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驹如何对待淘气的男孩,当他们想要飞行在一天的最后?_亲子成长论文

马驹如何对待淘气的男孩,当他们想要飞行在一天的最后?_亲子成长论文

小驹自欢势 雏鹰终欲飞 怎样对待顽皮的男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雏鹰论文,顽皮论文,男孩论文,怎样对待论文,终欲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

编者按:生个小子,往往皆大欢喜。但是小子顽皮却又常常让人吃不消。面对着男孩的顽皮和顽皮的男孩,教育专家们意见迭出……

谢家骝(原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局长,现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兼副台长):

顽皮不是洪水猛兽,它是男孩的童心的一种表现。

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男孩的顽皮。

喜欢玩黄沙、爱动手、爱弄些小制作,这是男孩的一种优点,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创造力。有些家长视男孩顽皮为“破坏”,怕孩子触电、型脏衣服而对孩子横加干涉。这是不够明智的。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这种积极性,因为没准未来的建筑师、工程师就会产生于他们中间。

有些教师把孩子好动当作多动症(MBD)。这是非常错误的,好动和多动症不是一回事!

现在,不少在学校里当小干部的,擅长唱歌跳舞,甚至于搞体育的大都是女孩,因为女孩听话、文静、懂事,为教师所喜爱。男孩子却往往不如女孩“受宠”。因为他们顽皮。其实,评价一个男孩子的品行,不能以顽皮不顽皮、听话不听话为标准。否则,男孩将更少有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将会造成阴盛阳衰的社会问题。

毛蓓蕾(特级教师,全国模范班主任):孩子顽皮的表现不同,造成的原因也不相同。

天真的顽皮是正常的;出格、损人的顽皮行为是不足取的。

吃完饭满桌狼藉转身就走;脱下的鞋东一只西一只;挂在脖子上的钥匙经常丢失;甚至课本也经常找不到……这些其实未必是顽皮,只是一个习惯不良的问题,起因于家长们对男孩的长期迁就、原谅。

要矫正这些不良习惯,家长不能光讲大道理,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出门不上锁,家长可以向孩子讲述父母一天的辛劳,告诉孩子不锁门的危害和父母的焦虑;吃完饭,可以教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洗好碗逐一放整齐。从小事做起,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这样就能逐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的行为哪些是出格的,应具体分析。此外,还需要深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乘人不备将别人身后的椅子抽掉让人摔倒而取乐,这是捣蛋;吃沙滤水时以水花溅人,有时是好玩,有时是欺侮同学不让别人喝;藏起别人的文具也并非都是恶作剧,更不能作“小偷”论处,有时是受别人欺侮后对别人的报复。

只有具体分析和合情合理的教育,才能为孩子所接受,才能使孩子活泼而不顽劣。

袁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只要不是品质、行为上的偏异,孩子的顽皮应是可以原谅的。

顽皮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他们常常为大人们看不顺眼,视作“唱对台戏”。如果大人一味指责、批评,孩子身上的那些智慧的火花也许就被扼杀了。孩子不服,常会产生逆反心理。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能会产生行为问题。

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孩子太老实、太循规蹈矩、太唯唯诺诺。听课时,很少看到有孩子发表与老师、同学不同的见解。这是一味强调听话、守纪律的后果。没有独立性和创造性,孩子怎能成为21世纪的合格的接班人呢?这里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林茅(原上海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高级讲师):孩子的顽皮不是什么大问题。恶作剧不是一般的顽皮。

一些有独创精神有个性的孩子常会与现行的常规教育有抵触。例如放学后,小学生千篇一律地要进“夜托班”,一些功课早就做好的学生也只好乖乖地坐在那里,动一动就要挨批评,再动就要受到镇压。这样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一直被压服到服服贴贴,从一个活跃、主动的孩子变为不会思考、不想动的乖孩子为止。还有一种是,一些很有个性的孩子,不能抑制“自我”,产生对抗、报复,甚至恶作剧,时间一长,少数的就会成为令教师头疼的顽皮儿童。

当然,也有些儿童过分顽皮、贪玩、不思好好学习,但不能说他们就是坏孩子。

我们教师和家长应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帮助那些贪玩和心理品质上有缺陷的孩子安排好时间,正确处理好玩与学习的关系,让他们痛痛快快地玩,认认真真地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否则让他们经常处于受指责受训斥的地位会使他们自暴自弃。

胡苹(特级教师,上海二师附小教导主任):如今不要说男孩,就是女孩也很顽皮。

男孩子之所以在常人的眼里比女孩子顽皮,是因为他们的活动量更大,面更广。

男孩走路喜欢蹦蹦跳跳,喜欢玩沙子,喜欢拆开玩具、钟表、半导体,做出种种“败家子”的行为。对此,家长不必张口就骂、扬手就打,而应该具体分析、了解一下情况再说。走路蹦蹦跳跳,这是天性所致,不必苛求他们像大人一样慢悠悠地走路;玩沙子在男孩眼中太有劲了;喜欢拆东西的“败家子”行为背后,倒正蕴藏着创造力的幼苗。家长应该知道,孩子有拆东西的兴趣,也会有做航模、做各种小制作、动手动脑的兴趣。孩子“拆东西”的时候,也正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

男孩喜欢玩,但玩得过分,就不免顽皮,这就要求大人积极引导。既给他们玩的权利,又教他们玩出水平,在玩中陶冶情操。把他们过剩的精力引导到正当健康的兴趣、爱好上来;对喜欢奔跑的男孩子,可组织他们去踢足球;对喜欢叫嚷吵闹的孩子,要让他们学朗诵、表演。一旦孩子觉得自己有事可干,就会不再胡闹、“瞎皮”了。

有些孩子的顽皮是随心所欲、缺少文明礼貌教养。在公共场所大叫大闹,抢座位、恶作剧。家长对此不能“肉麻当有趣”。这里就牵涉到家长自身的文明修养了。因为,甄别孩子的顽皮哪些是可以容忍的,哪些是需要加以限制的,这与家长自己的为人与行事原则是绝对分不开的。

标签:;  ;  ;  ;  

马驹如何对待淘气的男孩,当他们想要飞行在一天的最后?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