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的演变_宋朝论文

中国服饰的演变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历程论文,服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古时期的服饰

远古时期,人类穴居深山密林,过着十分原始的生活。在当时,人们仅以树叶草葛遮身,后来逐渐懂得以皮毛御寒的道理,才开始用兽皮裹身。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山西朔县峙峪人和河北阳原虎头梁人等遗穴里,曾发掘出用各种兽骨制成的骨针,说明早在几万年前,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缝纫的原理,并能从事简单的缝纫,将猎取到的各种野兽皮毛缝制成衣服,以御严寒。原始服装的出现,揭开了服装史的序幕。

大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公社达到了繁荣阶段,原始的农业及手工业相继产生。人们将采集而来的野麻加工成麻线,然后再织成麻布,制成衣服。从兽皮裹身发展到以麻布缝制衣服,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饲养家蚕和纺织丝绸的国家。在很长时期内,中国人民一直独擅这种技术。殷商时代,人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丝织技术,并改进了织机,发明了提花装置,织出了许多精美瑰丽的丝绸,印染技术也渐趋成熟,为中国以后几千年丝织印染工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男子蓄发不剪,一般都留长发。只有犯人才被剃去须发,名谓“髡首”。普通男子大多将头发披散在肩上。以后渐感披发不便,才用绳带系束,也有将兽骨、玉石等打磨成各种形状,然后再用绳子串联,罩在头发上的,一则用来束发,一则当作装饰。

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为主。除辫发以外,还有冠、巾、帽等首服。冠是头饰。可能受动物头角的启发,最初的冠饰多作成各种兽角之状。巾是包首的布幅,商代头巾多以布帛围成头箍式。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御寒,故多用质地厚实的毡或毛皮制成。商代巾帽,通常作成帽箍式。周代的冠帽除帽箍形之外,还有平形、尖形、月牙形及中间突出、两边翻卷等形状。大凡低而平者为普通人所戴,高而尖者则为贵族阶层所戴。

商代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辫发大多卷曲垂肩,也有戴冠巾的。当时妇女的首饰,主要有骨笄、颈饰等。至春秋战国,虽各地风俗不同,但妇女发型,仍保持着辫发的基本样式。有的将辫发挽成一个大髻,垂至脑后;有的编成两条大辫,搭在胸前;也有的在梳好发辫之后,另在辫梢上衔接一段假发,使其下垂至膝。

中国冠服制度,大约在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了周代日趋完善,并被纳入“礼治”范围,从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也日益严格。

按照《周礼》规定,凡行祭祀之礼,帝王百官皆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及纁裳等组成。冕冠是帝王百官参加祭祀典礼时最贵重的礼冠,故而后人用“冠冕堂皇”的成语来形容人们庄严的仪容。

皇后服饰也有定制,主要有袆衣、揄翟、阙翟、鞠衣、展衣、纁衣等六种。袆衣、揄翟及阙翟是随皇帝参加各种祭祀仪式的服饰。鞠衣是皇后主持亲蚕仪式的服饰。展衣是礼见皇帝、宴见宾客的服饰。纁衣则是平常所穿的便服。其他贵妇服饰,亦定有详细制度,各有等差。

商周时期的服装形式,主要是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多次色。这个时期的服装,一般多用小袖,衣长大多在膝盖处。在衣服的领、袖及边缘,都织有不同的图纹,腰间用绦带系束。

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服式,叫“深衣”。它不同于上衣下裳,而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的出现,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以穿著深衣为尚。

战国时期服饰的另一个变化,是胡服的流行。所谓“胡服”,实际上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当时称“胡人”)的服装,它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较大差异,一般为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便于活动。首先采用这种服饰的赵武灵王,是中国服装史上最早的一位改革者。他推行胡服骑射,适应了战争的需要,促使赵国趋于强盛。之后,胡服在各地广泛流行,成为一时风尚。

早期鞋履,主要有履、舄、屦、跷、鞋、靴等制。履是鞋子的总称。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周代王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王后之舄也有三色:一为赤色,一为青色,一为黑色。王在最隆重的场合都穿赤舄,而王后则穿黑舄。屦是一种便履,为仕宦平常家居穿著。出外行走,则穿跷。跷是一种用草编成的鞋履,比较轻便,适宜行走。鞋是一种装有高帮的便履,初用皮革制成,后也有用丝麻制作的,名叫“丝鞋”、“麻鞋”。至于靴子,则来自西域,是胡服的一个组成部分,胡服普及后,汉族人民也开始穿靴。

古代战甲,主要有皮甲和练甲(即布甲)。至周代以后,又出现了青铜甲和铁甲。

戴冠的战国男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战国玉雕)

穿窄袖衣的战国男子

(河北易县燕下都铜人)

佩芾的商代男子

(河南安阳小屯商墓出土陶俑)

穿胡服的战国女子

(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青铜俑)

秦汉时期的服饰

秦始皇赢政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十五年时间,但在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秦始皇兼收六国车旗服御,创立了各种制度,其中包括衣冠服饰制。这些制度的厘定,对汉代影响很大,汉代大体上保存了秦代遗制。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强盛的时期,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的进步,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和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地区建立了联系。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又率三百余人再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域的陆路交通。随后,西域的一些国家也陆续派使者前来长安,进行访问和贸易。成千上万匹中国丝织物通过张骞走过的道路,被运往中亚、西亚各个国家,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优秀的中华文化传遍世界各地。

孝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确定了汉代的冠服制度。尽管汉代服制在形式上与周制有较大差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等级差别十分显著。

