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平整无接缝、开放交通快、噪音低、养护简单,等优势,因此在市政道路路面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防治措施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日益繁忙,城市道路作为负担着发挥着主通道作用也在不断拓宽和延伸。目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存在的病害种类比较多,为保证其能够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要明确病害产生的原因,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当地环境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管理控制,争取不断提高道路服务质量,降低各因素对其施工质量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根据沥青路面病害现象的起因、其危害性以及对使用性能的影响,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裂缝类,具体有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块裂、反射裂缝等现象;第二类变形类,具体有沥青路面出现车辙、波浪、沉陷、隆起、推移等现象;第三类表面损坏类,具体有沥青路面出现泛油、松散、坑槽、磨损、露骨、脱皮等现象。
(1)裂缝。一是结构型裂缝。结构裂缝指的是由于道路结构层破坏、开裂而反射到路面形成的裂缝。沥青道路主要依靠基层承受荷载,车辆竖向荷载通过路面传给基层,基层再将荷载传递给路基。道路基层可能由于原材或施工质量等问题,导致基层承受不了路面荷载,发生破坏、变形,进而反射到沥青面层,引起结构性裂缝产生。二是非结构型裂缝。因物理原因造成的裂缝病害,这种裂缝难以避免,主要有:温缩裂缝: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沥青面层会发生收缩,相应的在沥青面层内部产生收缩应力,一旦收缩应力数值增大到超过沥青混合料能承受的极限拉应力时,就会出现该类裂缝。反射裂缝:这类裂缝主要是由于道路基层开裂、破坏,进而反射到沥青面层,导致沥青面层开裂。
(2)车辙形成的原因。车辙形成的原因主要有:较大的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多度的表面磨损;在沥青混凝土内部出现雨水侵入;由于基层有不稳定夹层存在,造成路面横向推挤出现波形车辙。
(3)泛油病害及成因。泛油情况一般有三类,一是压密型,二是空隙过小型,三是动水作用型。而引起沥青路面泛油的起因也分多种,通常是混合料沥青中用料多,使得沥青密度不够,另外就是低温环境下施工及路面嵌缝料不足,都会引起路面泛油情况。
(4)坑槽、松散、推移病害及成因。引起沥青路面产生坑槽的因素是很多的,如面层出现龟裂、基层强度不够、缺乏及时养护等。不仅仅是坑槽情况,沥青路面松散情况也较普遍,只要出现松散问题,加上车辆荷载作用力,就极易引起沥青路面开裂。引起松散情况,往往是沥青密度小、用量不够等,通常是在投入使用的初期逐渐显现。沥青路面推移的起因多少基层施工质量水平低级超载车辆多等。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理方法
(1)沥青路面裂缝的处理。一般当纵横裂缝的宽度低于3mm 且处于单独形成时无需对其进行处理。对于裂缝宽度达到3~5mm范围内且单独形成的纵横裂缝,应先彻底对缝隙中存在的尘土进行清理,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通过灌缝撒料的方式实施封堵;当纵横裂缝的宽度超过5mm时,应运用铣刨重铺的方式进行操作。在铣刨的过程中应实施逐层操作,直到裂缝不存在即可。若基底有裂缝则应对基底裂缝进行处理。当铣刨完成之后,应按照逐层操作的方式采用原路面设计的混合料实施填铺并压实,在填铺时应对层与层之间对粘层油进行铺撒。
(3)沥青路面车辙的处理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路面车辙的出现应限度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看其属于哪种车辙类型。若由于表面过度磨损导致的车辙形成,应运用铣刨机对面层进行清除,再运用沥青混凝土实施重新铺筑。若出现不足的基层强度,应先对面层进行清除,再对路面基层进行重做。若由于沥青混合料造成车辙的产生,应先对级配不合理的面层部分清除,改用抗车辙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铺筑。
(3)泛油病害的防治措施。如果空隙率较小,那么处理泛油问题要注意两点,一是相关部门要多路面质量加强监管验查;二是确保公路病害防治相关人员都有足够的资质。如果要考虑压密性问题,就可将压实度要求适时地提高。另外要确保公路施工各个阶段都实时监控。如果是动水作用型,就要根据沥青路面所在的气候环境、交通因素等制定相应的空隙率。
(4)坑槽、唧泥、翻浆、松散的处理。应运用铣刨重铺的治理方法对坑槽、翻浆、唧泥及松散等病害进行处理。对于沥青面层实施全面铣刨之后,须采用局部处理的方式进行操作,对槽壁、槽底出现松动的部分应进行清除,避免粉尘、杂物,并对粘层油进行涂刷。铣刨结束后的重铺方案与纵横裂缝的重铺方案相同。
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预防措施探讨
(1)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沥青材料,还要考虑公路工程中实际的地形和气温问题。首先要想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更科学地选择沥青材料,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根据该地的气候条件和矿料性质与尺寸,选择合适的沥青层面材料。2)在低温时,可以在沥青中掺入丁苯橡胶等化合物,用来提高它的柔韧性,使沥青的用性能增强。3)在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应尽量高些,这样可以防止沥青面层在低温时发生开裂。4)而且在选择沥青时,要选择温感性能低、温变性能大的沥青材料,因为它的稠度比较低、延伸度比较大,也可以减少沥青在低温时的开裂现象。5)在配制比较密实的沥青混料时,要特别注意矿粉与沥青的用量和比例。
(2)在施工质量方面要加大力度监督,要高质量的保证科学施工。严格控制施工的各个重要环节工作,具体的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要严格控制好半刚性材料的含水量,其含水量一般要求在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者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2)要及时做好乳化沥青的透层或封层。这一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刚性基层碾压完成以后,但最迟也要在养生结束之前;3)铺筑沥青面层要迅速。其次,沥青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在沥青针入度、延伸度等方面更是要严格要求,要选择出符合各项规范要求的沥青;4)在施工期间,不仅要禁止非施工车辆压坏路段,还要防止工作中的机械漏油,交通管制必须保持施工路面的干净整洁;5)要加大力度对现场施工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范和有关标准执法,坚持按照设计的要求施工。
(3)预防沥青路面病害的关键就是加强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管理。我们必需注重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对施工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养护技术,更新养护设备,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养护方法,加强路面养护队伍的建设。争取做到在路面刚出现病害现象时,就能及时完成对其维修与养护的工作,这样要比病害发展严重后处理简单的多。另外,还要保证养护路面的流动资金,这样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病害得到及时补救。
五、结语
总之,引起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沥青路面病害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除了上文所常见的病害外,还有拥包、不均匀沉降等。只有对沥青路面病害的种类及成因充分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从而有效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时间,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
参考文献:
[1]易锋华.浅析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7(01):152-153.
[2]郄志朝.沥青路面主要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北方交通,2013(06):34-37.
[3]云学.浅谈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97-99.
论文作者:余治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沥青论文; 病害论文; 裂缝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面层论文; 路面论文; 车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