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丰华

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丰华

田丰华 卓达辽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42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大,轻则导致房屋出现裂缝,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房屋倒塌现象,造成不必须要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技术规范,遵循施工工艺流程,加强技术管控,保障工程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加大。混凝土结构拥有防火性能好、坚固耐久、成本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保障工程质量。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构造要求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基础混凝土的强度应该达到C20~C40,在这个范围内再选用混凝土;另外,基础的配筋不仅要满足科学的构造要求及承受能力,还要根据大体积的混凝土配比方法来增加相应承受由水热化引起温度应力及控制温度裂缝的钢筋,用钢筋来控制裂缝的产生。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最好采用钢模板、木模板或钢木混合模板,每种模板都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钢模板有利于混凝土的保温,可以根据温度控制的要求采取温度控制措施;木模板也可做为保温材料来使用。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还要先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等进行预算,以确定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防止施工中出现裂缝。

三.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1.混凝土配比及搅拌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超逊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它们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地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需要让其所在的环境满足耐久性要求。在设计确定混凝土的配比之后,如何搅拌混凝土让其特性充分发挥,才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现在的很多都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拌制,在机械搅拌式中,设备可以分成自落式搅拌和强制式搅拌两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自落式搅拌。在进行搅拌操作时,需要注意掌握合理的投料顺序,一般按照石子、水泥、沙子和水,这个顺序来进行投放拌制,这样做可以防止水泥粉末的飞溅,影响施工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其搅拌机应该处于平坦的位置,还要随时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检查,检查混凝土搅拌的是否均匀,搅拌的颜色是否一致。

2.混凝土运输在混凝土的运输上,一般都使用搅拌运输机来进行。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城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必须要做好全面且详细的计划,充分计算好运输距离与运输时间,使混凝土的质量不受运输过程的影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混凝土容易凝固,因此运输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凝固,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同时卸料时也会很困难。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施工队要在运输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桶内搅拌,或者是在施工现场实行第二次搅拌,这样才能使混凝土在运输时内部较为均匀且不易凝固。

3.混凝土浇筑采用剪力墙、梁、板一次泵送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首先,在工作面铺设上必须坚持“走道板,走马凳”;其次,浇筑工艺必须先墙体再梁板,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对墙板结合部位进行二次振捣,以避免结合处收缩裂缝或不密实现象的产生,严格防止漏振问题的发生。为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该连续进行浇筑,不能留有施工缝,如果一定要留有间隙,应尽可能将其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下层混凝土灌筑完毕。应按结构层次和平面分层分段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水平方向以伸缩缝分段,竖向以楼层分层先浇柱子后浇梁板。浇筑的顺序从两端向中间推进,不宜从一端推向另一端,以免横向推力累积导致柱子出现弯曲变形。

浇筑柱施工缝前,先铺50mm 厚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其配合比与混凝土相同。柱砼浇筑时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根部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筑到顶。

最后,在标高和平整度的控制上,也应使用2m 刮杆进行刮平操作,同时以木抹板双向搓毛的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压实,待其收水后再通过提浆机提浆并继续后续的扫毛供需,进而从内到外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其施工实效性。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的发生时,须保证一定的清洁度,以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高效性和完善性。并保证定位标志和水平拉线的。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必须定点设置定位标志以及水平拉线,实时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时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楼板厚度。

4.混凝土振捣在建筑浇筑过程中,为了把其中的气泡排出,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密实结合在一起,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避免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进而保证浇筑的效果。在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振捣的强度和频率,因为如果强度和频率过大,就会造成砂浆离析,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如果强度和频率过小,则不能使混凝土很好地密实在一起,达不到振捣的目的。另外,为了避免在建筑成品物件中出现蜂窝麻面甚至开裂等现象,在用混凝土浇筑墙体柱体这些竖直方向的承重结构时,需要用水泥砂浆预置在浇筑结构物的底部。

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建筑过后,在露天情况下易产生脱水现象,导致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粘结力下降,影响自身强度。同时,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会导致其体积收缩,易造成混凝土开裂,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导致裂缝造成质量问题,因此养护工作极为重要,需要通过养护来保证其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是在浇筑过后的12 小时后进行。养护方法分成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最常用的就是自然养护法,它使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其表面铺盖麻袋、稻草以及砂子等吸水保湿力强的材料,通过洒水防止表面水分的蒸发,保证可以在持续湿润的过程中,实现硬化。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有时需要采用加热养护法,这种是需要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以及加快施工时间时所使用的方法。

四.结束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特点,采用合理施工工艺,加强技术规范的落实和监督,切实加强技术管控,保障房屋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1]王丽萍,金多.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改革与开放,2010,(10):91.[2]康德强.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3]齐雄.探讨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2,(36):45-46.

论文作者:田丰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  ;  ;  ;  ;  ;  ;  ;  

浅谈房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论文_田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