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哲学看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变与特征--从福特系统、丰田章男系统到永利系统_福特论文

产业哲学视野中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福特论文,丰田论文,生产方式论文,视野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8)03-0096-06

生产方式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方式,它包括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劳动资料和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劳动力状况和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的大小、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产业价值链的构造方式。

生产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进过程。从最初级的手工生产开始,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价值链的重构,生产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和演变。特别是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也发生重大变革与进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次第出现了福特制(Fordism)、丰田制(Toyota Production System)、温特制(Wintelism)等生产方式,对产业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从产业哲学的视野研讨全球生产方式演化的特点、条件和动力,为生产方式的进步提供理论依据。[1]

一 福特制: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的生产方式

所谓福特制,是指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建立在流水线作业和高度分工基础上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大批量生产方式。福特制也称作福特主义或福特生产方式,它最早由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被用来描述一种产生于美国的新的工业生活模式。

(一)福特制的起源与形成

福特制的源头可以回溯到18世纪末期。1794年,英国机械师莫兹利发明了装有滑动刀架的车床,开创了机器制造机器的时代,促进了制造工业的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开辟了机械制造业的崭新阶段。1850年代,美国普遍开始标准化部件的机器制造,通过零件的可互换、标准化以及制造的严格同时化与协作,形成了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体系,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

1913年,极富创造才能的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H.Ford)首先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采用泰勒制管理方法,1914年装配的流水线正式运作,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从1906年的年产100辆,到1921年的每分钟生产1辆,再到1925年平均每10秒钟生产1辆,创造了产业史上的奇迹。同年,福特提出“每天工作8小时付5美元”的劳工政策,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其消费能力。[2]福特制高效率、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还导致了产品价格遽降,到1916年,T型车售价仅为$360,成为美国普罗大众的消费品。[3]福特方式的巨大成功,使其很快在汽车制造业推广,并被推衍到家用电器制造等其他产业,到20世纪20年代,已成为广泛盛行的生产方式。

福特制的成功实施和推广,使美国在二战期间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中的魁首。二战后,福特制逐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扩散蔓延,令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中一蹶不振的世界市场重焕生机。生产、贸易和金融体系日益国际化,新的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之间的相互促进,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长达二十多年的繁荣时期,以致西欧学者通常把1945年至1974年(核心阶段为1950年至1967年)称作西方资本主义的“福特主义时代”。[4]尽管福特制在各国存在差异,但仍表现出一种超越民族特点的统一特性。

(二)福特制生产方式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福特制作为统一整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第一,技术上实施机械化、标准化、流水线作业,大批量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在技术水平和组织方式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通过不断的分工与再分工,将生产任务分割为最小单元,由通过简单训练很快即可胜任的低技能工人完成。

第三,产品单一、产量巨大。面对消费需求相对单一的市场,长期大量地生产相同型号的产品,从而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福特公司长达十多年生产同一式样同一颜色的T型车。

第四,生产建立在对未来高度计划的基础之上。产品较长的生命周期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开辟新需求的突破性技术或产品创新的速度缓慢。

第五,从价值链角度来看,福特制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更多体现在由物品构成的实物价值链上。企业对整个实物价值链控制范围,囊括了从原料采购、产品设计、零部件和组装件生产制造、产成品组装,直至最终产品销售以及贯穿始终的物流、资金与信息传递的所有相关战略性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整个过程限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了大而全的相对单一的纵向一体化生产体系,从而获得规模成本优势和垄断竞争优势。

第六,通过提高劳工薪酬、降低产品售价促进社会消费,形成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福特制企业还通过广告促销、分期付款和“人为废弃”(planned obsolescence)①等营销手段和市场策略,刺激消费需求,促发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5]同时,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与福利国家制度,不断熨平经济周期和维持有效需求,调节着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消费的良性循环。

第七,美国支配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和关贸总协定,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过程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6]

从以上特征也可以看到,福特制并非仅仅意味着一种工业模式,而是容涵于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制度,是以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和大众化消费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集合。

(三)福特制的衰微

福特制存在内在缺陷。首先,通过分工实现的劳动简单化,使直接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放弃了自主性和决定权,这种办法虽然有助于管理部门直接监督劳动强度,却不利于工人技能的提高和能动性的发挥。非技能化、单调和异化导致工人各种形式的抵制。其次,产品单一化,不能满足消费层次的差异性和消费需求的多样性。第三,获取廉价原料和能源的无限可能性,以及无限制地利用大自然作为生产和再生产“免费生产力”的前提假设不复存在。

随着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和福利国家制度不断增加的社会开支难以为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各国经济面临更加不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福特制的内在缺陷突现出来,导致了“福特制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此开始了近20年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

二 丰田制:准时化与精益生产

(一)丰田制的兴起

以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为转折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从黄金时代转入低速增长时期,盛行半个多世纪的福特制风光不再。

