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经济学_欧洲经济共同体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经济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国际论文,一体化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1)02-0008-04

一、问题提出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地区范围内各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投资等要素质流动的种种障碍。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起源于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欧。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运动思想事实上应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库丹霍夫·卡勒尔提出的“泛欧洲运动”,即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落的欧洲和对抗美、苏,主张从波兰直到葡萄牙所有欧洲国家结成同盟。这一主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联合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期,根据罗马条约创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完成,即形成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形成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把以后的目标放在什么地方?70年代以后,那就是欧洲共同体的“强化”、“扩大”、“完成”。“强化”是指分阶段地形成经济、货币同盟;“扩大”是指和希望加盟的各国开始交涉;完成是指从经济、货币同盟最终形成的欧洲联盟。到了1993年实现了一个单一的统一市场,即取消了所有成员国之间产品、服务各种资源自由流动的限制,加盟国扩大到15个,1999年元旦欧元问世,2002年7月,欧元将真正成为欧元国家惟一的结算、支付和储备手段,各国货币将同时宣布完成历史使命,退出流通领域。与此同时欧盟规划进一步东扩和南下,力争在10年内(2010年)实现东西自由贸易区。美国的行动也是一环扣一环,90年代初期,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美洲国家首脑一致将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扩大为泛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地理界限为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7亿多人口。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扩展,刺激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一体化方式,来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其中大多数获得了有限的成功或遇到困难。令人关注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目前已扩大到21个国家,中、日、美、俄四大国在内,包括了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拉美。宣布不迟于2020年前实现地区内贸易自由化。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高潮中,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已参加了地区性经济组织,游离在外为数较少,而重复交叉的国家不断扩大。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非关税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以经济和政治交织发展的产物,根据目前发展情况,它们的规模不等、水准不齐、但发展速度惊人。究其原因,其根本要从经济理论中去寻找。

(一)维纳标准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维纳(Viner)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是确立经济一体化的“惟一标准”维纳于1950年率先倡导发展了关税同盟理论。所谓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行共同的对外关税政策。维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由于他的关税同盟理论不仅是西方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而且也是经济一体化付诸实践的基础。因此,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对维纳的标准加以透视、全面地对其分析,有利于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向。

我们首先用维纳模型来剖析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假定A、B、C三国都生产X商品,且X商品在三个国之间的运输成本为零,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是市场价格的函数。三个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不受任何贸易政策的影响。A为本国,B为结盟国(A和B建立关税同盟),C为非成员国(复数),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A国X商品价格为35元,B国X商品的价格为26元,C国X商品价格为20元。在没有形成关税同盟时,A国的X商品价格比外国高,如果形成关税同盟,贸易商就会把X商品从外国运到本国,其结果将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其一,贸易创造效应。所谓贸易创造,这里是指当关税同盟中A国生产成本较高,X商品被来自同盟中B国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在没有建立关税同盟时,A国对进口X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的X商品进行保护,其保护的有产儿方法是A国对进口X商品(B、C国)征收关税,其税率为Tb=100%、tc=100%,结果A国对X商品的进口为零。当A国与B国形成关税同盟,地区内相互减免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即A国对进口B国X商品的税率tb=0,从B国开始进口,产生贸易创造,这种贸易创造效应称为维纳效应。对进口C国的X商品,A、B两国共同实行对外关税政策,其关税率只要在100%或者30%以上,那么就限制C国的X商品出口。

对于A国来说由于贸易的自由化而获取收益,假定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A国会停止X商品的生产,用35元可集中生产本国最有效的产品(Y商品),并用一部分自己的产品来支付进口B国的X商品,从而以进口产品替代得到收益。由于A、B两国消除了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与关税同盟形成以前相比,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消除了由于关税扭曲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动因,并增进整个社会福利。

其二,既造成贸易转移又导致贸易创造。假定在建立关税同盟之前,A国不生产X商品,tb=0,tc=0,从非关税、低成本的C国进口X商品,如果一旦A国与B国建立关税同盟,由于共同实行对外关税,如前所述,关税率100%或者30%以上,A国就会停止进口C国的X商品,A国这种对X商品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C国被关税同盟的高成本B国所代替时,称为贸易转移效应。这时由于限制了C国的竞争,tb=0,A国从B国进口X商品,也产生了贸易创造。

单就贸易转移本身来讲,是社会福利减少,因为它们的经济资源利用率不如以前未发生贸易转移时高,即把生产从效率较高的C国转和多到效率较低的B国,因此贸易转移,使生产背离了比较优势的原则。世界资源配置恶化,世界贸易量减少,为国际贸易所得带来的是负效应。对A国来说,X商品的进口价格从C国以20元的价格进口转移到B国以26元的价格进口,消费量减少。贸易利益下降。而对于B国的贸易创造效益增加,两者如果进行对比分析,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在为B国真实收入增加也增加从其他国家进口;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既造成了贸易转移,又导致了贸易创造,这种相反力量的结果,既能增加也能减少成员国的收入,但C国的收入将减少。因此,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时,这就是维纳所倡导的关税同盟理论标准。

