统战活力-关于乐陵市基层统战改革创新的调查报告论文

打通“最后一公里”增强基层统战活力-关于乐陵市基层统战改革创新的调查报告论文

打通“最后一公里” 增强基层统战活力
——关于乐陵市基层统战改革创新的调查报告

杨书芳 杨明文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 近年来,乐陵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放思想,将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以“六型统战”、乡贤联谊会和基层商会建设为三条主线,打通了统战工作“最后一公里”,夯实了基层党建,助力了乡村振兴,维护了社会稳定,切实增强了基层统战工作活力。

关键词: 基层 统战活力 乐陵市

如何打开县级统战工作的局面,增强基层统战工作活力,是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难题。2019年6月至7月间,德州市委党校统战课题组赴乐陵进行专题调研,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现总结其经验做法、取得成效和几点启示如下。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中学的语文教学不同,这个时期的学生语文知识功底不够扎实,如果教师无法循序渐进地教学,学生就会无法理解课堂内容,极大地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引导为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主。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学会某一篇文章,而是应该以一篇文章为范例来进行阅读方法的教学。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还不够成熟,想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和更有效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广大一线教师进一步努力探索。

一、经验做法

1.找准结合点,创立统战综合党委

铁营镇(循环经济示范园)找准统战工作和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立足园区实际,吸收市政府安监、环保、金融等10余个部门的党员干部兼任党委委员,创立了循环经济示范园综合党委。同时秉承“6个1”工作思路(一个企业一个支部,一个车间一个小组,一个党员一个标杆)和“16153”统战工作方法(“1”指成立一套班子,即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6”指制定六项制度,即工作例会、走访服务、协商议事、联谊交友、宣传学习、考核通报制度;“1”指打造一个品牌,即着力打造“园区型”统战工作示范品牌;“5”指搭建五个平台,即企业家俱乐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同心讲堂、创咖空间、微e群;“3”指发挥三大优势,即汇聚人才优势、广聚资源优势、创新示范优势)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兜底管理辖区内的“两新”组织。

2.明确重点对象,分类同步推进“六型”基层统战

近年来,乐陵市把“六型”(社区型、园区型、校区型、村居型、楼宇型、企业型)基层统战创建作为基层统战的新载体、新抓手。明确“六型”统战重点对象,社区统战重点加强对社区内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机构中党外代表人士的服务和联系;园区统战重点加强对园区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科研技术、管理人才中的党外代表人士的服务和联系;校区统战重点加强对学校民主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服务和联系;村居统战重点加强对乡镇(街道)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村干部、乡镇卫生院、学校、乡土人才中的党外人士,村居中的民族宗教人士,乡镇范围内统战性社团组织负责人的服务和联系;楼宇统战重点加强对商务楼宇内的公司、企业、社团、中介组织的主要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服务和联系;企业统战重点加强对企业内的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党外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归国留学人员等的服务和联系工作。建立“六型”统战工作网络,每个社区、园区、校区、村居、楼宇和企业明确统战工作联络员、协调员和信息员。建立健全“六型”统战机制,建立统战工作例会制度、统战对象定期走访制度、协商制度、座谈制度、联系交友制度等,纳入目标管理。

3.明确职责任务,推进乡贤联谊会建设

乐陵市把乡贤统战工作纳入市委总体工作部署,各乡镇(街道)以区域为单位,因乡施策,以理事制和会员制的模式分类推进新乡贤联谊会建设。整合资源,成立异地商会、同乡会。优化方式方法,建立微信公众号,组建新乡贤微信群。以“四大工程”(“乡贤•回归故里”工程、“乡贤•资政善治”工程、“乡贤•情暖枣乡”工程和“乡贤•引领乡风”工程)为活动载体,切实发挥乡贤在提升乡村文明感召力、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力、提升乡村社会共建力和提升乡村管理自治力方面的职责任务。

4.明确标准要求,推进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

过滤与滴头抗堵新技术模式是在含沙量不大于3.0 kg/m3且滴灌带为一年用条件下,采用一级过滤模式:即在滴灌首部泵前安装低压旋转网式过滤器,过滤大颗粒泥沙与杂质。通过筛选出的适宜灌水器,将大部分细颗粒泥沙随滴头出水排入到田间。沉积在毛管内的泥沙在灌水结束后,通过毛管尾端的辅助冲洗支管进行定时冲洗,冲洗水量占灌溉水量的1.0%~1.7%。

