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论文_孙树琼

(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个体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5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健康知识认知程度、遵医行为以及自我管理效能相对更高,而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相对更低(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8-0287-02

在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疾病。老年人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性疾病,高血压则会成为这些慢性疾病的诱因,增加了疾病的风险。为了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水平的稳定,需要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细致、周到护理服务[1]。与此同时,结合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实施护理干预。该过程中,需要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自觉遵循医嘱,加强自我管理,进而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治疗恢复期间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8例患者,分别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59例)和常规护理(59例),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2/27,最高龄83岁,最低龄62岁,平均年龄为(67.4±4.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4/25,最高龄84岁,最低龄60岁,平均年龄为(68.1±5.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在用药、饮食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给予基础性的指导。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个体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收集患者的资料,了解其病情、合并症、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习惯,同时调查其对于高血压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予以登记记录,建立健康档案。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便于更好的了解患者的情况。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应用PDCA循环法,并在执行和实践应用中做出调整,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效果。

(2)健康教育: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加大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咨询热线,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答疑解惑,并给予其切实、有效的帮助。组织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内设置宣传栏,为社区居民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通过多种途径,让社区居民对于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建立社区医疗卫生微信公共平台,每日不定时推送有关高血压防治的相关知识,便于患者更好的了解和掌握。

(3)家庭护理: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必要时则需要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纠正其在用药、饮食以及日常生活活动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医护人员应叮嘱患者家属关于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予以监督和提醒,使其自觉遵守医嘱,学习和掌握血压监测方法,按时、按量服药,保持情绪的稳定,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3.讨论

高血压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同时,引起机体循环和代谢的失衡,容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同时也增加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持续的接受治疗,控制血压水平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院内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社区和家庭护理。该过程中,需要得到患者积极配合,并能够自觉遵循医嘱。

由于记忆力的减退,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常会忘记医嘱要求,不按时用药。同时受到负面情绪和精神因素的影响,患者缺乏治愈疾病的信心,对于治疗产生抵触心理。如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可能会引起血压骤然上升,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血压异常升高的风险。因此,在药物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给予其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制定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提升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加强家庭护理,与院内护理进行有效衔接,由患者家属进行监督,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够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医嘱,合理用药,健康膳食,有助于改善其身体状态。与此同时,患者还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坚持运动锻炼,长期、持续的控制血压水平的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93.22%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94.92%和96.61%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良好。77.97%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感到满意,81.36%和86.44%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和遵医行为良好。观察组患者的SBP和DB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自我管理效能高于对照组,进而说明了个体化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恢复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能够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遵医行为,对于血压水平的有效控制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祥华.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2):135+137.

[2]张海燕.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123+125.

论文作者:孙树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论文_孙树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