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幼儿教育分析_幼儿教育论文

香港幼儿教育分析_幼儿教育论文

香港幼儿教育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幼儿教育论文,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10月,我应香港妇女基金会的邀请,赴港参加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教育思想研讨会。这次活动受到香港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作为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中国的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在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实践工作,提出了系统的充满科学精神与创造性的理论与学说。他们不仅为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为塑造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与人格作出了榜样。来自香港各幼稚园、小学的400位校长、园长、 教师及幼教师资培训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我以北京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副理事长的身份与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的王静珠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梁志燊教授分别就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作了专题演讲;天津市特级教师谷锦屏在会上介绍了幼儿“十字活动”综合教学法实验;香港七位富有经验的幼教专家分别就有关自然科学、数学、音乐、体育、美学、阅读等各科的综合课程活动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并就新世纪幼教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讨会气氛热烈,与会者的情绪高涨,提问、发言踊跃。用研讨会主办者香港妇女基金会副会长陈淑安女士的话说,这是香港首次全面、系统介绍中国最具影响的幼儿教育家及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为香港幼教界认识祖国、了解中国自己的教育家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于增强香港幼教界的祖国观念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意义。

与会期间,我们考察了香港的幼儿教育。根据我们的观察,香港的教育现状反映了香港社会经济发展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的特点,大部分学校和家长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关心孩子能否考入名牌学校,这一现象甚至表现在幼稚园教育中。在研讨会上,香港妇女基金会高苕华会长指出,香港的幼儿教育存在“填鸭式”教学弊病,忽视年幼一代的“全人教育”。陈淑安女士曾专门撰文指出,“填鸭式”教学也表现在要求3岁幼儿每天写汉字和英文以及学习数学上, 结果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兴趣,字愈写愈难看,执笔错误很难纠正。此外,由于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学生的“本土意识”和“祖国意识”较薄弱,令许多幼教界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针对这些情况,香港的幼教专家及政府教育署辅导视学处幼教组提出“全人教育”及推行从游戏中学习的综合课程活动教学法。

在港期间,我们参观了明爱、圣方济各、德福、圣保禄等多所幼稚园。他们都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全人教育”,注重幼儿品德、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幼儿健康情绪的发展;鼓励幼儿以爱待人,爱人爱己,互爱互谅,互尊互助。幼稚园开展“儿童月”、“爱心与关怀”等活动,开展关怀老人,到老人家中送暖包等活动;饲养小动物;建立“我会做得到”的行为记录;开展混合年龄活动,培养幼儿关心别人及承担责任的品德,通过自理训练活动,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信、自律、自理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爱扶幼服务辖下有14所幼稚园,设有学前儿童教育资料参考中心。他们探讨幼教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高科技资讯发达、事物瞬息万变的社会,人处在这一个时代里必须具备渊博的学养、清晰的头脑、先进的技能和坚毅的心志,以应付变幻的世界;要以幼儿为本,继续研究与吸纳更新、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理念。香港是一个工商业活跃的社会,又是一个连接世界的桥梁,大量香港人北上经商,内地也有很多人进入香港。面对活跃多变的新世纪,要培养幼儿富有爱心,能关心他人,富有创造性,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克服缺点的勇气,特别要重视培养孩子的爱国心,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己是中国人的信念。

香港幼稚园较普遍采取分组学习模式,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让幼儿按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通过分组参与学习。目前正在兴起并推行的一种“儿童自行计划”的学习模式,又叫“儿童设计活动”、“专题学习”,是一种通过专题探索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当幼儿对某一题材产生兴趣时,教师让儿童参与策划与设计,决定进行哪些探索活动。题材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幼儿通过实际参与进行学习。通常的做法分几个阶段:

1.制定计划。教师提出课程主题(例如交通工具),与幼儿讨论,用为什么、怎样做、有什么等问题引发思考,与幼儿一起决定去探索的问题(如飞机),让课程主题转为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

2.探索活动。由幼儿自己决定做哪些探索活动,围绕专题提出问题,实地参观或考察,收集有关资料,访问有关人士,进行实验验证,然后整理有关资料和实验结果,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3.制作、创意活动。用绘画、剪贴、模型制作和音乐、戏剧、影像记录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4.总结。①由教师记录幼儿的发言,分析幼儿的所说、所做,选取作品进行比较,从中评估教学成果或进展情况,使教学辅导更有针对性;②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重温所制定的计划,包括活动过程的照片、影像、作品或文字记录;③组织幼儿将专题研究结果向小组、教师、家长作汇报,同时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布置相关的展览,或组织技能表演等。

重视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家长要向儿童提供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和资料,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活动,观看孩子们表演的节目,听取孩子们有关参加活动的过程和收获的汇报,这不仅能加强亲子间的沟通,增强儿童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密切家长与幼儿园的关系。

救世军幼儿服务部所辖15所幼稚园自1993年起就推行“计划活动”教学法。根据香港政府教育署颁布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原则》,他们编了一套教材。其中《蚯蚓的故事》、《鞋的故事》等都是孩子们计划活动的总结。例如,关于“蚯蚓”的计划活动,讲的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发现了一条蚯蚓,并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师组织孩子们开始以蚯蚓为主题的“计划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孩子们对蚯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孩子们体验蚯蚓在手上爬的感觉,观察蚯蚓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了解蚯蚓的身体特征、食物、吃食的方式、爬行、繁殖和寄居的方式等。孩子们发现蚯蚓遇到障碍物会伸出前端口部探测环境。孩子们先是找来草、树叶、生菜,但蚯蚓不吃,通过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到蚯蚓爱吃泥土和腐烂的树叶。他们还观察到蚯蚓的身体切断后能够再生等等,最后又访问菜农、家长和查找书本,得出蚯蚓会制造肥料,松动泥土,帮助植物吸收水分与营养因而是有益动物,应保护蚯蚓的结论。

从救世军幼稚园“计划活动”的实践看,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提倡让儿童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则成为儿童学习的伙伴及指导者,通过尝试不同的“计划”,挖掘儿童各方面的潜能,吸引儿童学习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培养各种能力,实现“有意义的主动学习”和“愉快学习”。

目前,香港的幼稚园大都采取一般教学与设计活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般教学由教师主导、编排教学活动,有系统地传授各种知识与技能;设计活动则让儿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并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学习中去,以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精神,发展儿童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乐于承担责任、与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香港幼教界这种勇于实践与探索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称道与提倡。

标签:;  ;  ;  ;  

香港幼儿教育分析_幼儿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