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_经济论文

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_经济论文

加深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解——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党校论文,重要讲话论文,胡锦涛总书记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自觉;也表明我们对现实经济发展的把握更加主动、更加准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要方针

《讲话》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改革以来,我们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自觉把握,形成了这样一些基本认识。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的目的问题,明确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没有真正搞清楚,甚至本末倒置,把发展过程当成发展目的,其结果必然是以GDP论英雄,以速度考核政绩。发展是过程不是目的,发展始终应当是以解决民生为根本,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体物质文化需求。偏离发展的目的,就只能是为发展而发展,不仅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也不能使人们从发展中获得实惠,从而失去发展的动力支持。人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成果的分享者,坚持以人为本谋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是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通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通过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通过集体所有制改革和集体经济结构调整,探索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提高集体经济的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破除一切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更加积极主动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三是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股权合作、战略投资、企业并购等多种方式,增强经济的内在联系,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混合型股份制工业企业提供的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50%,成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部分。这表明,在国有经济长期保持较大比重的工业领域,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局面也开始形成。

(三)必须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1.要把“好”放到优先的位置上。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以来,在短缺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数量第一”的发展理念,突出了经济增长的数量目标,着力扩大经济增长规模。在越过短缺经济阶段以后,就必须转变单纯数量增长理念,确立“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建立质量型增长模式,要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2.要把握发展节奏。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基本形成共识,而对于把握发展节奏认识不尽一致。一些地方片面地把“发展就是硬道理”理解成为“速度就是硬道理”,一味追求增长速度,“以GDP论政绩,以速度论高低”。应当肯定,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条件。但是,经济发展并非越快越好,在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节能减排没有达标的情况下,过快的发展就等于是过量的消耗能源资源、过度污染环境,既增加了治理成本和发展成本,也抢占子孙后代的发展机会。现在,我们有必要强调,在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当期发展侵蚀未来的利益。因此,要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发展快一些,有的适当放慢发展速度,掌握好发展的节奏。对于有些资源地区,不能搞“有水快流”式的开发,有些资源在技术和市场都不充分的情况下,过早开发同样会造成利益的流失。而对于一些已经超前发展的地区,更应当保持适度发展,把发展的重点转向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效益上。因为在较高的发展基数上,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其他地区多少个点,如果让这样的地区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是难以承受和不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应当是有节奏的发展,有时快些、有时缓些、有些产业快些、有些产业慢些,这才符合发展的规律,才能又好又快。

(四)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在动态发展中形成的,也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相联系,产业结构高度化,加速发展的现代化。为此,要适应世界产业结构变动的大趋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现代产业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一方面抓住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由此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也是针对着我国以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现状提出的任务。这同时意味着我们将从“加工型经济”向“制造型经济”转变。

2.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中最具成长力的产业,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依托。加快发展服务业既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际。

3.协调发展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发展,知识资源“成为先进经济的核心资源”,推动建立在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虚拟经济快速发展,虚拟经济正在“取代实体经济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动力”。在这一大背景下,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必须要兼顾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开发,协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坚持在提升实体经济水平的同时,注重发展虚拟经济,以使我们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五)必须坚持节约发展。

坚持开源与节流相结合,走循环经济之路,实现节约发展,这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节约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推进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目标、又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和环境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六)必须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贯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不是可有可无的应急之策,而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越发展,宏观调控越重要。市场本身是存在缺陷的,市场调节也存在“失灵”问题。特别是随着开放经济的发展,“市场缺陷”也进一步放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矛盾,要深化财税、金融、计划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不是为调控而调控。为此,必须根据经济运行环境和运行状况的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主动引导社会预期,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控制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不受影响,防止大起大落。特别是从中长期来看,还要保持经济以合理的速度增长。

(七)必须坚持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统筹协调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对于共谋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二元结构”比较突出的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是需要长期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当明确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短板”在农村,只有农村的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农村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为此,要改变过去靠农业积累资金支持工业发展、由农村提供资源支持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坚持把农业、农村发展放到突出位置,坚持新增投资重点转向农村,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这样才能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

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实施倾斜式发展战略的结果。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为了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只能采取倾斜式发展战略,把政策和资源优先投放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这些地区的率先发展来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这是发展中国家的通常做法,也是发展的次优选择。实践证明,倾斜式发展符合我国的实际,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倾斜式发展不可长期持续,必须适时进行调整,从倾斜式发展转向协调发展,促使特殊政策优势逐步均等化,着力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合理发展。

(八)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扩大开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通过开放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开放,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只有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才能提高开放经济的水平。在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曾长期走的是让利性开放之路,为外商投资提供了较多的获利条件。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过程中几乎走过同样的路,我国的开放也不可能绕开这一路径选择。没有这样让利性开放,就不能打破坚冰、开启开放的航程。但是,如果停留在低水平开放阶段也是不可持续的。要全面推进开放经济发展,既要坚持利用好全球资源和国际市场,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进来;又要积极走出去,通过内外结合全面提高开放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这些认识,是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成果,也是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根据。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重大战略