汉代服饰的职别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不同的官职,有不同的冠帽。所以汉代冠制特别复杂。仅收入《后汉书·舆服志》中的,就有十六种之多,如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鹖冠,执法官戴獬豸冠等。同为文官,进贤冠的式样也不尽相同,位尊者用三梁,其次为二梁、一梁。这些冠制虽能反映戴冠者身份和职务,但为了更加严格的区分起见,汉代又规定了佩绶制度。“绶”是官印上的绦带,故又称“印绶”。这种印绶由朝廷统一发放。按制度规定,官员平时在外,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的鞶囊里,并将绶带垂在外边。从皇帝到各级官员所佩之绶在尺寸、颜色及织法上都有明显区别,使人一望便知佩绶人的身份。例如颜色:皇帝用黄赤,诸侯王用赤,公、侯、将军用紫,以下用青、黑等。

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重。袍服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则做得很小。在秦汉两代,这种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于朝会、礼见时穿著。官员平时多穿单衣。单衣样式与袍服略同,只是不用衬里,所以一般不穿著在外。这些服装的基本样式,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为曲裾,一为直裾。曲裾即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这种样式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了东汉,男子一般不穿深衣,而穿直裾襜褕。除祭祀朝会之外,各种场合都可穿著。

汉代妇女的发式,以梳髻为尚。发髻的样式很多,有堆在顶上的;有分向两边的;也有抛至脑后的。然以下垂式发髻为主。汉顺帝时,皇后之兄梁冀作奇异服装,其妻孙寿作堕马髻,京师贵戚争而效之,成为一时风尚。有些妇女则将发髻盘成各种样式,并在髻后垂下一撮头发,名谓“垂髾”。这种发式直到魏晋时期,仍为妇女的主要发式。除发髻之外,贵族妇女还常在发髻上安插步摇、金胜及珠翠花钗。奴婢之家不用步摇,一般多用巾子扎裹,或插少量簪钗。

汉代妇女礼服,仍以深衣为尚。这时的深衣与战国时期有所不同,比较典型的特点是衣襟的绕转层数增多,衣服下摆增大。穿著这种服装,腰身大多裹得很紧,并用一根绸带系扎在腰间。还有一种服装,名叫“袿衣”,其样式与深衣基本相似,唯在衣服的底部,由于衣襟曲转盘绕而形成两个上广下狭、如刀圭形的装饰,故名。此外,妇女也穿襦裙,裙子大多以四幅素绢连接拼合而成,上窄下宽,不施边缘,名叫无缘裙。在裙腰的两端缝上绢条,以便系结。另有裤子,这个时期的女裤无腰无裆,仅有两只裤管,上端以带系住。以后,宫中又出现一种前后有裆的缚带裤,名叫“穷裤”。

汉代鞋履也有严格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履,燕服穿履,出门行路则穿屐。妇女出嫁,也穿木屐,并在屐上施以彩画,另以五彩丝带系之。

秦朝将士的铠甲,一般用整片皮革或厚实的织锦制成,上缀金属或犀皮制成的甲片。西汉以后,铁甲之制普及,并成了军队中的主要装备。

穿深衣的秦代男子

(临潼秦始皇陵一号兵俑坑陶俑)

穿袏衣的汉代男子

(密县打虎亭汉墓石刻)

扎巾、穿袍的汉代男子

(密县打虎亭汉墓石刻)

穿深衣的汉代妇女

(马王堆汉墓木俑)

汉代的歧头丝履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汉代的舄

(朝鲜乐浪彩箧冢出土)

魏晋南北朝的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使得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不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冠服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服制,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在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政权时,仍按本族习俗穿著,以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著汉族服装,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峨冠博带式的汉族服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史称“孝文改制”。在其影响下,北朝历代“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由于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重视和提倡,传统的冠冕服制被保存了下来,并一直延续到明代,始终成为祭祀典礼及重大朝会时的专用服饰。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战争,加上饥荒,天灾与疫病,迫使广大北方人民离乡背井,迁移南方。通过大规模的迁徙,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人民入居中原,与汉族人民互相错居,生产技术、文化思想以至生活习俗,包括衣冠服饰在内,渐趋融合。广大的汉族人民也开始穿著窄袖短衣、蹀躞腰带及长靿皮靴等胡服。妇女服饰在不同程度上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服装样式由上长下短变为“上俭下丰”,宽衣褒带变为紧身适体。从此,原有的深衣之制在民间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轻巧便利的服饰,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服盛行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男子首服,以幅巾为主。其俗始于汉末,当时的不少王公名士,皆视礼冠为累赘,往往以幅巾扎首。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仍十分流行。在《竹林七贤图》、《北齐校书图》及《高逸图》中都有典型而细致的描绘。

冠帽之制也有特色。虽然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经过了不少改革,如将帻后加高,中呈平型,体积逐渐缩小至顶等,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这种小冠上下兼用,且南北通行。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笼冠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冠式,男女皆然。因以黑漆细纱制成,故又称“漆纱笼冠”。除此之外,还有“卷荷帽”、“突骑帽”、“白高帽”等形制,大多来自北方。

汉族男子服装,主要是衫。衫有单、夹两式。与秦汉袍服的主要区别在于袖口宽敞。尤其在魏晋和南朝,上自王公名土,下及黎庶百姓,咸以大袖宽衫为尚。在风靡一时的魏晋玄学和佛教、道教影响下,一些文人突破旧的礼教,不但衣著宽博,且有袒胸露脯的习俗。著名的嵇康、刘伶等“竹林七贤”,就穿著这种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反映了这个时期文人名士服饰的典型情况。

