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道路设计对于风景园林的规划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园林的类型、遵循园林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多角度出发,合理进行园林道路的设计和布局,保证设计的科学性,道路数量的合理性,更好地为游人提供便利服务,促进风景园林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发挥。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园林道路;设计
1园林道路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
由于地域、地质、以及人文等因素的差异,使得各地区域的园林都有着不同特色,所以在对道路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与地域文明背景的契合性,确保道路设计能够与周边风景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对道路观赏性进行保证。
1.2灵活性
为了保证园林设计的灵动性与优美性,在进行道路规划时,需要按照灵活性原则,对道路走向、形状以及组成材料等内容进行挑选与安排,并要对主次路连接性进行保证,要确保道路不仅主次分明,而且还能够与相关建筑物紧密连接在一起,以为游客观赏提供便利。
1.3实用性
由于现代园林极为注重园林功能,所以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对园林整体美观性进行保证,同时还要对道路实用性进行考虑,要按照以人为本原则,在设计中加入适当人文元素,以对道路布局人性化进行保证。
2园林道路设计注意事项
2.1严控道路设计数量
在园林中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提升园林美化程度的同时,满足游客各项实际需求。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需要按照园林景观实际情况以及面积大小,对道路数量进行科学设计,要防止出现道路过多或者不足的问题,以对园林景观完整性进行保证,防止出现因为道路过多而造成的游客密度过大的问题,以对园林观赏作用发挥进行保障。
2.2防止加入个人色彩
虽然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会按照自身视角以及所学知识,对园林各个部分进行设计,但还是要避免将个人色彩加入到设计之中,尤其要减少自身对于道路建设的干预,要防止出现过度对道路特殊性以及独特性进行追求的情况,确保道路设计能够与园林设计有效融合在一起,以对最终道路设计合理性进行保证。
2.3防止出现回头、断路问题
一般设计人员会按照混合式、自然式以及规划式三种方式,对园林道路进行布置。如果在实施此种园林布置设计时,没有较为明显的终点标志建筑,则很容易会出现断路或者回头的情况,会对道路功能与美感造成破坏,并不利于后续园林使用。
3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
3.1深层次地挖掘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而又珍贵的财富。因此,每一个地区文化传统的体现,是这个地方最具特色的部分。例如,巴西的著名设计师布雷·马克思通过挖掘巴西的传统文化,将其当地非常独特的地质特征渗透融合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最后出来的园林作品完美地呈现出了其创新感与本土所独特的艺术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应考虑多层次、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规模、文化内涵等,但其园林设计的核心离不开“有思想”。这也说明园林设计中应深层次挖掘地域所在的传统文化,将其渗透到设计中,来赋予设计更深层次的思想。
3.2人工湿地规划
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过程中,通过设置自然湿地保护和人工湿地,发挥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的作用,调节区域小气候。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人工湿地的建设,在维护与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人工湿地建设,主要包括初级净化槽、二次净化池等,通过雨水收集与排放,净化土壤入渗雨水。对于雨水的处理,通过在一级净化池和二级净化池,或者二级净化池和清水池间,设置连接水泵,实现雨水收集与利用。
3.3合理选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植物
相关设计者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计植物,全面分析土壤因素、气候因素、空气因素等,制定主题设计方案。通常情况下,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会选择乔木植物、灌木植物等,主要因为此类植物具有一定适应性优势,且绿化效果较为良好。同时,设计者还要积极引进狗牙根、小野菊等植物,以便于净化空气,提高成活率。
3.4从规划中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除了要保证设计上的细节设计到位之外,还要合理规划风景园林的各个功能区域。因为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对风景园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之前那种只具备单一功能的园林景观已经无法再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园林设计师要以风景园林建设和规划的目的为出发点,对其应该具有的功能区域,以及这些功能区域在风景园林中的位置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例如可以把健身区域规划在和居民区相距比较近的地方,方便人们锻炼身体;将洗手间规划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等,最大化地为人们提供方便,体现设计的人性化。
3.5做好园路坡度设计
由于地形以及地质等方面的原因,在对道路进行设计时还要对园路坡度进行考虑,要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对原有地形进行有效运用,以对土方量进行合理控制。在进行道路坡度设计过程中,由于道路坡度可能会受到纵坡、路面材料以及路面横坡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水泥路设计时,可以按照砖路8%、纵坡7%以及沥青路6%的比例,并可以通过设置台阶的方式,对路人行走舒适度进行保证。但要注意,要尽量避免对台阶进行连续使用的情况,要在地形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十或二十级台阶设置一个平台的方式,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此外还要避免交叉路口出现相连或者冲突的状况,要对出入口实施艺术化处理,并要保证其不会对四周环境以及花草树木生长等形成影响。设计人员不应拘泥于传统的道路设计方式,可以按照综合情况实施适当创新,以突出园林特色。
3.6注重生态设计理念
生态问题的恶化,使得环境保护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在进行道路设计时,也要做好生态化设计,要将环保理念以及绿色化理念融入到设计之中。设计人员要按照持续性发展观念,通过使用环保材料以及实施环保施工手段等方式,对施工材料以及园林设计绿色化效果进行保证,以防止道路规划与自然生态保护形成冲突。同时还要对道路设计公平性进行保证,可以通过邀请民众参与设计的方式,对设计亲民性进行保证,确保道路设计能够更加符合民众审美以及使用需求。
3.7做好园路结构设计
现代园林结构形式相对较多,主要分为路基、面层、基层以及结合层四种。其中面层位于路面最上端部分,会直接受到人流以及车辆压力,且也会受到气候以及天气的影响,所以该层结构要以结实为主,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粗糙度,以对其耐磨度以及坚固度进行保证;结合层是面层与基层之间的部分,主要用于排水、结合以及找平等;而基层在结合层以及路基之中,其会负责将上层所承受的荷载传递给下层,所以需要具备一定强度,材料多以矿物废渣以及碎石等为主;路基是路面基础部分,会对路面下传荷载进行承受,以对路面稳定性以及强度进行保证,与路面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有着直接关联,是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结束语
园林道路不仅承担着园林空间交通联系任务,同时还具有划分园林空间、引导游览以及丰富园林景观等方面的功能,在园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都加大了对园林道路设计的研究力度,并开始对园路设计进行了适当创新。为对园林道路设计方式进行明确,相关人员首先应对园林道路设计原则进行明确,以为后续设计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叶敏.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7(21):188+191.
[2]熊倩倩.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J].现代园艺,2017(10):89.
[3]胡娟.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J].现代园艺,2017(10):59.
论文作者:张栋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道路论文; 园林论文; 风景园林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路面论文; 湿地论文; 要对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