《讲话》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最集中反映在经济增长的特点上。在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相伴的经济现象,形成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特点。这些特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特点之一:高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低通货膨胀表现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2003~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10.1%、10.2%和11.1%。同期,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控制在2.6%。即便是2007年上半年消费价格指数提高到3.2%,比起11.5%的增长速度而言,仍然属于高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低通货膨胀是既喜又忧的事情,喜的是经济高增长,而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这样可以更多地实现增长的财富效应。而忧的是长期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持续下去也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走向通货膨胀的反面,进入通货紧缩状态。

特点之二:高投资高增长。我国经济仍然是投资增长型经济,投资所形成资本占GDP的比重在40%左右,2003~2006年分别为41%、43.2%、42.7%和4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分别为40.9%、44.1%、48.5%和52.5%。高投资形成的高增长,在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只能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加剧能源资源紧张和节能减排的压力。

特点之三:高增长高成本。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进入“高增长期”和“高成本期”。一方面我国进入平稳快速增长期,“高增长”仍会持续;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成本上升,比较优势递减。支撑经济增长的土地、能源和资源等约束已接近极限,推动成本上升明显。同时,劳动工资普遍上浮,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工资上浮20%~30%。加上其他政策性调整因素,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压缩,经济增长成本不断推高,将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特点之四:高增长低就业。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下降趋势,1985~1990年,全国GDP平均增长率为7.89%,同期就业增长率为2.61%;1991~1995年,分别为11.56%、1.23%;1996~1999年,分别为8.3%、0.96%;2001~2005年,GDP增长分别为8.3%、9.1%、10%、10.I%和10.2%,而同期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30%、0.98%、0.94%、1.03%和0.83%。2006年以来,就业超计划增长,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逆转高增长低就业。因为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大工业就业下降已成趋势。

特点之五:高增长高储蓄。尽管2003年以来,我国投资增长攀高到40%以上,但国内储蓄增加更快,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在40%以上,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2007年1~5月份,曾出现储蓄减少趋势,但到6月份,储蓄又止跌回升。预计中国的高储蓄率还将持续10年到20年。这一方面将会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使大量资金出现投资时滞。

特点之六:高增长高顺差。2006年贸易顺差1775亿美元。2007年1~6月,贸易顺差达到1125.3亿美元,2006年同期为614.4亿美元。高顺差反映了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结构性调整。从2006年顺差的企业结构来分析,国有企业-61.8%、外商投资企业67%、其他企业94.8%;一般贸易占28.6%、加工贸易占168.6%、其他贸易-97.2%。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在高顺差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特点之七:高增长低质量。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和“快而不富”的问题。看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但按人均算,2005年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相当于美国的4.0%、日本的4.76%和世界平均水平的25%,在世界20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10位。GDP增长速度很快,但其中相当大部分并没有真实转化为国民财富。在很多情况下,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借地生财,汇走的是真金白银,留给我们的却是GDP。1990~2005年,在华外资企业汇出利润达2800多亿美元。中国美国商会2005年调查显示,约70%的美国公司在华赢利,约42%的公司在华利润率超过其全球的平均利润率。

这些特点表明,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单是增长方式的原因,更多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如果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就会进一步放大,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结合世界产业变动的大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突出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上取得重大新进展。

(一)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坚持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和速度,这是任何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经济以较快速度增长,没有社会产品的大规模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但是,经济发展不能只重数量而不顾质量,只要速度而不讲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过去那种单纯追求速度、盲目扩大数量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方式上来,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保证社会全体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得到融洽;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创造条件,建立起向上的社会风气、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从粗放增长转向集约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实现的,主要是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绝大多数需要进口,大量进口我们又没有价格话语权。在能源消耗上,生产每单位GDP;我国是美国的5倍、是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每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左右。我国“粗放式”增长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向集约增长转变,也就是说由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大,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低代价增长。坚持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重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政策基点是重生产,一切以生产为中心,着力提高生产规模和效率。现在要逐步转移到重消费上来,以解决民生、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持续下降,从1992年的72.5%下降到2005年的55%;其中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由1992年的55.1%下降到2005年的40.3%。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突出以消费为重点,不断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一是要坚持内需主导型的发展道路。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的立足点,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可能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外需上,尤其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大内需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走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道路,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二是要不断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要以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尤其是要走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着活棋,通过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从而带动内需和消费,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三是要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适应社会需求的增长,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四)从加工业优先转向服务业率先。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加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加工业优先发展逐步转向服务业率先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快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1980~2000年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6%升至63%,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1%,中等收入国家达到61%,低收入国家达到43%。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0%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国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全力推进服务业发展战略,就会迎头赶上。一是要围绕现有产业来延伸,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加快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经济技术资源,形成了明显的制造业优势,在此基础上,要顺应“离岸经营”的大趋势,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外包转移,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整体水平。2005年,全球服务外包总值达到5850亿美元,今年将达到1.2万亿美元,而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对于我们是一个新的发展机会,要创造有利条件,争取更多地承接服务业转移,要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衔接,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二是围绕需求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三是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构建和完善包括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和生活服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培育充满活力的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

