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论文_李恒芳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论文_李恒芳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李恒芳

摘 要: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为主,由于大班人数众多,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各不相同,对语文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能力不均等问题。本着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西方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物,有效性教学是这一理念的在教育阵地的体现。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学习成了生命的体验,成了潜能的开发,成了艺术的享受,成了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神圣殿堂。下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方面的体会。

一、设置问题,趣味盎然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同时更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思维活动是由问题的产生而开始的,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同时更是点燃学生思维活动的火花。例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文章主题的多元性,我没有按部就班,逐段赏析,而是以“本文描写了作者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地方的生活场景,你觉着哪里的生活更好一些,你更喜欢?这一问题主要是指引学生了解鲁迅少年时期的生活情景,结果理所当然是“公婆论理”,莫衷一是。这时老师就可以抓住同学们的不同意见,利用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状态,按照意见冲突老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百草园派”和“三味书屋派”两大阵营,让每个学生陈述各自的理由,说说你认为有趣的人与事,教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赏析精彩语段的内容与写法。待双方的唇枪舌战到了山穷水尽之时,我相机诱导,请学生辨析刚才双方提出的趣事,想一想,哪件事真有趣?哪件事细细想来是没味的?这样的探究,没有限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学生均能畅所欲言,为自己所持的观点寻找理由,从而深刻地、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信息技术能够为语文课堂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信息呈现方式,为我们语文课堂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现在由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以往以文字为单一载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变为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综合呈现,为语文教学营造了形象生动逼真、知识表现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但它不是万能的,切不可滥用。无限制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势必会影响学生联想、想象能力的培养。如阅读文学作品的原著与观看改编的电影不是一回事,文学作品往往会有更多的空白,让人去想象与联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优化课堂教学则成为语文教师的重大任务。

三、学以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有所思考,必须要先教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要经常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例如,学生在阅读完《白杨树》这篇文章之后,有的学生感受到白杨树的坚韧与不屈,有的学生感受到环境对事物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每个人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以及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有什么疑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具体人或者事物,如果是他们自己他们会怎么样?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过程中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想法,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诙谐幽默语言的妙用

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使得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情感教育也得到了落实。创造型的教师必须做到教学的艺术化,创造性教学是充满艺术性的教学,创造型教师如同一个艺术家一样,必须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正如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季米良捷夫所说:“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曾指出:“我认为,教师是艺术家。教学倘是真正创造性的、探索性的,那么,它就会达到艺术性的高度,给人以艺术的魅力,并且,惟有借助这种教学,儿童也罢,教师也罢,才就满足,才会成长,才会获得自我变革。”可见,“创造型教师掌握了教学语言的艺术,就能把教学安排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妙趣横生,不断赋予教学以新意和活力,使每一个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五、注重课堂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反馈是检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在讲解《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文章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所处的周围的生活环境,学生便无法体会和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从而感觉文章枯燥无味,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当教师及时发现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北大荒秋天生活场景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北大荒秋天所处的地理环境,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新课程不断改进的要求,同时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实践,去反思,去总结,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有德.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9).

[2]靳艳琴.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1(23)

论文作者:李恒芳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刍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论文_李恒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