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推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雷日艳

农机推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雷日艳

崇左市江州区石景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摘 要] 农业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农业先进科技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载体。随着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农业机械化既具备发展基础,又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努力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作用。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产 作用

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拉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热情空前高涨,农机服务业日趋壮大,农机事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农机总量快速增长,装备结构明显优化。二是农机作业领域逐步拓宽,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玉米机械化率达95% 以上,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等节本增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三是农机服务业持续发展,农机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县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专业农户、农机销售、修配网点都得到长足发展,农机服务业已成为拉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1.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农机推广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机的推广,是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及技术的应用重要手段,是使机械化更快更好的发展,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不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农业发展,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化农业中,有许多方面是靠机械化才能实现的,如,节水灌溉、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深度施肥、高效收益、设施农业等,如果单单靠传统农业的方法来做,是无法达到效果的,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机推广大大地减轻的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农业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缩短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进程。

农机推广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我国其他产业的生产当中去,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农机推广代表了农村先进的生产力,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是农民生活更加富足的重要条件。农机推广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农民收入增加,缩小了城乡距离,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使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农机推广创造了绿色、节约、规模的农业发展模式,资源消耗少,效率高,污染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农机推广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虽然有了一些进展,具有初步规模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农业技术水平还是落后的,仍在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没有得到转变和使用。一些基层的宣传不够,农民不能充分的了解机械化的作用。而经费不足、缺乏示范基地、办公条件简陋、设备老化、推广手段落后、知识水低等也是一些地区农机推广不能实施的原因。

有的地区由于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推行不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土地分散不集中,各家各户实行小农生产,不能集中进行耕种,不能适应当地的需求,导致农机推广不能实行。部分地区经济落后,没有能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农业机械使用的对象主要是农民,但由于他们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致使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时间较慢,而且小农心理根深蒂固,对新事物、新技术存在怀疑,甚至抵触心理,这极大的妨碍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妨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另外,由于从事农机推广的人数有限,许多农业机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技术需求得不到解决,农业推广部门的工资较低,待遇较差,很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推广人员的年龄逐渐老化,知识水平逐渐降低,推广工作越来越难,推广的观念和技术也相对滞后,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农机工作难以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对策

3.1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机推广的扶持力度

2004年以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农机推广补贴力度,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收入,农民购买欲望日益髙涨,农机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这就要求农机的生产厂家、科研推广单位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连接关系,相互协作、相互沟通,积极采纳农民朋友意见和建议。生产推广一大批实用、先进、髙效、安全的农机具,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推广农机具补贴力度,让农民买的起买的到。

3.2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法

因地制宜地采取正确有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法,是实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普及的有力保证。由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小农思想、守旧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多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和直观性较强的广告、展览、录像等传播手段,及时地传播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新技术或新机具,引起他们的注意和重视,深化其对新技术效果的认识,激发其采用新技术的兴趣。二是要以建立试验示范点和基地为重点[3],以点带面,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使他们认识到先进生产技术和新机具的优势,转变传统观念和心态,自觉改变生产行为。三是通过开展现场演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等形式,让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提高广大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认识和应用技能,引导其将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最后,农机化技术推广既是一种技术活动,同时又是一项社会和经济活动。农机推广部门既要强化公益职能,又要加强引导和合作,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的作用,参与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建立,积极引导多元化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和服务体制的建立。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和推行有利于农机作业的农艺制度,农机作业要满足农艺技术要求,农机、农艺联合进行对比试验和建立示范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开放式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协作新机制。

3.3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机队伍素质

要加强对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培训,培训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定期或不定期的办法,不断提高农机管理与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农机维修以及驾驶操作等相关人员的技术化水平,为更好地加快农机化发展打下基础,提高农机人员整体素质并优化农机人才结构。同时对保护性耕作理解程度低的农民,要通过面对面的宣传方式,给农民讲解宣传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测产对比分析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得到大力推广。另外,还需要加强农机维修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组织并成立农机维修专门服务队,在春耕和秋收农忙时间深入农村田间地头,积极开展对农机具的检修、抢修以及保养等方面的各项工作,保证农机具正常运行,不误农时农事。

四、结语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推广应用,可极大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不仅能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凤兰.农机推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江西农业,2019(10):142-143.

[2]陈启萍.农机推广技术的改革与创新[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11):46.

[3]崔彩霞.解析农机推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2):88.

[4]苏彩琴.试论当前农业机械推广的困境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7):150.

[5]张永波.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7):74.

论文作者:雷日艳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农机推广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论文_雷日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