(五)从产业能力扩张转向产业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产业发展围绕着产业能力扩张来展开,通过投资或引进的方式,上了一些大项目,引进了一些大企业,生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国在许多产业领域生产加工规模为世界第一。但是,产业能力扩张并没有带动产业体系的完善,虽然在一些领域的个别阶段、个别产品形成优势,但在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链完整性上,却处于明显的劣势。工业的加工能力比较强,但工业的体系化程度比较低,很难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应当看到,现在国家间竞争不仅是企业加工制造能力的竞争,重要的是产业体系化程度的竞争。地区发展也是一样,构筑完整的工业体系,就会形成整体竞争能力。我国一些地区产业集群已经粗具规模,但多是一些企业的空间集合,缺乏内在的联系,体系化程度很低,降低了产业集群优势和产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努力提高产业体系化程度上,围绕重点企业和核心技术,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地区工业化水平。

(六)从解决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世界经济正在从“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型。20世纪80年代,“创业型经济”在工业化国家兴起,主要是应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增长与就业矛盾,即大工业在增长的同时就业机会不断减少。而通过发展创业型中小企业,增加了就业岗位,保持了增长与就业的和谐。我国处在工业化深入发展过程中,大工业的就业能力也呈下降趋势,“高增长低就业”开始显现。过去,我们曾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就业上,结果越解决问题越多、压力越大。原因就在于没有调动起就业主体的积极性,一方是被动应对就业供给的增加,另一方是过分依赖政府提供就业岗位。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变被动为主动,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通过创业扩大就业。变过去政府主导创业为民众自主创业,由过去以政府提供岗位、安置就业,转变为“自造饭碗”、自我就业。建立创业优先的体制和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政策。一切优先于创业,一切有利于创业,让全民创业成为一种社会行为。随着现代产业“产销合一”的大趋势,生产与消费融合在一起。这不仅把个性需求变成企业,拓宽了创业的载体,而且企业组织形式小型化、家庭化,使个体创业在企业组织形式上有了保障。加上改革使“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为发展创业型经济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七)从实体经济为主转向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两种重要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主要指的是产品和服务的流通,“虚拟经济”主要指的是资本流动、汇率和信贷的流通。现在虚拟经济的内涵进一步扩大,广义上还包括设计、咨询、文化创意等非实体经济。目前,全球实体经济规模几十万亿元,而虚拟经济创造的财富达几百万亿元。现代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以其特殊的优势,表现出对实体经济以强大的驱动力。虚拟经济往往通过概念、符号和创意等,攫取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发达与落后也主要反映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差别,发达国家往往凭借虚拟经济优势,不断吞噬发展中国家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犹如一个巨大的吸盘,把实体经济创造的财富轻而易举地吸走。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同样如此,经济越发展,虚拟经济越活跃,并形成对实体经济的强大优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要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当前,特别重视创意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经济是最具成长力的经济,2004年创意经济每一天创造的增加值就达220亿美元,在主要发达国家创意经济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创意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创意经济在中国既有丰富的资源,也有巨大的市场,是我们能够后来居上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样,文化产业也是我们有后发优势的产业,2006年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123亿元,同比增长17.1%,超过当年GDP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0.3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八)从重积累转向重投资。

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社会的经济偏好表现为重积累轻投资。尤其是个人,储蓄倾向很强,投资意向较弱,所以形成了我国高储蓄率长期持续的情况。现代经济领域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投资能力的竞争,投资而形成的资本等于是架设了一个收益管道,使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向“资本洼地”。现在有必要在全社会树立现代资本意识,形成投资理念,增强投资能力。在投资形式上,不仅注重对实业的投资,还要注重对非实业的投资。逐步扩大股权投资的比重,适当提高全社会的持股水平。发达国家的持股人群要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加上基金等各类投资,大体上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投资者。而我国这一比例还很低,表明全社会的投资能力不足。为此,要创造条件,鼓励多种形式的投资行为,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投资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收入结构合理化,逐步扩大资产性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

(九)从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第一步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开放,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过去的“让利性”开放转向“互利性”开放、从过于重视“引进来”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为此,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的体会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