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青年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李克强同志在共青团第十三届五中全会(1996年12月24日)讲话摘要_为人民服务论文

组织青年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李克强同志在共青团第十三届五中全会(1996年12月24日)讲话摘要_为人民服务论文

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李克强同志在共青团十三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摘要——(1996年12月24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青团论文,会上论文,为人民论文,五中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在于把党中央的要求变为实际行动,体现到具体工作之中。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如何抓落实,邓小平同志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就是“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也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非常贴近群众的基本需求,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明确强调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要同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从近年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看,我们正是通过抓具体事件来把握服务大局与服务社会、服务青年这个基本方向的,正是通过抓具体事件来把全团工作落到实处的。我们的重点工作,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服务万村行动,始终都是以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为着力点的。现在,我们就是要按照党的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结合共青团工作的实际,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努力把全团三项重点工作,把以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为基本框架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进一步落实到基层,进一步抓出实效来。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这样一个题目,在朴实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做起来也确实很不容易。我们应当以此为题,发挥优势,做出一篇丰实的大文章。下面,我代表书记处谈几点认识。

一、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促进两个文明共同进步的现实需要

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大局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就是从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的。他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使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他还多次指出,要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并且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一个根本尺度。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看,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会长期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一方面,决定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在我国现阶段还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另一方面,又决定了必须要努力去研究它,关心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予以满足。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都要为解决这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发挥作用。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必须在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

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实质上也是在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服务,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结合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这个点做深,做透,做精,做细,就可以具体地体现出是在把两个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就可以有机统一地作用于物质文明领域与精神文明领域,就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极其丰富的,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各种行业服务,也包括社会公益事业;是十分具体的,既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文化娱乐,等等。不断满足这些基本需求,既要靠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要靠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也就是说,两个文明必须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两个文明放在一起有机结合地抓,一手促两手,既不能“一手硬、一手软”,也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搞成“两张皮”。我们要把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起贯彻落实,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有机统一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看,共青团组织实施的两项跨世纪青年工程和服务万村行动,都是以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为着力点的,不断加以深化,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既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材的根本需求,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服务万村行动,则是服务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本要求,直接为青年农民提供具体的帮助。就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看,是侧重于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但也包含了物质文明建设的内容。其重点项目,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多种需求。“青年文明号”,服务的是人民群众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希望工程”,服务的是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渴望受教育的基本需求。“手拉手”,服务的主要是少年儿童成长方面的需求。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形载体,可以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建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现实基础之上。可以帮助广大青年,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把爱国主义热忱转化成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

二、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强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无论是作为政治要求,还是作为伦理价值,都必须做具体实在的事情,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确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中,就突出了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认真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的,是属于人民的,人民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同样,我们共青团组织,要在为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中有效地体现出为人民服务这一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就必须紧紧地围绕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找题目,做文章。可以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化。围绕这样的题目做文章,我们必然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做出实际的贡献。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努力方向,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离不开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是一种广泛的服务实践。这样的服务实践,虽然是在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但平凡的事情中,体现的却是不平凡的内涵,产生的是强烈的社会感染力,能够有效地唤起爱心,净化心灵,增强责任感,改变社会风气。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调动起包括青年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排忧解难来为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提供保障,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身到事业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是在产生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新的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共青团组织在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做扎扎实实的事情,把为人民服务变成具体行动。努力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全社会形成新型人际关系,需要经过长期的道德建设。而道德建设重在实践。道德实践,就是要努力去做事情,做小事,做实事,做好事,做最基本的事。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正是这样的一种道德实践。当今青年道德实践的现状是,既具有开创社会新风的现实作用,又存在着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相脱节的问题。这种脱节一般表现为,期望别人做的,与自己应该做的有差距,在一些人当中,甚至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就是要通过组织青年为社会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他人服务,来推动广大青年的道德实践。这样做,既可以更好地发扬青年一代“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又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青年在道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在为青年提供一个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宽广舞台。在这个舞台上,青年通过具体生动的服务实践,可以培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陶冶为人民服务的情操,体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努力成为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一代,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代。

三、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当代青年成长的有效途径

我藐党始终强调,青少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把青年培育成为“四有”新人,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早已证明,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始终是青年成长的正确道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谆谆告诫青年,要始终不渝地走这样一条成长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青年要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应当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和具体行动。青年扎扎实实地做事情,既是在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更是在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自己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中获取生命力。这样一种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有助于青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汇在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