北方少数民族的男子服饰,主要有裤褶和裆。裤褶一名,虽然起自汉末,但作为这类服装的基本样式,却早已存在,其实就是战国时期流行的胡服之一。经过长时期的改变和加工,裤褶之制也不断完善。汉魏之际,主要在军旅中穿著;魏晋以后,广泛使用于民间,成为普通的便服。军将武士则以此作为戎装。裤褶的特点主要是紧而窄小,长与膝齐;裤管宽松,下长至足。凡穿裤褶者,多以锦缎丝带截为三尺一段,在裤管的膝盖之处紧紧束缚,以免松散,时谓“缚裤”。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服装,质以布帛,两片在肩部以皮制褡襻联缀,腰间用皮带系扎。这种服饰一直到唐宋以后仍十分流行。

汉族妇女的发饰,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贵族妇女中,曾流行一种在发髻上镶有金huī翚首饰的假髻。普通妇女除将头发挽成各种式样之外,也有借用假髻的。另有不少妇女模仿西域少数民族习俗,将发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高耸发顶;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

汉族妇女的服装,最初大抵继承秦汉遗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以后不断变易。衣衫以对襟为多,领、袖俱施边缘。下著长裙,腰用帛带系扎。北方少数民族妇女除穿衫裙之外,还有裆、裤褶等服饰。凡穿裤褶的妇女,头上往往戴有笼冠。与同时期的男子装束无甚差别。

男女鞋履,与前代大体相同,惟质料更加讲究,有丝履、锦鞋、皮靴和木屐等制。履的颜色有一定制度:士卒百工无过绿、青、白;奴婢侍从无过红、青。屐的形制,有连齿木屐,前后各有一齿。还有一种木屐,配有两只活络木齿,穿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比较适合于爬山。在重要场合均须穿履,不得穿屐。

由于战争的发展,这个时期的武士胄甲,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进步。比较典型的铠甲样式,有筒袖铠、两裆铠及明光铠等。

插有貂尾的笼冠

(河南洛阳北魏宵懋石室出土石刻)

穿窄袖衣的北朝男子

(麦积山第90窟北朝壁画)

戴小冠的北朝男子

(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陶俑)

戴卷荷帽的六朝男子

(河南邓县六朝墓出土画像砖)

穿缚裤的北朝少女

(山西太原北齐张肃裕墓出土陶俑)

连齿木屐

(湖北鄂钢吴墓出土)

隋唐五代的服饰

公元六世纪末,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建立起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朝建国之后,本欲根据《周礼》改革服制。但由于连年兵事不息,生产频遭破坏,财力物力均已枯竭,又由于长期来南北各族人民的服饰业已合璧,要大规模地变易服制已不可能。因此,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部分衣冠礼器作局部调整。直到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才下诏制定服制。

隋灭唐兴。唐初车服制度皆因隋旧。至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式颁布车舆衣服之令,冠服制度始定。以后虽有损益,但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至于官民的平常服饰,则随时有变,非制度所能限制。总的来看,隋初服饰比较朴素,自隋炀帝起,社会风气发生变化,史称隋炀帝奢侈淫逸,荒诞无度,在民间大选宫女,开选女之例。几千宫女争奇斗艳,专事妆饰,上而珠光映鬓,下而彩锦绕身,服饰日趋华丽。民间妇女纷纷效尤,直到唐代依然如此。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据《唐六典》记载,和唐朝政府来往过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最少时也有七十多个,在长安城居住的,除了汉族人民以外,还有回纥人、龟兹人、吐蕃人、南诏人以及日本人、新罗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等等。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的往来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兄弟民族及外国使者大量云集长安,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对于外来的衣冠服饰,唐朝政府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使唐代的服饰,变得更加丰美和华丽,尤其是妇女装饰之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唐代男子服饰,主要有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在东汉幅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一般将布帛的四角裁成带状,戴时将两带系于脑后,使其自然下垂,另外两角反曲折上,系结于顶,故幞头又被称为“折上巾”。由于这些幞头的双脚都用轻薄柔软的质料制成,所以被称为“软脚幞头”。中唐以后,幞头的形制又有变化,它的两脚或圆或阔,犹如硬翅而微微上翘,故谓“硬脚幞头”。到了唐末,幞头已完全脱离了巾帕的范围,而纯粹变成为一种帽子。至于纱帽,则是一种用来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首服,在一般儒生隐士之间广泛流行,其样式视各人所好而定,惟以新奇为尚。

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服装的主要形式。除祭祀典礼之外,平常都穿这种服饰,官员的常服也是如此,一般都用织有暗花的料子制作,并以颜色区别等级。在袍服的下部,通常还施有一道横,名为“衫”。这种衫一直延传到宋代,仍为士人上服。

武则天当朝期间,曾出现过一种新型的服式,即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员袍上,绣以各种不同的纹样,文官绣禽,武官绣兽。这种以禽兽纹样分别文武官品的做法,当是明清时期补子的滥觞。

妇女首服,有幂离、帷帽、胡帽等制。幂离是一种大幅方巾,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最初是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男女都用的装束。到了唐代,男子很少使用。妇女也只是将它作为出门远行时的服饰,以防沿途被路人窥见。永徽年间,出现了一种高顶宽檐的“帷帽”,在帽檐周围缀有一层网状面纱,下垂至颈。以后又有改制,如去掉网纱,使整个面部全部袒露在外等。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之风盛行,妇女皆著胡服胡帽,有浑脱帽、搭耳帽、卷檐毡帽等形制。