维纳标准简明扼要,贸易创造的利益是从A国以35元生产X商品,转移到B国以26元生产X商品,即从生产效率较低的A国转移到从生产效率较高的B国进口,这种转移,维纳称为顺转移,是贸易利益的源泉。相反,贸易转移损失是从C国以20元生产X商品(生产效率高)转移到B国以26元生产X商品(生产效率较低),这种转移,维纳称为逆转移。由此看来,维纳标准是从供给的角度来把握贸易利益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维纳标准由于集中于贸易创造的生产效应,而忽视了消费效应,因此,对贸易利益判断标准尚缺少一定的系统性,1995年米德在维纳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了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尔后约翰逊将该理论增添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而使把握贸易利益的标准更完整。如图1展示了本国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进口曲线都是市场价格的函数。

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Sa表示A国的国内生产供给曲线,由R点开始的Sa+b曲线表示从B国进口的X商品追加在国内生产上,两条曲线的水平距离表示进口量,那么A国含有进口的供给曲线BRG是一条折线。B国之所以能向A国出口X商品,是因为B国较A国具有竞争优势。下方另一条水平线(Sc)表示C国出口,C国X商品供给价格弹性大,因此,对A、B两国都具有竞争优势。

其一,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形成之前,A国为了限制进口,对所有进口商品施加一个较高的关税,E点为A国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点。如果消除关税,在自由贸易价格下,A国将从C国以OA的价格(20元)进口X商品,进口量为AQ=QQ4。当A国对进口X商品征收关税,税率ta=AD/OA=75%或者更高时,无论是从B国或是从C国的进口都会受到限制,甚至进口量为零,当A国与B国形成关税同盟,两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G点将成为A国X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点,A国X商品价格由OD上降到OC,其需求量增加到Q2Q3=IG,现在如果从维纳的贸易利益看,A国能从B国以26元价格大量进口X商品,这就是贸易创造福利所得。A国消费者在26元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最大量由Da需求曲线上G点给出,然而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满足。事实上需求曲线Da的高度表示了A国消费者愿意为X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就是说既是在E点上他们以35元的价格购买,也不愿意放弃对A商品的消费,实际上他们仅支付了26元,那么此购买中消费者剩余为9元,从图1-2上看,DCGE面积为消费者剩余,即需求曲线之下,价格之上的那块面积。

关于A国供给方面的变化。关税同盟建立前X商品的生产者的供给量为DE=OQ[,2],随着价格下降,本国生产者供给量减少,CJ=OQ[,1],生产量减少为JI=Q[,1]Q[,2],其减少量又是A国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Q[,1]Q[,2]是从B国进口的)。面积DcJE为生产者剩余减少也等于贸易利益减少。消费者剩余减去生产者损失,其净所得为△EJI+△EIG=EJG。如果征收关税,其EJG为效率损失。

其二,造成贸易转移又导致贸易创造。现在A国对进口X商品取消关税。用OA价格=20美元,从C国进口,其进口量为AQ量。当A国与B国形成关税同盟,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限制从C国进口X商品,由区外进口的OQ[,4]量减少为零,这时产生贸易转移效应。由于成员国之间相互减免关税,A国用OC价格=26美元从B国进口Q[,13]的X商品数量,这时产生贸易创造效应。对其二贸易创造、贸易转移、用X商品可比较A国的福利效应,贸易创造的福利效率是△EJI+△EIG=EJG。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如何,根据初期无关税的自由贸易条件下,与封闭状态下均衡E点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X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相比,消费者剩余增加到面积DAQE,但是其利益是必须放弃了DE=QQ2生产量,因此,是由面积(△DBE)生产者损失而获得。因此,如果从消费者剩余增加部分减去生产者剩余减少部分,面积EBAL+ELQ=EBAQ,是贸易转移福利的损失。

由贸易转移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大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所得,相反而言,这意味着世界贸易组织倡导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比关税同盟带来的利益更大。但是图1主要阐述的是根据区内A、B成员国生产成本比较,非成员国C国具有竞争优势,而实行共同对C国征收关税。

图1的三角形EJG,是根据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产生贸易创造的福利效益,这就是关税同盟形成的直接的静态效应。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欧洲联盟建立而产生的静态福利效应估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2%。从EEC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角度看,为世界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符合维纳标准,但是,区内消除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关税政策,这种差别对待问题已违反了WTO的无差别原则。如果在区内实行优惠政策,产生的利益仅仅是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其福利所得小得惊人,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该追求综合效应。特别是动态利益。

(三)一般均衡分析

以上根据维纳标准用图1-2,对A国进口X商品进行了局部均衡分析,现在再增加一个商品,假定为y商品,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来考察2个国家2种商品。

