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影响Meta分析论文_李灿,侯丽虹(通讯作者)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外初诊时外周血细胞及骨髓原始细胞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评估预后影响。方法:以“NPM1”或“FLT3”和“acute myeloid 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始,截止到2018年01月31日,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所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总纳入患者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8.22,95%CI=(3.28-13.16),p=0.001。结论: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关键词:骨髓原始细胞(%);NPM1突变;FLT3-ITD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Meta分析;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描述一类未分化骨髓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1]。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靶向药物的应用,AML的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一部分诱导缓解率低、早期复发率高甚至短期内死亡,因此AML确诊后早期评估预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AML在基因层面上具有高度异质性,且存在多种与 AML 预后相关的异常基因表达异常及突变(FLT3-ITD、NPM1、CEBPA、C-KIT、EVI1等)。NPM1是AML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占AML发生率的27-35%[2-4],多见于正常核型,有研究表明正常核型伴NPM1基因突变的 AML 预后较好[5];FLT3-ITD也是AML常见的基因突变,占 AML发病率的20-40%[2-4],在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更为多见,且认为该突变与 AML 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6];此外,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是诊断白血病必需实验室检查项目,数值大小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标准

1.1.1研究对象

(1)所有病例均已行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明确,诊断为AML患者;(2)无原发、继发或治疗后转化为AML患者的限制;(3)无年龄限制;(4)研究对象为普通人群;

1.1.2研究类型

纳入文献为NPM1及FLT3-ITD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预后指标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

1.1.3病例治疗方案

所入组研究患者(除APL)诱导化疗方案均采用阿糖胞苷加蒽环类等标准方案化疗。

1.1.4相关预后评价指标

收集关于 NPM1 与 FLT3 基因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以骨髓原始细胞(%)(percentage of bone marrow blasts,BM blasts(%)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数值。

1.2文献排除标准

(1)动物或体外实验研究;(2)无法获取原始文献文章;(3)重复发表或来自同一研究组数据重复使用文章;(4)剔除个案、会议论文、综述类的文章;(5)除去研究质量较差的文献;

1.3检索策略

以“NPM1”或“FLT3”和“acute myeloid leukemia”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以“NPM1”或“FLT3”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检索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所有收录关于NPM1及FLT3-ITD基因突变的AML患者预后相关文献,还可通过参考文献:倒追以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8年01月31日所有已发表的关于NPM1及FLT3-ITD突变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预后的研究。文献检索语种限定为中文及英文。

1.4 文献质量评价与数据提取

运用病例对照纽卡斯尔一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7]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价的具体条目如下:①病例确定是否恰当;②病例的代表性;③对照的选择;④对照的确定;⑤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⑥暴露因素的确定;⑦运用相同方法确定病例和对照组暴露因素;⑧无应答率。其中只有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满分为2分,其余各项均为1分。NOS量表评分标准为满分为9分,0-4分为较低质量文献,5-6分为中等质量文献,7-9分为高质量文献。

制定文献数据提取表格,对选取文献的预后相关指标进行提取。提取资料基本信息包括文章第一作者、发表时间、NPM1及FLT3-ITD突变状态、病例组及对照组样本量、病例染色体核型及MD值及95%CI值。

1.5数据分析

对所得数据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研究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将检验水准设定α=0.1,采用I2对研究异质性大小进行定量分析。若P>0.1,I2<50%,则认为所纳入各研究之间异质性不明显,可将无异质性研究的数据合并,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反之若P<0.1,I2>50%,认为各研究结果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异质性,有必要计算合并后统计量,则需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得916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逐步筛选,最终共纳入4文献进行Meta分析。入选患者247例,其中NPM1+/FLT3-ITD+患者44例,NPM1-/FLT3-ITD-患者203例。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如下表:

2.2研究结果

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分析(如图1),共有4篇[6,8-10]同时提供了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NPM1+/FLT3-ITD+组共44人,NPM1-/FLT3-ITD-组共203人,异质性分析提示p=0.35>0.05 I2=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2.4结论

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

3.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骨髓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FLT3是Ⅲ型酪氨酸受体激酶家族成员之一。酪氨酸激酶内部串联重复(FLT3-ITD)主要发生在跨膜区(JM)区,该突变可通过一系列变化激活包括 Ras/MAPK、PI3K/AKT和 JAK/STAT 等下游信号途径,促进AML细胞增殖活化,并导致难治和复发[11]。伴有FLT3-ITD突变患者有较高白细胞计数、肿瘤负荷,诱导化疗不易缓解且易复发,预后相对较差,生存率低[12]。韩阳利等[8]研究报道NPM1+/FLT3-ITD+组与NPM1-/FLT3-ITD-组在骨髓原始细胞(%)水平无差异,与该研究结论不一致,Sameh Shamaa、Suchitra、崔丽娟、等[9、10、13]报道NPM1+/FLT3-ITD+组的AML骨髓原始细胞(%)水平高于NPM1-/FLT3-ITD-组,与该研究一致。因纳入的文献研究数量有限,研究质量差异,并且存在发表偏倚,因此对该结论分析需持有谨慎态度,期待更严谨设计,更大规模更系统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孙超,夏琚,张苏江,李建勇,沈云峰.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ⅣPMJ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 ,2011,51(12):17-20.

[2]曾宪涛,刘慧,,陈曦,冷卫东.Meta分析系列之四:观察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04(4):297-299.

[3]韩阳利,张苏江,乔纯,等.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基因突变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9,17(5):1135-1139.

[4]崔丽娟,马荣,许飞.NPM1和FLT3基因突变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2):1133-1136.

论文作者:李灿,侯丽虹(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对伴有NPM1及FLT3-ITD双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影响Meta分析论文_李灿,侯丽虹(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