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以及一系列社会历史因素,战后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主导企业没有完全采用盛行一时的福特制,而是另辟蹊径,将福特制与弹性生产方式相结合,使机器负荷和利用率达到更高水平。日本企业生产的消费性商品,无论质量还是价格优势,都令西方国家难以比肩。日本的产业模式经过多年的改善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区别于福特制的管理哲学与方法体系,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被称为丰田制或丰田生产方式。还有学者将丰田制的西欧变种称之为后福特主义(Post-Fordism),且有“德国道路”、“第三意大利”、“瑞典模式”等生产组织方式之别。[7]

(二)丰田制的基本特征

丰田制是以消除浪费、降低成本为目标,以准时化和自动化为支柱,以改善作业为基础。其基本特征如下:

1.杜绝浪费、降低成本。丰田公司始终把杜绝一切浪费、彻底降低成本作为企业的基本原则和追求目标;认为凡是超过生产产品所绝对必要的最少量的设备、材料、零件和工作时间的部分,均属浪费,可细分为以下几类:(1)过量生产导致物流失衡和集中所导致的生产过剩浪费,这通常是浪费的最主要来源。(2)操作员、零件或客户的等待造成的浪费。(3)不必要或重复的搬运、传送和转移造成的运输浪费。(4)因设计不合理、设备保养不当造成的加工浪费。(5)不必要的存货浪费。(6)不必要的动作造成的浪费。(7)生产残次品的浪费。[8]为杜绝浪费,每个岗位都实行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流程。

2.准时生产。这是一种提高总的生产效率和消除浪费的方法,可使生产发生在最合适的时间、地点,以最恰当的质量提供最必要的零部件数量。准时制将“终点”变为“起点”,即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起点。企业采用各种信息技术和组织创新来详细地追踪消费者的行为并予以及时反应,从而达到以更短的生产周期、更低的存货水平向消费者提供多品种的产品。

3.作业自动化、标准化与人的自主性有机结合。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将作业人数降到最少以节省人工费用;另一方面,通过各种轮训将车间工人培养成能够自我管理的多技能的劳动者,以减少劳动岗位,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与自主性。多技能的工人将质量控制、机器维护和清理工作在劳动过程中有机结合,具有发现和纠正技术缺陷和持续改进生产工艺的能力。通过将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部门的代表组成工作团队,在这三个部门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打破分割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等职能的等级制障碍,从而使这些部门中的任何成员,毋需经过等级制的纵向渠道,即可获得其他部门的信息,从而提高了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速度和应用性。[9]

4.快速反应客户消费需求。面对消费需求变化加快且趋于多样化的形势,有效地组织多品种、中小批量和高质量、低消耗的生产。生产的产品丰富多样,更新周期短,积极迎合差异性需求,对客户消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5.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中间环节。注意力集中在与其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最具价值的战略环节,其他环节则通过各种转包合同外包给其他企业,通过与这些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构建自己的零部件与原材料供应体系,并保持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的主导地位,从而在产品生产的社会化、产业化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丰田制并不是对福特制的彻底否定,而是汲取福特制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等合理内核,结合外部环境和条件,对整个产业价值链做出了创新性的调适和变革。

三 温特制:模块外包与大规模定制

(一)温特制的缘起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计算机产业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整个计算机产业迅速从福特制、丰田制的垂直型结构走向水平型结构。产业价值链被拆分为单个独立的节点,从上游半导体的设计、晶圆制造、测试、封装,到软件开发、硬件生产、个人电脑组装,以及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等配套产品的生产与售后服务,都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部门,涌现出微软、英特尔、康柏、戴尔等全新的专业化企业,专攻产业链上的某个节点,业务范围极为单一,与传统多元化经营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迥然不同。这种新模式以拥有视窗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与拥有中心处理芯片技术的英特尔公司联盟推出温特平台为典型标志,故被称为温特制(Wintelism)。Wintelism一词就是由Windows(视窗)与Intel(芯片)组合而成,在被译为温特制的同时,也被称为温特生产方式、温特主义、视窗英特尔主义等等。

温特制以高科技和强大的信息网络为基础,以产品标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游戏规则为核心,通过控制、整合全球资源,使产品在最能被有效生产的地方,以模块方式进行组合。这种生产方式已不限于现代计算机和电子信息产业,还延伸到汽车等其他制造业。

温特制在美国率先兴起,使美国公司一举打破日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创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长时间繁荣的奇迹。温特制也成为当今引导产业发展潮流的先进生产方式。

温特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推进了基于生产阶段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体系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与广度。在这一生产方式下,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掌握在极少数国家或企业中,它能够确保标准制定者获取较大利润。而大多数生产者则以模块生产的形式,实现和落实着这些标准,并从中获得相应利益,形成双赢。

(二)温特制的主要特征

1.以高科技和强大的信息网络为基础,以制定产品标准和游戏规则为核心。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分别控制着计算机内部两个关键技术的公司,通过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标准,维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温特制企业还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产品标准不断提升和推陈出新,维持其在本行业中技术标准和游戏规则制定者和垄断者的地位,并应用控制产业标准的战略来影响一个产业的水平分工,控制整个产业的运行,整合全球资源,确保其利益的实现。