唐代妇女的发髻名目极多,并在髻鬟上插有各种金玉簪钗、犀角梳篦等作为装饰。初唐时发饰比较简单,至太宗时,发髻渐高,款式也日益丰富。天宝以后,又流行起假髻,并在髻上插戴花朵。

唐代妇女十分讲究脸部妆饰,脸上敷以铅粉,抹以胭脂;额上画有鸦黄;眼眉处以黛绘出各种式样。眉毛的画法也有十多种名称,在额眉之间,还饰有金、银、羽翠制成的五彩花子,名叫“花钿”。有的妇女在面颊两旁,用丹青、朱红等颜色点出各种形状,或月形,或钱样,名叫“妆靥”。嘴唇则以胭脂点染,根据不同造型,也有多种名称。

隋代及初唐时期的妇女服装,仍以小袖短襦及长裙为主,裙腰束至腋下。盛唐以后衣袖日趋宽大,衣服的领子也有各种形式,如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特别是在盛唐以后,还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露胸脯。

唐代妇女的下裳,主要是裙。裙子的质料、色彩、式样以及装饰都大大超过前代。在贵妇女中间,曾流行一种精致的百鸟毛裙,百鸟之状,并见裙中。普通妇女则以穿著石榴红裙为尚。这种裙子一直流传到明清时期,仍为广大妇女所欢迎。

除衫襦以外,唐代妇女还穿著一种名为“半臂”的上衣。最先为宫女所服,后传至民间,成为一种风气。中唐以后,这种半臂渐渐少见。另有披帛之制,据文字记载,唐代士庶女子在室者搭披帛,出嫁则披帔子,但事实上披帛与帔子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

天宝年间,在妇女中还曾流行过穿著男装的风气。这种风气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一度影响到宫内,成为贵族妇女的家常衣著。

五代服饰,基本承继晚唐遗制,男子以幞头袍衫为主,妇女仍穿襦裙。只在服饰的具体样式上稍有变化。

这个时期的男子大多穿靴。靴原为胡服,至唐已不限于戎装,一般文武官员及庶民百姓都可以穿著,只是样式略有差别。以前入朝只能穿履,唐代则可以著靴。

隋代胄甲,主要采用南北朝时期的明光铠。到了唐代,除明光铠外,还有十几种形制,材料仍以金属及皮革为主。五代胄甲除在盔帽及护甲的具体构造上稍有变化外,其余仍如唐制。

唐代官吏礼服

(甘肃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

穿袍的唐代官吏

(唐阎立本《步辇图》)

戴幞头的唐代官吏

(陕西乾县唐李贤墓壁画)

穿圆领袍的唐代男子

(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

戴帷帽的唐代妇女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陶俑)

穿长裙的唐代妇女

(陕西西安王家坟唐三彩俑)

穿半臂的唐代妇女

(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石椁线刻)

宋代的服饰

公元960年,赵匡胤创建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时分裂的局面,再次统一了中国。宋初建国,官制、军制几乎全部承袭唐代,衣冠服饰也沿袭晚唐五代遗制。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博士聂崇义上《三礼图》,奏请重新制定服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三礼图》对当时礼服制度的制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被视为恢复传统旧制的蓝本。以后服制又有几次修订,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宋徽宗大观、政和年间,当时,由仪礼局参照古制,将衣冠服饰作了全面的规划并订有详细的制度,这次更定的冠服之制,涉及面很广,其中包括皇帝冕服、诸臣祭服、群臣朝服及命妇服饰等。后来虽有变动,但基本上根据这一定制,只是略有增减损益而已。

宋代的衣冠服饰总的说来比较拘谨和保守,式样变化不多,色彩也不如以前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和自然之感。这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程、朱理学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变化,整个社会舆论主张服饰不宜过分华丽,而应当崇尚简朴。

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需服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幞头的形制和前代有所不同。其最大特点是从巾帕演变成一种帽子。在这种幞头的背后,一般都伸出两脚,内用铁丝、琴弦或竹篾为骨,外裱纱罗,并弯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所以有“直脚”、“曲脚”、“交脚”等名称。

由于幞头变成了帽子,并成为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所以士庶百姓很少使用。一般文人儒生,又恢复古代的幅巾,以裹巾为雅。风靡一时的有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高士巾、逍遥巾等名目。到南宋时,裹巾的风气更加普遍,就连朝廷的高级官员也以系裹巾帕为尚,冠帽之制渐衰。

宋代男子服装,仍以圆领袍衫为主。百官公服也是如此,除祭祀朝会之外,都穿袍衫,并以袍衫的颜色区别等级。其制有紫、绯、朱、绿、青不等。凡穿紫色和绯色公服的官员,都必须在腰间佩上一个金、银为饰的鱼袋。这种制度起自唐代,原先是盛放鱼符的袋子,后来才成为一种官职的标志。宋代虽然不用鱼符,但仍用鱼袋。“穿紫佩鱼”被视为荣耀。如果官职太低而又有特殊情况(如出使等)需要佩挂鱼袋时,必须先借用紫、绯之服,时称“借紫”、“借绯”。

