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黎明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黎明

(国网滁州供电公司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不但提高了电网调度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调度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电力行业长远、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国内很多专家非常重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电网的长远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构成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实现了调度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各个部门的优势,对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起到推动作用。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主要包括三级分布监控和管理结构,在这一系统中,各个功能和任务是分布的,即管理部分分为主站和远方终端两个部分,同时根据电网大生产、运行和管理的分工对各个工作站的任务进行设计。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中,管理是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的,即生成管理级、运行管理级以及厂站终端级。

主站的结构是分布式的,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将各个功能节点进行有效的衔接,为实现数据之间的便捷通讯和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般而言,主站系统中的主要节点设备都是主备式的,如调度工作站、前置机等等。此外,随着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自动化系统都具备了SCADA的功能,实现了对相应数据的实时分析、监控和处理,在数据经过微机远动终端的处理以后,在电力载波和微波的作用下被传输到主站系统进行再次的处理,最后将完全处理好的数据传送到显示设备上。

可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构建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之上,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各个模块都能够进行一体化的图形、数据设计,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同时融入了excel电子表格技术,能够实现无缝报表的同时, 可以对历史的数据和相应的信息进行查询,并对所有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不仅方便简单,还具备较强的扩展性,有效的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此外,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采用的双网卡,这样就将调度监控的自动化系统与信息系统连接到一起,能够借助浏览器对电网运行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并具备打印报表和浏览数据的功能,真正的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2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特别是国家电网的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对于地方电网而言,在实施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变电所的设备陈旧。电网调度和监控的一体化需要依赖先进的设备,但是由于资金缺乏,部分设备未进行及时更新和改造,甚至一些本该淘汰的设备仍然在运行。为了实现电网调度监控的一体化,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电网行业的发展追求经济利益,而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进而导致部分电网企业忽视对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重视,阻碍了一体化实现的进程。第三,电网行业规模庞大,分布范围广,加上变电所的分布较为零散,进而导致符合稀薄,不利于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此外,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缺乏是阻碍了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专业人员的缺乏难以对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推动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建立,需要针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一体化和自动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首先要加加大对电网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的投入,对于不符合运行需要的设备进行更换,对于损坏的设备进行改造和维修,为实现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其次,要充分认识到一体化系统对电网运行的促进作用,认识到实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是电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电网的运行创造了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对后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其技水平和业务能力,便于对系统进行正常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此外,还需要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进行管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与运行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现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由于其涉及较多比较专业的电学知识,因此,要想实现该系统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发挥应加强对设计与运行环节的研究。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与运行进行探讨。

4.1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设计的合理与否关系着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后期运行稳定性。因此,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设计时应进行综合的分析,尤其应注重以下内容:首先,电网调度监控设计时应注重经济性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最大限度的实现两者的融合。一方面,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经济性与电力企业的正常、稳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应在满足用户电网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电网安全运行与否关系着社会不同行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因此,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注重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即,认真研究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将其运用到设计的不同环节之中,并从整体角度出发,以最大化实现电网社会与经济效益为目标,完成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设计;最后,注重设计的标准化与适用性。考虑到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难免给原有电网管理工作造成影响,为将这一影响降到最低,应结合原有电网管理及电网实际,将各项工作加以分解,构建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为电网的高效、安全运行做好铺垫。

4.2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是一个难度较大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那么为确保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根据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并对业务流程、人员配备情况加以明确规定,尤其应明确划分检修范围、业务界限,以确保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顺利运行;其次,完善各部门技术支撑。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不仅需要各部门的配合,而且需要各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例如,对变电站而言,应定期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改造。而调度部门应建立视频监控、大屏幕等系统;最后,完善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各项制度。工作的实施需要制度的约束,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从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实际出发,从人员管理、系统维护、日常工作入手制定严格的制度,确保在相关制度的约束下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结语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网管理模式,可以提升供电水平,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高要求,因此其推行是电力电网改革的大势所趋,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既节约了人力资源、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又降低电力设备的维修成本、缩短电网运行管理过程,是保证电力企业的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保证电力系统与电力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龙,解伟.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新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7):183-184.

[2]邓小燕,杨艳华.服务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自动化系统改造[J].电力学院学报,2014,04:319~323.

[3]张国栋.县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3,12:139+141.

论文作者: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电网调度监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