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发展迅速,为了推动建筑行业进步,必须采用多元化的助推方式,其中,造价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难度比较大,如果控制不当,会对建筑工程未来的造价控制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建筑工程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策略
一、建筑工程投标造价的确定方式
1、单价合同
1.1纯单价的合同
在确定纯单价合同时,发包单位需确定建筑工程建设范围以及分项工程,对于工程量没有明确要求。在建筑工程投标阶段,在合同中没有明确工程量,因此,承包单位不能给出完整报价。有些建筑工程没有施工图,对于工程量也不明确,可应用纯单价合同。
1.2估计工程量的单价合同
这类合同可根据建筑工程单价以及工程量,对造价进行计算分析。承包单位可以以由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暂估工程量清单作为依据,然后对工程量进行分部和分项分析,租后由承包单位填写单价表格,对建筑工程建设总价进行准确计算。
1.3成本加酬金的合同
这类合同的类型比较多,成本价固定百分比酬金、最高限额成本+固定最大酬金+成本家奖罚更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在有些建筑工程施工中,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比较高,施工经验丰富,而且没有充分的投标报价,则可应用这种合同类型。
2、总价合同
2.1可调值总价的合同
在这类合同造价计算中,需将施工图纸作为依据,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固定规范。但是,在造价计算中,则应考虑投标阶段的物价水平。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则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增加,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固定值,则需对合同总价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这类合同中,对于技术经济指标是明确的,有些建筑工程的建设工期在一年以上,则可使用这类合同。
2.2不可调值总价的合同
在这类合同的造价计算中,需综合考虑施工图纸以及固定的规范,在合同内容方面,对于建设任务是明确的,并且工程总价是固定的,合同双方都不能在环境变化或者工程量变化的情况下做出更改。如果采用这种合同类型,则承包单位需承担较大风险,一般被应用于小型建筑工程建设中。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工程造价的控制精度影响因素
1、评标方式的影响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已经出台了新型的评标方法和评标标准,在投标方案的研究中,更重视对设计科学性、施工单位或企业的综合实力、工程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当前的评标体系中,加入了合同管理、违约说明等多项工作,当前的评标工作内容与原有的评标方法有较大区别。在评标工作中,一个重要考虑内容为工程造价数值,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当前的工作内容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完善和优化工作;尤其是总承包项目,对投标文件中各类信息分析精度的要求更高;评标时更重视工程的施工工期等内容,这些评标的侧重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影响深远。
2、计价方式的影响
在当前的工程造价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是:招标单位根据建筑工程的用途、设计标准等参数,完成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设计;在完成该项工作后,根据实际的设计方案完成对工程造价的设计工作,将最终获取的结果纳入投标文件中,再完成对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取。
这种方法从整体上,能够兼顾建筑工程承包方和外包方的关注重点,在保证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这种设计方法对总承包方的设计水平、工程造价设计水平,对分包商的项目理解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承包商的素质较差时,会使工程造价的管理质量大幅下降。一方面是对工程造价的核算质量较差,最终获取的造价结果精度较低,工程造价失去了对施工过程的指导性作用,自然控制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会主动降低工程投标造价,后续施工中工程造价的约束效果下降。
3、文件质量的影响
在投标文件中,要求注明评标过程中需重视的各项信息,同时正确书写各类专业名词等内容,从而让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完全按照文件格式完成各类信息的书写和注明。在当前的一些投标活动中,承包方对信息精确性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的评标中,由于信息方面存在缺失,导致工程造价信息不完善,降低了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另外在投标文件中,需要注明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内容,这类内容与工程造价的关联度较高,当其中的项目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工程造价发生重大变更。
三、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
1、注重构建诚信体系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诚信问题,如招标人事先内定了中标企业、投标人冒用假资质、假业绩和假合同、评标人评标不公平公正等,因此,为了显著保障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中的诚信行为,需要相应监管部门介入,并积极与招投标单位建立规范的信息化监管平台,不仅能够在平台中发布相关的招投标信息,还能利用信息平台来监管招投标过程,对提高招投标环节的整体信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逐步将整个招投标环节合理化、统一化、规范化,做到真正的公平、公开、公正、诚实守信。
2、注重完善有形市场
为了形成健康的建筑行业市场,要注重将项目交易中心与行政机构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并且要明确建筑行业市场的主要职责,通过加大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来逐步规范招投标市场,这种形式有利于促进建筑行业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在避免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基础上,逐渐构建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竞争交易信息平台。信息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打破地区垄断和行业保护的严重束缚,从而有效实现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择优性。
3、注重严惩违规行为
为了有效规避建筑行业招投标中的违规行为,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的违规项目处理程序,监管部门要注重利用法律手段来严惩建设单位与招标代理机构、投标单位的违法行为,并且建立建设单位信用档案、招标代理机构以及投标单位信用档案,定期公示企业的不良行为。同时,监管部门要严格查处建筑行业市场的相关企业违规行为,针对商业贿赂、规避招投标的行为和做法、鄙视潜在投标人等行为,要按照招标投标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格处理,如取消投标资格,依法扣押、吊销资质证书等。
4、注重优化评标过程
在建筑行业市场的招投标环节中,要注重提高评标人、监管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积极采取有效的评标控制措施,转变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的预算定额评标方式,积极采用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的招标评标措施,并且要注重将整个评标过程在信息化平台中进行公示,在实现全过程监督的同时,逐步规范招投标工作的整个过程,而且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来组建评标小组,不仅要有招标单位的代表,还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
5、注重改善监管方式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中,企业不仅可以在信息平台进行信誉情况登记,还可以实现建筑行业市场主体的违规活动与项目的评标环节的有效连接,这就可以使存在违规行为记录的企业单位无法有效进入招投标环节。因此,注重转变建筑行业市场的监管理念,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招投标环节中的局部监督管理,逐步转变为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规范建筑行业招投标环节,从而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中,文件的撰写质量、评标方式都会对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提高文件撰写质量、制订合理的控制价格和加强评标管理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轩.探究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J].四川水泥,2018(3):238.
[2]张文杰.建筑工程招投标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分析[J].智能城市,2017,3(10):91.
论文作者:林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招投标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评标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合同论文; 造价论文; 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