宋代妇女的发式,仍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年轻的妇女,髻高往往逾尺,有的还梳成“朝天髻”式,如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宫女所示。梳成这种高髻,一般都掺有假发,有的或用假发编成各种形状的假髻,用时直接套在头上。富贵之家的妇女,通常还用金银珠翠制成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插在髻上以为装饰。另有“冠梳”的习俗。所谓“冠梳”,就是用漆纱、金银、珠玉等做成两髻垂肩的高冠,并在冠上插以白角长梳。由于梳子本身较长,左右两侧插得又多,所以在上轿进门时,只能侧首而入。这种冠梳的样式,多见于北宋年间,在敦煌壁画中有比较具体的反映。

这个时期的妇女服装,上衣有襦、袄、衫、大袖、背子、半臂、背心等多种形制,下裳多穿裙。这个时期的女裙样式,仍保存着前代遗制,有所谓“石榴”、“双蝶”、“绣罗”等名目。贵族妇女,有用郁金香草浸染裙子者,这种裙子穿在身上,会散发出阵阵香气,所以深受妇女欢迎。北宋以后,裙子的样式稍有变化,裙幅也多在六幅以上,中间施有细裥,史称“百叠”、“千褶”,腰间用绸带系扎,并有绶环垂下。

在女服用色上,一般上衣比较清淡,通常采用间色,如淡绿、粉紫、银灰、葱白等色,以质朴清秀为雅;下裙颜色较为鲜艳,有青、碧、绿、蓝、白及杏黄等色。

在宋代,妇女著靴已不多见。这是因为缠足之风盛行,尖足著靴不便,故多穿鞋。有绣鞋、锦鞋、缎鞋、凤鞋、金缕鞋等名称。古人诗文所称“金莲”,就是指这种鞋子。

北宋时期的胄甲,大体继承晚唐五代遗制,变化不大。南宋以后,由于火器的日益发展,铁甲之制逐步被淘汰。

梳朝天髻的宋代妇女

(山西太原晋祠宋代彩塑)

穿铠甲的隋代武士

(故宫博物院藏隋代陶俑)

戴梁冠的帝王

(《历代帝王像》)

宋元时期的男子头巾

(元赵孟頫《斗浆图》)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

五代十国以后,中国社会先后出现了以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这些民族崛起之后,在其掌握政权的地区,衣冠服饰等虽然保存了一部分汉制,但更多地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特点。

辽太祖刚在北方称帝时,朝服只穿胄甲,衣冠服制尚未具备。入后晋以后,因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创立了衣冠服制。这个时期的服制,一般分成两种:契丹族官员,仍穿本族服饰;汉族官员则承继晚唐五代遗制。乾亨年间,服制有所变易:虽为契丹族官员,凡三品以上,在隆重典礼时也用汉服。常服(日常所穿的官服)仍分两式:皇帝及汉族臣僚服用汉服,皇后及契丹族臣僚则服契丹族服装,以示区别。

辽代巾帽制度,与历代有所不同。除皇帝和大臣可戴冠帽及裹巾之外,其他中下级官员和平民百姓一律不许私戴,只能科头露顶,即使在冬季也是如此。按契丹族习俗,男子发式多作髡发。髡发的样式,一般是将顶发剃光,仅在两鬓或前额部分留少量余发作为装饰。有的在额前蓄留一排短发;有的在耳边披散着鬓发;也有将左右两绺头发修剪整理成特殊的形状,然后下垂至肩。

妇女亦有作髡发者。此外,还有高髻、双髻、螺髻等髻式,也有作披发者;额间则以巾带扎裹,或结一块帕巾。另有一种圆顶小帽,制如覆杯,戴时也用巾带系扎,并垂结于脑后。

契丹服饰,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皇帝大祀穿白绫袍,常服穿绿花窄袍;皇后穿络缝红袍,臣僚穿窄袍、锦袍等。长袍的样式,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颜色偏灰暗。贵族阶层的长袍比较精致,如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的棉袍,以棕黄色罗为地,通体平绣花纹,领绣二龙,肩、腹、腰部分别绣有簪花骑凤羽人及桃花、蓼花、水鸟、蝴蝶等纹样。

金代服饰,基本上保留着女真族的形制。但法定服饰,一度曾承继辽代之仪。天眷二年,冠服制度确定之后,百官朝参,俱用朝服。三年,再定冠服之制。上而皇帝之冕服、朝服,皇后冠服,下而臣僚之朝服、常服等差异。

金代男女发式,与契丹族完全不同,一般都蓄辫发,男子辫发垂肩,妇女辫发盘髻。年龄较大的妇女,常用皂纱笼住发髻,考究者饰以玉钿首饰。

女真族男子的常服,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著乌皮靴。服装的颜色很有特色,因为女真属于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所以服装喜用环境色,即穿著与周围环境相同的颜色,以便靠拢被射目标,并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衣服的质料除织物以外,更多采用皮毛,以抵挡风雪寒流的侵袭。

年轻妇女喜穿黑色、紫色或绀色的团衫,其制为直领、左衽。下穿黑紫色襜裙,裙上绣全枝花纹,并施以数道折裥。腰间则用红黄巾带系扎,双垂于足下。以后由于受到汉族生活习俗的影响,也穿褙子。褙子的样式与宋代略有差别,大多用对襟,前长与地并齐,后曳五寸余。

蒙古、女真虽然同属辫发种族,但辫发的样式并不一样。蒙古族发式的编法,是先在头顶正中交叉分开两道直线,然后将脑后的一部分头发剃去,正面一绺头发加工修剪成各种形状:有狭条形、尖角形及寿桃形等,任其自然覆盖于额间,再将左右两侧头发编成辫子,结环下垂至肩。