首先根据图1-2变化,三角形EJG不仅产生福利所得,而且,在A国X商品生产量,由DE减少到CJ。面积DCJE不仅生产者剩余减少,而且从JQ[,1]Q[,2]E面积中获得的报酬,必须从X产业中流失。A国尽管受到这种损失,为什么还要从B国进口X商品,因为A国具有比较优势的Y商品存在,并且可通过出口来换取货币进口X商品。假定A国Y商品面向出口扩大生产,可全部吸收国内X产业剩余的劳动力,而且,不仅如此,如果减少X商品产量,增加Y商品的生产是国内顺转移的话,那么就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劳动报酬。

我们将继续用前面已熟悉的图1,来说明A、B、C三国关税的一般均衡效应。但这里,假定Y商品的比较成本与图1相反。

当地区内取消关税时,A国专业化生产Y商品向B国出口,而X商品在B国专业化生产向A国出口。在这里我们先将两国的X商品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用图2表示

如果价格在OD,A国进口需求为零,如果价格下跌到OC,对生产者的影响是直接而明了,其进口需求增加IG。在国际市场上,这种进口需求增加由图2的进口需求曲线D′Ma表示。而B国的出口供给由图2的出口供给曲线d′xb表示。A国的进口需求曲线与B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在Q点相交,表示处于均衡状态。

A国大量进口X商品,可根据图1,三角形EJG,获得福利最大化。其原因可用图2说明,假定图2两国需求曲线(Da和Db)的倾斜度一样。那么就构不成两国需求行为差别的原因。但是,如果B国生产X商品与A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在这里所谓比较优势,各国在封闭经济条件下B国的od价格低于A国的OD价格,B国的供给曲线Sb比A国供给曲线S[,A]具有弹性,其结果,A国沿着生产者供给曲线X商品的减少量小于B国沿着生产者供给曲线X商品的生产扩大量。即从A国生产X商品转移到B国,在A国从事直接生产X商品的劳动力,通过从B国进口X商品而得到大量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生产Y商品,这种转移称国际顺转移。同样A国专门生产Y商品,出口到B国,进口利益归属B国。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效益的实例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除静态福利效应外,还可以得到一些重要的动态效益,根据有关资料,这些动态效益比静态效益大5倍至6倍,这主要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产生。

下面根据欧洲共同体的一些数据从实证方面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成效应。1957年6个国家签署了《罗马条约》,在此基础上,1958年创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从1958年,即欧洲经济共同体起步时的20%左右到1972年增长到40%~50%的进出额变化,可以看出欧洲共同体的效果。实例表明,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关税同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一时期英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关系,在60年代初期英国一直有贸易赤字,经济状况极差,为克服这种困难1967年7月作为摆脱危机的一种策略,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当时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此采取很严格的态度,要求英国,包括农业政策在内不得修改罗马条约的基本内容,并且还要求和美国断绝特殊关系,最终英国作出了让步1962年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大体上已定。但,1963年1月由于法国总统戴高乐抨击英国未和美国断绝关系,英国加入归于失败。在此英国在工党执政时期,于1967年再次提出申请加入,法国反对。1969年戴高乐总统辞职后,海牙首脑会议提出了扩大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方针,1973年英国终于加入。一般认为1961年由于西德马克升值,英国对西德的出口有所增加,但是,这不能排除英国出现的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预期效果,1964年以后由于加盟失败,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下降或者停滞,进入70年代,由于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获得成功,促进了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稳定的发展。

70年代末,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贸易额达到40%,显示出它已完全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一员,而欧洲经济共同体对于英国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一个共同市场来说,在其范围内的劳动力、商品、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使它的经济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生产效率。根据统计资料,1992年后欧盟经充分一体化内部市场的潜在效益为国内生产总值,取消产品壁垒后增加了2.2%,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后增加了0.2%。因竞争的加强增加了1.25%,因扩大经济规模增加了1.65%,总收入增加5.3%。再者政治方面的收益也不可忽视,比如曾经是敌对的法国和德国,结成了统一的经济实体。

但是,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地区经济一体化产生的效益要小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自由贸易条件下)产生的效益。地区经济一体化仅仅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也是走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新世纪一个全球规模地区性自由贸易区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将不断发展,其成员国与地区也是不断在调整、分化与组合,其经济发展是不可能趋于平衡,结构也是多层次的。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区内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社会经济规模效益,当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作为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越来越强大,以一个技术的独占为本质特征,通过技术的独占而达到市场独占的超巨型规模经济,是一种成员国之间相互提供的需求市场。从规模经济中在区内展开国际分工,而使一切区内的因素为它们的短期或长期利益服务,这种超巨型社会规模的经济实力表现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以及更重要的是在地区内乃至在全球范围内发散技术及生产的营销布局。因此它带来的国际新的分工、产业调整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会进一步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并在动态中增扩成员国。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我们要从维护和增强自身利益出发,尽快与世界经济连接和融合,积极主动的参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求我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收稿日期:2000-12-07

标签:;  ;  ;  ;  ;  ;  ;  ;  ;  ;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经济学_欧洲经济共同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