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干预论文_王春艳 戈清凤 于海英 任宇婕 孙凤 吕雪丽

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干预论文_王春艳 戈清凤 于海英 任宇婕 孙凤 吕雪丽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CU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治愈后出院者、抢救无效死亡者分别为:31例、4例。结论: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CCU护理干预,有助于顺利进行抢救,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CCU护理

急性心梗,为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心肌坏死,发病原因和过度劳累、暴饮暴食、情绪激动,以及寒冷刺激、吸烟、饮酒等,有直接的联系[1]。主要表现:突发剧烈且持久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心源性休克,即为心脏功能减退所致心输出量减少,引发的急性四周循环衰竭综合征[2]。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室射血障碍、心室充盈障碍等,均会引发心源性休克。本次研究将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为主,评判采用CCU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以便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

1.资料情况、处理方法

1.1临床资料分析

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35例,予以回顾性分析处理。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为56~72岁,中位年龄为(64.3±4.5)岁。35例病例的数据信息,均输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处理、分析。

1.2方法

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均实施CCU护理措施。CCU病情及生命体征观察,对患者病情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观察、记录,严格检测患者的血压状况,以便客观评判患者的病情变化、预后。休克期间隔30min,测量一次血压。待病情稳定后,可间隔2h检测一次血压。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尿量记录工作,合理留置尿管。

CCU循环支持护理,进到重症病房后,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生产厂家: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2492)静脉滴注治疗,每分钟5ug/kg。然后,结合病例血压情况,合理调节静脉滴注速度。配合使用硝酸甘油,以便扩张冠状脉血管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缺血心肌灌注的情况。而为避免发生药物外渗所致组织坏死情况,应加强用药过程在的巡视力度,严格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此外,留置静脉针,构建2条静脉通道(一条为抢救通道、一条为肾上腺素通道)。

CCU供氧护理干预,不同组织器官为缺氧的状态,氧流量设置为每分钟3L。如果存在急性肺水肿情况,需增加氧流量,在湿化瓶中添加40%的酒精,湿化后吸入处理。供氧的过程,应完善供氧装置消毒、隔离方面的工作。

CCU心理疏导,如果患者发生不安、焦虑、抑郁的心理清情绪,血液儿茶酚胺释放量增加,会使得交感神经为兴奋的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易于发生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心绞痛等情况。为此,护理人员需在第一时间予以患者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以便有的放矢的予以心理护理指导,缓解其负性心理情绪。

CCU基础护理,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以此减轻患者心脏负担。饮食方面鼓励患者多食用补充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并多补充水分,从而避免发生便秘现象。必要时候,可采用开塞露通便/口服大黄胶囊,≥3d便秘者建议以保留灌肠方式处理。此外,应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的服务。

1.3观察内容

观察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病例临床效果,均使用率%的方式表示。

2.结果

35例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抢救、CCU护理干预,31例治愈后出院,占88.57%(31/35);剩余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11.43%(4/35)。

3.讨论

急性心梗中,心源性休克为独立高危因素,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必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活及生存的质量。临床上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改善患者冠状脉血流方面,要求治疗期间做好患者血容量、缺氧、酸中毒等处理工作。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及时采取适宜的措施处理,能够严格控制病例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3]。本次研究,为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提供了病情及生命体征观察、循环支持护理、供氧护理、心理疏导、基础护理等服务,护理效果较好。由此能够看出,实行CCU护理干预,有助于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变化、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等,可联系患者具体者状况出发,而制定护理方案,故此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确保护理的效果[4]。需要注意事项:为保证抢救效果,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操作水平,在出现问题时合理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严格按照抢救流程及要求,提前将抢救物品准备好,并合理运用静脉穿刺技术,以便为患者的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准确掌握溶栓方法、放置心脏起搏器方法、机械通气方法等。

总之,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接受CCU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丽,胡海红,苏洪.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要点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7):118-119.

[2]陈文化.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7,46(9):96-98.

[3]杨露露,周延军,王小芳.预防性置入IABP对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行急诊介入无复流发生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7,38(24):32-34.

[4]佚名.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急诊PCI手术患者多巴胺输液专题创优护理实践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8):2529.

论文作者:王春艳 戈清凤 于海英 任宇婕 孙凤 吕雪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干预论文_王春艳 戈清凤 于海英 任宇婕 孙凤 吕雪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