青年通过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是自己锻炼成长的过程,也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在服务的实践中,青年可以更好地解决应该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从中了解自己的地位,认识自己的作用,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群众所欢迎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服务的实践中,青年可以更好地解决应该具有什么样精神境界的问题。服务之中见精神,从中培育起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的实践中,青年可以解决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这说明,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与世界观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做好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情,有利于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服务青年的过程。青年是人民群众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之中,自然也蕴含着服务青年的重要内容。青年处在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有益有效的服务,具体有形的帮助。成长成材,是青年的强烈需求,也是青年的根本利益所在。青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同青年群体还有着不同的甚至是特殊的需求。因此,服务青年自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把这个课题做好了,不仅可以为青年的根本利益和特殊需求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而且可以让青年更多地感受到党的温暖、社会的关心。这样,既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更好地贴近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为党赢得青年。

四、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共青团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决定了共青团必须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自己的宗旨。贯彻这一宗旨,就要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就要千方百计为群众多办实事。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就是在把贯彻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具体地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实处。这既体现了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更体现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贯彻党的宗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本身就是共青团组织先进性的体现。动员和组织青年按照党的要求,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成长起来,这也是作为一个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所应该做到的。可以说,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有机统一地体现了我们组织的先进性和群众性。

共青团作为党联系群众的一个桥梁和纽带,通过贯彻党的宗旨,有助于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群众的思想感情是质朴的,对党的认识往往也是从身边具体事情开始的。江泽民同志多次引用毛泽东同志关于要注意关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精辟论述,来说明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明确强调,要为人民群众多尽实心、多办实事、多谋实利。共青团要更好地发挥党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应当以主动自觉的态度贯彻党的宗旨,按照讲政治的要求,围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多做一些人民群众所关心、所欢迎、所企盼的事情。我们把这样的工作做好了,有利于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上,增进包括青年在内的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团的干部尤其是团的领导干部,必须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身体力行地起表率作用。团的干部应当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来自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的儿子,自己的成长进步是人民群众养育的结果。要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把自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倾听群众的呼声,体贴群众的冷暖,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团的干部作为党的干部的一部分,在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的实践中,自然应该比一般青年有更高的要求,做更多的事情,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谋私利,为青年、为社会起表率作用。只有这样,团干部才能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年轻干部,才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健康成长。

五、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方法

这是一种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方法。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实际的,不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是生产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往往都是一些需要解决、甚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青年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正是党政所要求的,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也是共青团应当努力去做的。共青团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在国家所急、群众所需、自己又能发挥作用的方面找课题、做文章,用这样的方法来做工作,才能做出、做好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这是一种力求具体的方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非常具体的。比如,在农村,人民群众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迫切需要市场信息,需要实用技术,需要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需要文化下乡。在城市,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服务行业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迫切需要货真价实的商品,一些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和他人的帮助,等等。我们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服务,就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这些具体有形的需求,使他们的需求在我们的服务中得到一些满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设计和具体推进中,必须把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部署,由抽象变为具体,由无形变为有形。共青团是群众组织,是做青年群众工作的。做这样的工作,尤其需要抓具体,注重针对性,不能只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或者仅仅满足于热热闹闹。必须从小处着手,从具体事情抓起,扎扎实实地做实事。

这是一种务求实效的方法。人民群众对一件事情的评判,往往不是看组织者和发动者的初衷,而是看有没有实效。求实效,就是要下苦功夫,下硬功夫,下真功夫,狠抓落实,不能口惠而实不至。求实效,体现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这些年,“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青年岗位能手”和“服务万村行动”等重点活动,之所以得到青年的拥护和社会的好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了,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从中受益了。因此,我们在继续深化各项工作时,切忌停留在会议讨论和一般号召上,要从地方的实际出发,下大气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这是一种办事业的方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是长期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中,不搞短期行为,而是用办事业的方式和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我们的服务工作,建立一种运行机制。也就是说,要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一步一步地去做,稳步前进,不断拓展;就是要创造出具体、有形的工作载体,形成持续、稳定的工作机制;就是要运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工作融入社会。总而言之,就是要把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组织青年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求服务,是近年来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天,围绕这样一个问题来展开论述,是为了使共青团组织在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更好地突出工作重点,力求活动深化,取得实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特有作用,把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起贯彻落实到全团的各项工作之中。

明年,在我国历史上将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召开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举世瞩目的两件大事。而且,还是建团75周年,我们要抓住新的一年里的新时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握大局,着眼全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把共青团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业绩。

标签:;  ;  ;  ;  ;  ;  ;  ;  ;  

组织青年服务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李克强同志在共青团第十三届五中全会(1996年12月24日)讲话摘要_为人民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