二、取得成效

1.扩大了统战半径,夯实了基层党建

最后,以产品中间链条碳排放的降低为目标,重新规划产品的生产流程和制造技术。因为很多产品的最后环节并不具有很高的碳排放,但是中间原材料的投入环节具有高碳排放的特征。不仅如此,我国还应加强区域合作。碳关税是一种单边贸易措施,针对特定商品,不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因此,我国应加快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建立更为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在自贸协定中制定碳减排约束和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区域内不同的排放差异,可实行碳排放交易机制和补偿机制,通过生产补贴和消费补贴,鼓励低碳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共享低碳发展技术。

2.汇聚了人才力量,助力了乡村振兴

通过社区、园区、校区、村居、楼宇、企业几个点的统战串联成“六型”统战一条线,通过各个乡镇乡贤联谊会和基层商会建设串联成乡贤统战和基层商会统战两条线,以点带线,然后以三条主线带动全市统战工作的开展。同时,横向上多部门联动,纵向上构建县、乡、村三级统战体系,横联纵深,将统战工作延伸到每个乡镇、每个村居,实现了基层统战全覆盖,切实激发了基层统战活力。

3.摸清了统战对象,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型”统战、乡贤统战和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员对辖区内的统战对象按照类别和层级分类建档,摸清数量、分布、构成及联系方式等,建立统战对象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通过统战对象定期走访制度、协商座谈制度等及时了解情况、反映问题、化解矛盾,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为服务非公经济发展,乐陵市构建了市工商联、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和乡镇基层商会的组织体系,并积极推进乡镇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由市委统战部牵头,成立推进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成立相应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在全面调查摸底基础上,明确“六有六好”(“六有”标准即有专兼职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经费保障、有组织制度、有活动开展、有督导考核。“六好”标准即领导班子好、办公条件好、制度落实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自律规范好)具体标准和目标要求,将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纳入全市综合考评,由市工商联加强业务指导,负责按年度考核评分。

4.实现了点线面结合,激发了统战活力

通过基层统战工作,将乡镇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园区内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企业内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和归国留学人员、校区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市内外新乡贤、党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各方面力量汇聚在一起,实现了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传、技术回援、文化回哺、公益回扶、人气回聚,特别是项目回归、总部回归和组团式、协同式回归,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乐陵市不断延伸统战触角,扩大同心圆半径,汇聚力量,凝聚共识,以“统战+党建”的新思路提升了基层统战工作新高度,以统战工作方法打开了基层党建新局面,以统战人才充实了基层党建力量,切实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了党的执政根基。

三、几点启示

1.增强基层统战活力,思想解放是基础点

长期以来,统战工作存在“统战统战,请客吃饭”这一务虚的现象,要么将统战工作位置摆得过高,要么将统战工作看得过低。乐陵市委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认为统战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党建工作,“欠账太多”,大有可为。同时指出,统战部门虽解决不了具体问题,但能牵线搭桥,协调各方,提供渠道。这一判断将统战工作提升到了党建工作的新高度,同时点明了统战部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关键作用。

2.增强基层统战活力,组织领导是关键点

在“1+3”基层统战新路子中,市委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是其思路得以落地的关键。市委统战部牵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成立基层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对基层统战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并实时跟踪、督促、检查并解决困难,为基层统战工作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增强基层统战活力,制度安排是支撑点

通过出台《关于开展”六型”基层统战工作创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乡贤统战工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基层商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实行市级领导分包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延伸到“六型”的工作网络,实现了基层统战管理网格化,开创了责权明晰、上下联动、务实高效的基层统战工作新格局。

在设计道路横断面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整体城市道路系统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在城市规划红线范围内,通过充分结合实际通行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等其他相关资料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使其能够在与周围建筑、城市小品等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确保行人以及车辆的通行安全[1]。其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道路自身的功能、性质等,在确定城市道路具体等级如主次干道、快速路等基础上,参考城市绿化覆盖率,依照国家规定的设计规程合理布设城市道路横断面,使其能够与道路等级要求相符合。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道路排水以及各地下管线的实际情况,以防止出现后期道路横断面施工影响正常道路排水或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

4.增强基层统战活力,示范引领是突破点

明确“六型”统战对象、新乡贤和基层商会的标准要求,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圈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先进人物、先进产业和先进乡镇进行试点,树立标杆。然后在试点基础上注重宣传引导,循序渐进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市铺展开来。

中图分类号: D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19—0230—02

[作者简介] 杨书芳,中共德州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统战理论,政党制度,基层治理等;杨明文,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

责任编辑:景辰

标签:;  ;  ;  ;  

打通“最后一公里”增强基层统战活力-关于乐陵市基层统战改革创新的调查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