元代汉族男子的巾帽:公服多戴幞头,幞头形制大致如宋代长脚幞头,以漆纱为之,展其双脚。皂隶侍从则戴朝天幞头。士庶所戴的幞头,一般多如唐巾,脑后下垂二弯头长脚,呈“八”字式。平民百姓多用巾裹,无一定格式。蒙古族男子则戴一种藤篾做的“瓦楞帽”,或戴棕帽及笠帽。贵族妇女戴“顾姑冠”。汉族妇女多梳发髻,很少戴冠。

元代服装,也以长袍为主,其样式较辽制为大。男子公服多从汉俗,以罗为之,大袖、盘领、右衽,下长至足,并以颜色及纹样区别等级。

凡朝廷举行大宴,上下都穿质孙,皇帝百官,各有其制。所谓质孙,是一种用特殊的织金织物——“纳石失”制成的服装,又谓“一色衣”。这种服装形式丰富,纹饰各不相同。仅皇帝一人的质孙,就有二十六种之多,百官质孙也有二十多种。平日不分贵贱,都穿窄袖袍服,也有在袍服之外,罩一件短袖衫子的,但多见于仆役侍从。

蒙古族妇女服饰,亦以袍服为主。其制多用左衽,袖口较为紧窄。下体则穿套裤,其制无腰无裆,仅有两只裤腿,穿时用带系在腰际。这种样式的服装实物,在山东等地的元代墓葬中,曾有不少出土。

汉族妇女服饰仍以襦裙为主。由于受蒙古族习俗影响,服装的样式也有变化,有时也用左衽,色彩也比较灰暗。

这个时期的鞋履,汉族仍采用唐宋遗制。北方少数民族,不分男女,多穿皮靴。

梳辫的元代男子

(元代刻本《事林广记》)

辽代男子服饰

(宣化辽墓壁画)

髡发四式

(宣化等地辽墓壁画)

戴凤翅幞头金代侍者

(河南焦作金墓壁画)

戴笠帽的元代男子

(甘肃安西榆林窟元代壁画)

顾姑冠

(城外藏《元王妃像》)

元代汉族妇女服饰

(山西芮城永乐宫元代壁画)

明代的服饰

明朝建国以后,废弃了元朝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将服饰制度作了大规模的调整。这套服制的改革,先后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直到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才基本确定。

明代男子的巾帽,主要有乌纱帽、幞头、网巾、四方平定巾,六合一统帽等。凡常朝视事戴乌纱帽。重大朝会、奏事、谢恩则戴幞头。幞头形制仍为宋式,两脚伸展,长如直尺。网巾是一种系束发髻的网罩,除了约发之外,还是男子成年的一个标志,一般衬在冠帽之内,也可以单独使用,直接露在外面。四方平定巾是职官、儒士的一种便帽。六合一统帽即俗称的瓜皮帽,多用于市民百姓。除了这些巾帽之外,明代男子的冠帽还有高士巾、忠靖冠及遮阳帽等形制。

这个时期的男子的服装,恢复了传统特色,以袍衫为尚。职官朝服,仍承古制,用冠冕衣裳。按照规定,文武官员在祭祀等重要礼节时,不论职位高低,都戴梁冠,穿赤罗衣裳。以冠上梁数及所佩带绶分别等差。职官公服则穿袍。其制为盘领右衽,袖宽三尺,用紵丝或纱罗等制成。袍服的颜色也有定制:一至四品用绯;五至六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绿。并按照级别绣织各种纹饰。职官常朝视事,通穿常服。所谓“常服”,实际也是一种公服,只是形制比较简便。一般由乌纱帽、团领衫及革带等组成。洪武二十六年,定职官常服使用补子,文职绣禽,武职绣兽,一至九品各有分别,成为区别官阶的又一标志。

其他阶层的男子服饰,也有特色。如衙门皂隶杂役,戴漆布冠,冠上插孔雀翎,身穿青色布衣,下截打密褶,腰间还束有红布织带。地位更低的捕快,则头戴小帽,身穿青衣,外罩红布背甲,腰束青丝织带。至于市井富民,虽穿纱绸绫罗,但颜色只用青、黑,不敢标新立异,只在领上用白绫或白绢护之,示与仆隶有别。

明初妇女的发髻,式样变化不大,基本仍保持着宋、元时的形式。嘉靖以后,变化日益繁多。但总体以低平为主,很少作高髻。假髻的流行是这一时期妇女发饰的一大特点。这种假髻,多模仿古制,用铁丝编织,外面覆上假发,做成一种固定的饰物,时称“发鼓”。使用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到了明末,这种发饰的样式更加丰富,有“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等各种名目,在一些首饰铺里,还有现成的出售。直到清初时,仍为妇女所爱好。

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和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用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

命妇所穿的服装,也有严格的规定,大体分礼服和常服两种。礼服是命妇朝见皇后、礼见舅姑、丈夫及祭祀时的服饰,以凤冠、霞帔、大袖衫及背子等组成。其具体形制如质料、色彩、纹样和尺寸等各有明确规定,不能随便穿著。命妇平常所穿的服装,以长袄长裙为主,制度不甚严格,各种绸丝绫罗都可制作,只是在纹样和边饰上有些具体规定。

