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处理方法论文_荣树妹,朱锦华,胡新龙

试论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处理方法论文_荣树妹,朱锦华,胡新龙

摘要:近年来,钢厂的运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钢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以某钢厂炼钢厂为例,首先分析了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原因,然后探讨了具体的处理方法,希望能为钢厂的工作和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钢厂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机械行车梁;裂缝;加固

引言:某钢厂炼钢厂的QD型75/50t铸造起重机,跨度为10.5~31.5m,提升速度为7.5m/min,结构形式为焊接。由于该起重机使用年限较长,工作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行车梁出现了开裂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车的安全,所以对行车梁开裂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1.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原因

通过对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电气仓靠近仓门的位置以及电缆穿线孔等处,都存在或大或小的裂缝。因为该吊车主要用于物料的吊运工作,安全方面的要求较高,当发现裂缝后,某钢厂组织了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裂缝的产生与应力集中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是转角或者是拐角处应力集中,也可能是荷载不均衡导致应力集中。因为QD型75/50t铸造起重机属于双梁结构,主要由桥架、小车、起重机运行机构和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而开裂的位置对承重梁没有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裂缝容易被工作人员忽略,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就会加剧开裂的程度,导致行车结构不稳定,影响生产的安全。就应力集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1设计

在设计图纸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计算荷载和确定应力状态时,可能与实际生产存在较大的出入,不符合现场环境的要求。比如吊车轮压数值较大,而分布长度过小,这样腹板局部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同时较大的制动力会作用于轨顶,这时行车梁就会出现弯曲。另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荷载的情况,理论上要保证无偏心的情况,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行车梁总会受到行车轮压的偏心荷载,从而导致整个行车系统产生很大的扭矩。因为目前国家出台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对行车梁的具体参数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且提出了“卡轨力”的概念,改变了传统的弹性陈旧算法,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对腹板弯曲强度进行确定和计算。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想要准确测量和计算“卡轨力”的具体值,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即使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求得的结果也可能与实际值不符。

在分析行车梁受力时,也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比如在设计时基本上都是按照简支梁进行计算,但是因为行车梁上会有固定的道轨,实际运行过程中,简支梁起到的是连续梁的作用,而且柱和梁之间的紧密连接可能会限制支座的活动和转动,加上行车吨位较大,节点破坏极易发生,并且对结构的制动体系产生强烈的干扰。一些设计人员在对行车轮水平数值进行核准时,没有考虑吊车摆动产生的横向水平力,所以导致最终计算数值过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施工

在制作行车梁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误差,或者是在运输途中受到其他物体的冲击,以及安装时产生的偏差等,都会导致行车梁的结构出现弯曲,为开裂埋下隐患。如果安装道轨时,轴线没有完全重合,那么就会产生“卡轨力”,不仅在行车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阻力,而且会导致结构重心不稳,让行车梁出现开裂。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遵循图纸要求,随意在钢梁上开口和切割,并且悬挂质量较大的物体,那么在切口处以及焊接处就会产生较大的应力,而且应力十分集中,久而久之,裂缝的产生不可避免。至于焊缝的质量以及螺栓的质量,也会影响行车梁的稳定性,比如焊缝质量存在问题,那么连接构件就会开裂,及时修复后也会再次开裂,形成恶性循环,而螺栓是连接行车梁和制动系统的主要构件,如果质量不佳,或者是连接后出现空隙,也会造成行车梁的开裂[1]。

2.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处理方法

2.1修复

对于机械行车梁开裂的问题,经过专家的研讨和协商,最终形成了如下方案:

首先,需要对裂缝进行实地检查,使用着色渗透探伤技术,找到裂缝的具体位置、深度和长度,并且对主梁的其他位置也要进行检查,然后进行钻孔,钻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裂缝扩散,止裂孔的直径为6mm,止裂孔应该距离裂纹端头5mm左右。

其次,需要采用碳弧气刨对已经出现裂缝的腹板进行清理,从主板内测开始,逐步清理需要重新焊接的位置,并且保证焊缝左右两侧60mm范围内不存在油污、铁锈以及其他杂质。

再次,要选择技术过硬的焊接人员,同时在焊接之前,要对焊接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可以选择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两种焊接方式,比如气体保护焊,要选择直径为1.5mm的焊丝,保证电流在120~170A之间,电压在18~25V之间;再比如手工电弧焊,要选择型号为J422或者是J507的焊条,而在封底时选择直径为3mm的焊条,在填充时选择直径为5mm的焊条,手工电弧焊在封底和填充需要的电流不同,封底电流为100A左右,填充电流为150A左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事先对焊条进行烘干,然后进行保温处理,在使用之前,可以进行局部预热。

最后,在进行修复时,需要采取多层焊接工艺,在完成一层的焊接工作后,需要进行现场清理工作,清扫焊丝和焊条的残渣,并且适当进行锤击,消除表面应力。当主梁内测的裂缝修复完成后,要清理主梁外侧,仍然需要使用碳弧气刨。在清理打磨完成后,要使用着色探伤仪确定裂缝是否完全消失,只有保证不存在裂缝,才能进行焊接工作。在焊接完成后,要对行车梁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

2.2加固

除了对行车梁裂缝进行修复外,还可以采用加固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行车梁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加固方法分为两种:

2.2.1加固板

可以在行车梁的圆弧段进行加固,这样能够提升圆弧段的强度,需要使用具有一定起拱高度的弧板,这样可以避免破坏原有的焊缝。但是在弧板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测量圆弧段的尺寸,这样才能保证加固板与原来的圆弧段紧密结合。一般而言,为了保证加固的质量,需要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焊接作业,如果加固范围较大,需要使用多块加固板,所以要做好加固板的编号工作,并且严格区分焊接的顺序。

2.2.2碳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将其应用到行车梁加固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本文以碳纤维布为例,在加固粘贴过程中,使用了DAVCO粘结剂,并且对行车梁表面进行了处理,清除表面油漆,并且打磨平整,同时保证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尤其是在涂胶的过程中,要合理进行分工,比如一组工人涂胶,一组工人粘贴碳纤维布,一组工人刮胶并且对碳纤维布进行滚压,这样可以保证碳纤维布的平整,保证加固的质量。当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的养护,因为行车梁的运行环境温度较高,所以在碳纤维布粘贴完成后3小时内,要及时涂刷防火涂料。虽然对行车梁进行加固后,能够在短期内降低行车梁开裂的可能性,但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开裂问题,还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入手。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具体的处理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行车梁的特点、构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保养和防护,当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行车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民,孙学军,王晔霞.钢铁企业钢结构行车梁失稳原因分析[J].山东冶金,2015,32(02):79-80.

[2]张雅娟.大型行车梁加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4):63-65.

论文作者:荣树妹,朱锦华,胡新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试论机械行车梁开裂的处理方法论文_荣树妹,朱锦华,胡新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