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氧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婷,杨柳,胡燕

呼吸衰竭氧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婷,杨柳,胡燕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1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慢性呼吸衰竭简称慢性呼衰 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慢性呼吸衰竭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低氧和二氧化碳潴,其处理原则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条件下,改善缺氧和纠正二氧化碳潴。氧疗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现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呼衰患者氧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共收治的50例慢性呼衰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8~84岁,病程10~30年,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咳嗽、胸闷、气喘和排痰困难。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并监测SPO2、动脉血气分析等,在精心的护理下,38例经常规诊疗后痊愈,10例经机械通气后好转,2例高龄患者因并发肺性脑病死亡。

2氧疗前护理

2.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类病人常对病情和预后有顾虑,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呼吸浅促而加重呼吸衰竭,护理人员应及时关心安慰患者,并通过暗示诱导等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情绪。

使用前,应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接头是否连接紧密、管道有无扭折、流量表提示与流量是否一致等

2.2 氧疗方法

1 鼻导管吸氧法 为最常用的低流量给氧法,鼻导管吸氧简单、方便、舒适。

2 面罩法给氧 适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者。但是由于耗氧量大,服药,咳痰、进食时不方便,不易为患者接受。

3 呼吸器正压给氧 当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有严重通气障碍,自主呼吸微弱或无自主呼吸时,可通过呼吸器正压给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氧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氧疗中的监测

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效果,包括临床观察和血氧监测。主要观察发绀、呼吸状态、节律、心律变化及反应等情况。同时结合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及定期血气监测等及时调整相关指标。

3.2注意湿化及温化

湿化的方法是将湿化瓶内装100ml水或生理盐水湿化,通过保温瓶雾化器温化给氧。对吸氧装置应每周消毒1次,湿化瓶在使用前后用流动水刷洗干净,并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湿化瓶应24h更换1次,接湿化瓶胶管每周煮沸消毒一次

3.3随时检查吸氧浓度

低浓度给氧适用于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中及高浓度给氧适合于PaO2降低而PaCO2正常或降低的病人,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来改变氧浓度的大小。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导管或移动罩后进行,以防止高压氧冲入呼吸道损伤;对慢性呼衰病人应给予低浓度控制性氧疗,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3升以内,嘱咐患者不要自行调节氧流量,并随时巡视和观察。

3.4终止氧疗的护理

当发绀基本消失,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好转,PaO2上升到60~90mmHg可考虑终止氧疗,停止吸氧前必须间断吸氧,方可完全停止氧疗。停氧后应注意继续观察病情。

3.5其它

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指导病人做呼吸操,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加大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改善缺氧状态,鼓励患者多饮水,最好为温热开水,特别是呼吸困难呈张口呼吸者,更应合理的补充水分,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防止痰液于燥结痂附在气管壁上;当患者进食及饮水时,应临时取下鼻导管或鼻塞,防止因咽入气体过多而引起腹胀;氧疗用的各种器具要严格定期消毒和更换,提倡用一次用氧疗器具,以防止继发感染和交叉感染。

4小结

总之,氧疗是慢性呼衰病人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氧疗护理中应注意做好各个细微的环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潘瑶,呼吸衰竭与气道通畅[J].护士进修杂志,1997,27:l8-l9.

[2]李树贞.现代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80.

[3]邓松英.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的护理[J].护理试验与研究,2009,66:39.

[4]刘斌,周梅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A:58-59.

论文作者:王婷,杨柳,胡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呼吸衰竭氧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婷,杨柳,胡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