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技术在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中的应用论文_樊星

清淤技术在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中的应用论文_樊星

安徽省亳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236800

摘要:黑臭水体的出现,对于城市形象、人们生活质量、生态平衡、水环境等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与相关的黑臭水体整治部门增加了对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清淤技术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中的运用,有效避免了因水体底泥有机物分解、气体产生、金属元素氧化等原因造成的水体黑臭情况。清淤技术是黑臭污水治理中的重要技术举措,对于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笔者对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清淤技术在其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清淤技术;黑臭水体;整治;原因;应用

据2016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95座城市中有220座城市存在共2026个黑臭水体,其中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分别为244个、217个、125个、164个,总长度分别为906.981公里、532.097公里、252.508公里、384.917公里,由此可见我国城市水体污染程度的严重性,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量很大、整治难度高的问题。

1.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分析

城市中的湖水与河水承载着城市居民的健康,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之所在。而“黑臭水体”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形象与人们的生活质量,黑臭水体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城市河水、湖水呈现黑色,丧失了河水、湖水的生态功能。经过我国相关人士的研究,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受到有机负荷、锰、铁元素、水底污泥污染等因素的不良影响。

首先,城市中的河水、湖水受到外源性污染物的影响,城市中的大量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水、湖水中,而其中包含的污染物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在生化作用下分解需要消耗较多溶解氧,从而导致受到污染的水体缺氧,产生大量带有恶臭气味的污染物质,造成城市河水、湖水的水体颜色变为黑色,并伴有刺激性气味,增加了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几率。

其次,城市河水、湖水中水体底泥中的污染物质与氨氮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够产生一定量的硫化氢气体、甲烷等,这些气体在上浮的过程中会将水体底部的污染物带入水体上层。河水、湖水等水体在高温环境下,水温会升高,若是水体自身已经受到了工业废水及大量工业废弃物的污染,在高温作用下,受到污染的河水、湖水水体中的微生物会分解出大量的有机物,引发城市水体黑臭现象发生。

2015年我国对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进行了等级标准划分,具体如下:水体透明度在25cm~10cm之间属于轻度黑臭水体,水体透明度小于10cm为重度黑臭水体;水体中的溶解氧为0.2mg/L~2.0mg/L的属于轻度黑臭,溶解氧小于0.2mg/L的属于重度黑臭;氧化还原电位在-200mV~50mV的为轻度黑臭水体,小于-200mV属于重度黑臭水体;氨氮在8.0~15mg/L的属于轻度黑臭水体,大于15mg/L的属于重度黑臭水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水体总深度小于25cm时,黑臭水体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按照水体深度的40%取值。而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城市居民对于黑臭水体深恶痛绝,希望城市黑臭水体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在我国编制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超过60%以上的居民认为该水体为黑臭水体,就应该将该水体列入黑臭水体污染整治的工作项目中,而治理工作目标需要达到90%以上的居民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清淤技术的有效应用

2.1水体清淤传统技术

该技术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的运用主要是起到降低外部污染物质排放、对水体内部进行污染物清理,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首先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进行排干清淤处理技术,通过干挖清淤与水力冲洗开挖两种方式清除水体上层污染物质。然后采用水下清淤的方式,利用抓斗式、泵吸式、普通绞吸式、斗轮式四种方法,起到水下淤泥与污染物清理的效果。

2.2水体清淤环保先进技术

该技术从整治水体与避免对原水体造成不良影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环保性,能够在达到黑臭水体整治目标的基础上,避免对水体与周围环境、居民造成二次污染。首先,从黑臭水体中清理出来的淤泥的处理场地需要远离人们的生活环境,保障淤泥在运输过程中的环保性。其次,设备需要具备先进性,能够精准定位、准确开挖,避免对水体中的原生底泥造成损害。该技术在黑臭水体整治中的运用,具有防止淤泥扩散、清淤率高的优点,极少出现漏挖与超挖的情况,黑臭水体清淤效果可高达95%以上,清淤的开展深度在20cm到110cm之间,可以对淤泥清理厚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结合黑臭水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淤深度。

2.3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应用

淤泥含水量高、强度低是其主要特征,而对于淤泥污染而言,其危害性更大,整治难度也较高,在雨水的冲刷下容易浸出造成二次污染。钝化处理技术是当前淤泥污染的主要整治措施,结合淤泥的实际污染情况,对其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以适当添加化学材料,让淤泥达到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从而实现黑臭水体治理。

2.4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通过固化淤泥、干化淤泥等方式,将废弃的淤泥转换成资源,然后通过技术应用达到资源化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将淤泥制作成砖瓦的热处理方法是一种资源化的体现方式。热处理,顾名思义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淤泥转变成建筑材料,而按照原理的差异,它又称为烧结与熔融。熔融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淤泥加热到1200~1500℃,使其能够分解有机成分,熔化无机矿物,且在冷却后将其制作成陶粒。烧结主要是将淤泥经过800~1200℃加热,让淤泥能够脱水,分解其中的有机成分,以达到河水、湖水整治的目的。

据相关的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黑臭水体在整治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比如河流每公里约3500万元到4500万元之间,若是将全国220座城市中的所有被污染水体整治完成需要投入资金将十分巨大,且耗时长。为了有效保持我国城市水体的清洁度与健康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避免向水体中投放污染物,以降低水体污染程度,减少黑臭水体的形成。

结语

除清淤技术外,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方法还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如人工曝气、控源截污)、化学治理技术(如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生物生态治理技术(如微生物激活法、底泥生物处理法)等,相关人员需要加大黑臭水体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老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发展分析与研究[J].白静.环境与发展.2018(04)

[2]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探究[J].宋健华.化工管理.2018(02)

[3]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技术初探[J].周天,陈舸,徐煜娇,袁婧.广州化工.2017(22)

[4]石化企业突发水体环境风险应急能力评估及对策分析[J].杨洋洋,周志国.安全、健康和环境.2015(06)

论文作者:樊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清淤技术在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中的应用论文_樊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