普通妇女的礼服,按规定只能穿紫色粗布,不许用金绣。袍衫只能用紫、绿、桃红等浅色,不许用大红、鸦青及黄色,但常见有“僭越”的现象。

至于鞋履,官员穿靴,或穿朝鞋;儒士生员多穿黑色双脸鞋;士庶百姓以穿鞋者为多,尤其是江南地区,春夏秋三季多穿蒲鞋。北方地区寒冷,一般多穿牛皮直缝靴。妇女大多缠足,鞋子弯曲尖小,俗谓“弓鞋”。

明代胄甲,大多以铜铁为之,很少用皮革。士兵上阵时所穿的铁甲,也用金属制造。

网巾

(明王圻《三才图会》)

明代武官补子

(《明会典》)

穿衫的明代妇女

(清代刻本《秦月楼》)

穿皂靴的明代官吏

(明万历刊《忠义水浒传》)

清代的服饰

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统治中国后,强迫汉人遵照其习俗,改服满族服饰。从整个服饰发展的历史来看,清代的服饰形制最为庞杂和繁缛。由于时间距今不远,保存下来的实物较多。

清代男子皆剃发垂辫。冠帽之制,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即官帽,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叫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叫凉帽。按照规定,每年三月,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帽顶中间,装有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帽纬之上装有顶珠,颜色有红、蓝、白、金等,戴时各按品级。在顶珠之下,另装一支两寸长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枝有花翎,蓝翎之别。蓝翎以鹖羽为之,花翎则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称孔雀翎,其制分成三等;所谓一眼、二眼和三眼,其中以三眼为贵,惟宗室中的贝子可戴。

官吏士庶平常家居多戴小帽。小帽的形式很多,因时因地而异。最为常见的是瓜皮帽,制同明代的六合帽。帽子顶部,装有一红色丝线编成的结子,有丧则用黑结或白结。冬天一般都戴风帽,大多以绸缎、呢绒为之,中间纳有棉花,颜色以红为贵。

男子服装,有袍、褂、袄、衫、裤等形制。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清代长袍多开衩,官吏士人开两衩,皇族宗室开四衩。开衩之袍,袖口装有箭袖,以便骑射。不开衩的袍褂,俗称“一裹圆”,为市民百姓的服饰。袍上所用的纹样,也有严格规定,除皇帝、皇后绣有龙纹之外,其余以绣蟒为贵。褂子多穿在外,所以也叫外褂。材料按季节分别有单、夹、棉、皮等多种,唯不得用透明的“亮纱”及羊皮,亮纱嫌其露肤,羊皮则近似丧服,所以禁止使用。清朝职官的外褂,颜色多用石青——即黑中透红的颜色。另外在胸背正中,各缀一块补子,俗称“补褂”,或称“补服”。补子的形制,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大体与明朝相同。还有一种褂子,长度仅及腰际,最初是军队中的服饰,由于它便于骑马,所以被称为“马褂”。以后传到民间,不分男女贵贱,都以此作为装束,逐渐变成一种礼服。马褂之外,又有马甲,男女皆著。

清代妇女的发饰,有满、汉两种样式,初期各保留着本民族的习惯,后在相互影响之下,都有一些变化。

汉族妇女的发式,在清朝中叶多模仿满族宫女发式,以高髻为尚。梳时将发分为两把,俗称“叉子头”。又在脑后垂下一绺头发,修成两个尖角,名叫“燕尾式”。以后,还流行过平髻、圆髻、如意髻等样式。清末,崇尚梳辫,初在少女中流行,以后渐渐普及,成为中青年妇女的主要发式,梳髻者日益减少。

汉族妇女头上的装饰,除簪钗之外,还有许多名目。老年妇女的脑后,通常戴有硬纸做的“冠子”,为的是使发髻保持原状。不戴冠子的老妇,则在髻上罩 一个黑色的纱网。中年妇女的额眉之上,还有一种“勒子”,也用绸缎制成,上绣各种吉祥图案。贵妇用作装饰,贫女借此避寒,多为秋冬所戴。

满族妇女,多梳“叉子头”,也有称“两把头”、“把儿头”的。到了清末,这种发髻越增越高,渐渐变成了“牌楼式”的固定装饰,到时只需套在头上,再加一点花朵即可,名叫“大拉翅”。

汉族妇女服装,在“男从女不从”(即对汉族男子严格要求遵从满族服制,而对妇女则放宽)的规范下,变化较男服为少。后妃命妇,仍承明俗,以凤冠、霞帔作为礼服。普通妇女则穿披风、袄裙。披风的里面,还有大袄小袄。满族妇女的便服,一般都穿长袍,长袍的样式,和男袍大体相同,领、袖则绣以花边。

妇女的下体多穿裙子,颜色以红为贵。裙子的样式,初期尚保存着明代习俗,有凤尾裙及月华裙等。随着年代的变化,也有许多变化:有在裙上装满飘带的,有在裙幅底下系以小铃的,也有在裙子下端绣满水纹的,形形式式,不一而足。清末,在普通妇女中间,还流行穿裤。裤有两种样式,一为满裆裤,一为套裤。材料多用绸缎,上绣各种花纹。

清朝制度规定,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包括命妇),凡穿礼服时,都要悬挂朝珠。至于普通男子,则有披挂饰物的习俗。在一根腰带上,前后左右挂满了各种什件。仅荷包一物,就有许多名目,造型、装饰各不相同,名称也不一样,如“鸡心荷包”、“葫芦荷包”等等。除荷包以外,还有褡裢、扇套、香囊、小刀、眼睛盒套等物。妇女一般只在衣襟处挂上一二件小型饰物,如耳挖、牙剔、小毛镊子之类。