2.模块化、外包与水平型跨国生产体系。温特制将产业链按一定的“模块”加以分割、生产和组合。模块化包含产品设计、生产、企业组织形式三个方面的模块化,是一种基于某个产品体系的流程再造。在这种产品体系中,一种产品的功能通过相对独立的、不同的零部件来加以实现,这些部件之间的嵌合是根据一套接口标准进行设计的,从而确保零部件的可替代性。随着模块化的进展,出现了外包现象,即把一项现有的企业活动转移到企业外部的过程,该过程通常伴随着将相应的资产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外部)。通过外包,企业使用外部更加专业化的资源或服务,企业原有的一些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

由于温特制实施的是跨国性专业化设计、分包、代工、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等模式,于是便形成了以美国企业为核心的包含研发、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分销及各种服务性活动的新型跨国生产体系。在新型跨国生产体系中,不同国家和地方的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占据价值链中的某一个节点,从而使同一价值链的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配合。

3.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与客户群的锁定。大规模定制是大规模、高效率生产与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生产的组合,即企业接到客户定单后,通过对现有的标准化零部件和模块进行组合装配,规模化地向顾客提供定制产品。大规模定制还通过提供给客户的特殊服务(比如某种特定的形象或者高质量的交货服务)实现产品的差别化。大规模定制是温特制在营销环节上的新发展,并由Dell等公司成功使用。

4.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业升级速度加快。模块化与外包使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注于产品价值链的某个环节,主导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的快速升级,下一层级或更低层级的企业为了适应主导企业的技术标准,在产品不同模块和不同层级节点上实施快速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升级,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引导、响应消费需求的速度,由此导致整个产业各个节点的研发能力快速提升,以多样化、高性能、低成本的产品模块、零部件、产品组装形式和产品组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三)温特制的价值链结构分析

在温特制生产方式中,产业价值链的不断分解,使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相对独立的、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增值环节。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可能体现在商品生产的每个环节,而是取决于充分发挥和确保自身竞争优势的环节。竞争的重点不是投资,亦非降低成本,而是标准的提升和客户群体的锁定,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控制、传递核心技术标准和商业游戏规则,整合全球资源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有效配置,构建全球价值链。微软、英特尔正是通过分别制定视窗操作系统、中心处理芯片的标准和游戏规则,控制销售渠道,以关键技术形成的中间产品的国际品牌,藉此主宰着整个产业链,成为市场垄断者。这一特点通过“微笑曲线”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来。所谓“微笑曲线”,是一条描述PC各生产工序附加价值的抛物线,最早由Acer的施振荣提出,因形似笑口,而被称为“微笑曲线”(见图1)。

在微笑曲线中,处在产业链前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和核心部件生产的企业,以及处在产业链后段从事品牌创新和营销管理的企业,都能获得很高利润,而处在产业链中段的劳动密集型制造、装配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微笑曲线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中知识产权、品牌和服务等要素对产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美国企业正是利用其雄厚的科研力量,将资源集中在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维护品牌、维持市场标准、资金流动、加强服务市场等最能够创造利润的微笑曲线之两端,而把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市场风险大、设备折旧快的生产领域逐渐转移到其他地区,从而获得了最大利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通过模块生产落实着这些标准,集中在微笑曲线利润最少的中段。[10]

图1 微笑曲线

四 生产方式进步的条件与相对性

(一)生产方式进步的条件

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一种系统整体演进的过程,是技术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管理理念、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变量相互作用的产物。技术水平与劳动力素质是生产方式系统演化中的核心要素,价值链构造方式反映了生产系统的内在结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则是系统的外部环境。根据系统论原理,生产方式的进步,首先表现在科技含量的增加与劳动力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其次表现为根据系统要素水平而实施的价值链构造的治理;第三表现为适应市场环境和自然资源条件的恰当应对;第四,表现为其演化过程沿循适当的路径。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功能上的跃迁。(见表1)

(二)生产方式进步的相对性

需要指出的是,生产方式的进步是符合自组织演化规律的过程,与演化的路径选择关系至巨。具体来说,生产方式的进步具有相对性,它对于不同的产业以及同一产业内不同的部门,由于科技能力、人力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环境存在着差异性,生产方式并不存在绝对的先进与落后,有时会在某一区域出现几种生产方式并存的局面。对于某些产业来说,原初形态的手工生产方式依然有效,比如饮食服务等行业,目前还无法以机械性、自动化的作业来完全替代;对于追求独创性的艺术品、工艺品制作,手工生产甚至是需要坚守而不容摒弃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高瞻远瞩,紧紧跟踪当今先进的生产方式,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部分产业和部门力争走到产业价值链的前端,占据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选择也应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因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制宜,不要盲目追求形式的更新和功能的突变。整体的渐进发展与局部快速超越相结合,应作为全球生产方式演化下的产业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07-11-12

注释:

①“人为废弃”(planned obsolescence)也被译作“有计划淘汰”,是由汽车商斯隆创立的营销策略,意在通过制造不耐用产品,缩短产品寿命,加快消费周期,以保持旺盛的社会消费需求,增加产品销售量。

标签:;  ;  ;  ;  ;  ;  ;  ;  ;  ;  

从工业哲学看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变与特征--从福特系统、丰田章男系统到永利系统_福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