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矿井机电在煤矿中的应用论文_李先胜

谈矿井机电在煤矿中的应用论文_李先胜

(兖矿新疆矿业有限公司硫磺沟煤矿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俗话说:“出炭不出炭,关键在机电”,煤矿机电作为系统平台,在煤炭生产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现代煤矿企业的特点是指具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生态创新能力,并建立了“自然—经济—社会”高效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代化绿色企业。煤矿机电作为企业运转的系统平台,如何更好地保障现代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煤矿机电设备制造和运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未来现代煤矿企业机电设备升级改造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矿井机电;应用;管理

一、现代煤矿企业与矿井机电的关系

1.1矿井机电在煤矿企业的应用范围

煤矿机电系统是机械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接口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柔软性化、系统化、微型化发展,它的发展给煤炭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机电一体化产品将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并大大改善煤矿生产的劳动强度。经过手工、炮采、机械化等几个发展阶段,如今煤矿的生产能力已得到极大的提高,单井生产规模从几万吨发展到了几百万吨,甚至上千万吨,生产能力的提高得益于与之配套的机电设备的应用。

1.2矿井机电对环境的影响

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很多,具体包括水、气、声、渣、地磁辐射等。其中有些是煤矿机械设备运行时直接产生的,有些是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不良造成的。如煤矿机电的运行不良或低效运行会导致水泵、污水处理设施、除尘设施出现故障,间接致使环境污染。另外煤矿的噪声源很多,也很复杂,如空压机、主扇风机、风阀的空气动力噪声,破碎机械噪声,振动筛、锻铆机械、溜槽的机械噪声等。据调查,全国煤矿有70%的设备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65 dB(A),其中1/3 的设备噪声甚至超过100 dB(A)。煤矿用机械设备和部分电器设备都与油类有密切的关系,如各种润滑油、机油、煤油、绝缘油、汽油等,在煤矿生产活动中,由于人为或设备等原因造成的油类跑、冒、滴、漏现象较为常见,既浪费油类,又污染环境。电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动力,它的使用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有电磁辐射和电磁性噪声等。电磁辐射其场强度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造成电磁污染,如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和发射设备等。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产生的噪声等。而机电一体化可以通过网络数控技术对环保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使之得到良好运行,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1.4矿井机电的发展方向

现代煤矿企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产业政策管理的要求,而且是市场竞争中淘汰和选择企业的主要标准之一。现代煤矿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水准,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相应地提升其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及设备创新能力。机电系统作为煤矿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现代煤矿企业发展的要求。目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施很好地适应并推动了现代煤矿企业的技术进步,但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对煤矿企业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走更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大多从基层而来,深知基层之甘苦,有时一下难以完全放下情面。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晰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2.2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为是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有调查表明,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同时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

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益地服务于煤炭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定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各生产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实际,拿出设备的日检时间,由包机维修工负责,对设备进行检查、检修,确保设备一般隐患不过班,杜绝设备带病运转,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2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如评定技术职称,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技术大拿的经济待遇。

3.3重点加强在用机电设备的管理

首先要抓好在用机电设备的数量管理。数量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数量管理的目标是要做到数量清,状态明,帐卡册物相符。突出解决设备使用方面的混乱现象,杜绝无人负责和扯皮的问题。对设备产地,性能,技术指标,使用时间,分布位置,使用状态,使用效率以及现场使用情况、管理维护人员等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做到各状况一目了然,类别明确、责任人明确,从而使管理处于有效监控状态。其次是加强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管理。设备选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安装调试完毕后,通过严格考核程序,选择具有一定专长的人员负责不同设备的管理。对特殊和重要设备的操作及维护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对技术高,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月度、年度考评,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设专门的管理组织和机构,成立专业管理小组。井下作业场所随着采掘工作面的推移,运输巷道的增、减而改变较大。在用机电设备也随之而移动变化,这就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各种设备的移动分布情况,直观地掌握设备的使用、备用、待修,闲置等属性变化,将信息反馈到计算机管理中心,及时调整信息内容。为决策层提供真实的现场第一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或回收、或维修、或调剂使用,从而使设备的利用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何兴.现代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书[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5.

[2] 陈学才.机电设备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2010(10):147.

论文作者:李先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谈矿井机电在煤矿中的应用论文_李先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