清代男子鞋履,便服以鞋为主,公服才穿靴。靴子的材料多用黑缎,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朝服则仍用方头靴。武弁、公差则穿一种名叫“爬山虎”的快靴。鞋子的式样有很多:如云头、扁头、镶嵌、双梁、单梁等。妇女缠足之风,到清代尤为盛行。汉族妇女以穿著弓鞋为多。旗女不裹小脚,大多穿装有木底的绣鞋,时称“高底鞋”。

清代将官的铠甲,多以绸缎制成,上缀铜铁泡钉。士兵打仗则穿号衣。

戴暖帽的清代男子

(《芥子园画传》)

戴瓜皮帽的清代男子

(《点石斋画报》)

马褂

(清代传世实物)

梳旗髻、穿旗袍的满族妇女

(清吴友如《海上百艳图》)

穿鱼鳞百褶裙的清代妇女

(天津杨柳青清代年画)

马蹄底旗鞋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管理处藏)

清末、民国初年的妇女服饰

(清吴友如《海上百艳图》)

民国时期的服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近代。清末,大批青年出国留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突破了封建思想的禁锢,纷纷剪去辫发,穿起西服。国内官民服饰却依然如旧,因此,留学生回国后,还须穿著清朝服装,有时为了免遭非议,还在脑后装上一条假辫。

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民国成立以后,发出《剪辫通令》。全国各界人士,闻风而动,二百八十多年的辫发之习,终于除尽。衣冠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废弃了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传统观念及规章制度。接着,民国政府又仿照西洋诸国服饰,颁布了服制条例。由于这些条例不太切合中国国情,所以未能完全实行。

二十年代末,民国政府重新颁布《服制条例》。这次规定的服饰,主要是男女的礼服和公务人员的制服,对于平时的服饰,则未作具体规定。进入三十年代,男子服饰的变化已不太显著,而妇女的装饰之风却越来越盛,加以海禁开放以后,外国衣料源源输入,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在上海,人口集中,工商业和文化事业都比较发达,所以成了妇女时装的中心。

礼帽是近代男子最为庄重的帽子,平时戴的机会较多。除礼帽之外,男子的冠帽还有各种样式。如瓜皮小帽,在清代原有的基础上有很多改进,而且花样翻新,质料也更加讲究,有用獭皮制作的,也有用丝绒、直贡呢、纱缎、棕等制作的。视气候变化而定。夏季一般多戴草帽,冬季多戴风帽及罗宋帽。在校学生平时多戴鸭舌便帽,夏季则戴白帆布制成的圆形阔边帽。夫役农人,冬戴毡帽,夏戴草帽,雨天戴笠帽等。

男子的服装,初期仍如清代之旧。从二十年代起,上海等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的办事员等,开始穿著西装,但多见于青年,老年职员和普通市民穿著较少。长衫马褂作为主要的礼服,仍有一定的地位。

妇女的发饰,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民国初年,妇女受男子剪辫的影响,也曾流行过剪发,但很快终止,许多剪去了发髻的妇女又都重新蓄起。年轻妇女除将头发梳成各种髻鬟之外,还在额上留下一绺头发,俗称“前刘海”。到了二十年代末,烫发从国外传入,在妇女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城市的妇女,大多模仿西方,将头发烫成卷曲的模样,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各种不同的颜色,以此作为时髦。

妇女服装,在二十年代以前,一般都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青年妇女往往穿著窄而秀长的衫袄,衫袄的领子很高,下穿黑色长裙。以后,因受到西方生活的影响,服饰日趋华丽,并且出现了各种奇异的服装。自唐朝以后,中国妇女服装的裁制方法,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全部呈平直状态,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到了二十年代末,中国妇女领悟到“曲线美”的道理,才改变了这种传统习惯,把衣服裁制得更加称身适体。

中国近代妇女服饰中的最大特点,是普遍穿著旗袍。旗袍本是满族妇女的服装,二十年代以后,汉族妇女也开始模仿穿著,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终于使它成了中国妇女的主要服装。

旗袍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妇女的普遍喜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经济便利,以前妇女从上到下一套服装,需要置办衣、裤、裙等很多名堂,而旗袍一袭就能代替,在用料及做工方面也大大减少工本;二是美观适体,由于旗袍上下连属,合为一体,较容易衬托出妇女的形体,加上高跟皮鞋的流行,更能体现出妇女的秀美身姿。旗袍的款式,从形成到普及,经过了无数次的变化。发展到三十年代,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形式,而变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妇女服装样式。

四十年代妇女的服饰与三十年代相比,虽然较为简便,但也有不少样式,除了穿著旗袍以外,还有大衣、西装、马甲、绒线衫、长裙、围巾、手笼、胸花、别针、耳环、戒指等名目。因时间距今较近,尚有大量实物存世。

这个时期的鞋履,男女多穿鞋,有布鞋、皮鞋、球鞋、凉鞋等制。穿靴者在南方已经少见。二十年代初开始,都市妇女流行穿高跟鞋。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胄甲,至近代已完全废弃。军队将士,都穿制服,并以帽徽、领章、肩章、胸章或袖章等分别部队,划分等级。

民国妇女的燕尾式刘海

(传世图照)

描绘在指甲上的各式花纹

(《时代》杂志1935年8卷2期)

近代金银镶宝石手镯

(近代传世实物)

标签:;  ;  ;  ;  ;  ;  ;  ;  ;  ;  ;  

中国服装的演变_宋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