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角下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反恐合作论文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反恐合作论文

政治法律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反恐合作 *

宋效峰

摘 要 中亚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枢纽地位,但同时也是“三股势力”的活跃地区。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两大邻国,在该地区安全问题上是直接的利益相关方。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顺利推进,中俄两国需要加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反恐合作,与中亚国家共筑区域安全共同体。中亚恐怖主义问题具有复杂性、联动性、外溢性等特点,为此中俄两国借助于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促进中亚地区安全的综合治理。“一带一路”有助于塑造公正合理的地区秩序,促进中俄两国与中亚国家新型国际关系的发展,以反恐合作为切入点推动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中国 俄罗斯 中亚 反恐

截至2018年4月,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众多中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国家。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在这些国家落地,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而一些沿线地区长期以来是恐怖主义的高发和活跃区,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比较猖獗;这使“一带一路”建设布局面临着较突出的地缘安全风险问题,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来应对这种威胁,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提供安全保障。实证研究表明,西亚、南亚等沿线地区恐怖主义风险的上升显著抑制了中国对相关国家的直接投资;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风险被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上,吸引中国投资的情况则相对较好。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彼此保持着高水平的政治关系,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中亚等沿线地区稳定方面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本文着眼于“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安全治理的需要,探讨中俄两国作为中亚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相关方,如何在区域反恐方面通过双多边合作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范例,进而为地区命运共同体建设夯实基础。

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可靠的中亚区域安全保障

5年多来,在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指引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其合作发展效应日益显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的需要最为迫切,但其政治和安全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往往又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风险,而可预期的良好的地区及国际安全环境也是大规模国际合作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单靠企业等市场主体是无法实现这一点的,相关国家及其政府无疑需要承担起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联合供给责任。无论对于作为倡议国的中国,还是对于中亚国家、俄罗斯等参与国,在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基础上加强安全关系,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推进而言都是必要和正当的。

在陆地方向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为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它努力寻求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对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伙伴,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彼此间的利益融合与相互依存度不断上升。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枢纽地位,它向西北连接俄罗斯、东欧,向西南可达中东、北非;其中哈萨克斯坦作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的中等强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对于延展于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战略支点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也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了更紧密的对接和优势互补。从地缘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尤其是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都有赖于它们之间较高水平的政治和安全互信关系,由此形成一种区域性的复合相互依存结构。

而相对于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议题敏感度较低,在全球治理议程中的重要性却在不断上升。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恐怖主义、毒品贩卖及其它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国际合作治理的任务比较艰巨。从中国新疆、中亚国家、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到中东、南亚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安全威胁。其中,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具有较强的跨国活动能力,在勾连中国、南亚、西亚和俄罗斯的恐怖组织方面作用日益突出。由此,通过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流动和扩散,中亚本土的“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乌伊运”)等恐怖组织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国际恐怖组织以及邻近地区和国家的塔利班、“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简称“东伊运”)、车臣恐怖组织之间的联动性显著增强,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它们具有目的的政治性、目标的公共性、行为的极端性以及活动的跨国性等特点,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取向。这不仅对中亚国家合法的世俗政体构成严峻挑战,与中国和俄罗斯的主权和安全等国家利益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为此,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平台,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以发展合作为抓手,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通过减少贫困、创造就业机会等本土化措施从源头上治理地区恐怖主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第二个五年,这些沿线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反恐领域的政策沟通,在更高水平上开展相关的集体行动,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是通过加强对水利工程选址和工程规模的掌控,充分分析是否有可能发生的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尽可能避免在具有风险的地段进行施工;二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表,将施工进度从时间轴上细化,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三是通过加强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进而完善水利建设技术,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的速度和质量;四是通过提高施工合同进度和安全管理,促使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签订的内容进行施工,同时将安全教育工作贯穿于工程的始末,确保工程能够按时顺利完成。

二、反恐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应有之义

2014年5月,中俄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双方在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继续相互支持,并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下的反恐合作。在解决欧亚地区国家所面临的各种任务问题上,中国与俄罗斯的立场基本一致,显示出共同的务实主义取向和相互借重的需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联合国,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一系列区域性国际机制的成员国。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负责任大国,在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构成了中俄关系的重要内容。双方主张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在打击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等方面发挥核心协调作用,反对实行双重标准尤其是借反恐之名干涉别国内政。中俄两国坚持反恐与人权保护并重原则,通过国际反恐立法促进国际社会的法治化;并致力于推动建立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创设有利的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为此两国不断协调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2011年以来针对西方国家提出的涉及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中国和俄罗斯均在安理会表决中多次行使否决权。中国和俄罗斯积极落实2006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相关措施要求,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加强反恐能力建设与合作,并主张尽快制定《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的全面公约》。

(4)SCl2的沸点为50℃,实验结束后,可通过蒸馏操作分离液体混合物;若反应中消耗的Cl2的体积为896 mL,物质的量为,SOCl理论产量2为0.04mol×2×119g·mol-1=9.52g,则的产率为。

注 释:

认识李庆堂,是在两年前的一次拆迁工作中,那一年,十四团城镇范围内开展危旧住房改造,老人住了三十年的土坯房列入拆迁范围,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老人表示同意搬迁,但却迟迟不在拆迁协议上签字,这让双方产生了些许误会,当工作人员再次登门,询问老人是不是想得到更多拆迁补助时,老人生了气,“这不是钱的事!”。

三、中亚是中俄反恐合作的重点区域

①刘洪铎、陈晓珊:《恐怖主义风险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J],《国际论坛》2018年第3期,第5页。

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具有较高的国际化和组织化水平,相关组织及其战斗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并向“伊斯兰国”曾经控制的叙利亚等地区大量输送。其中,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部、塔吉克斯坦北部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接壤的费尔干纳盆地一带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氛围较为浓厚的地区,中亚最具代表性的恐怖组织“乌伊运”以及由中东输入中亚的极端组织“伊扎布特”(即“伊斯兰解放党”)便活跃在这一区域。苏联解体后,“伊扎布特”在中亚迅速发展,并经由吉尔吉斯斯坦等地渗透到中国新疆地区;其以建立一个与现有主权国家体系完全不同的哈里发国家为目标,自身的暴力化、极端化趋势不断发展。这些组织与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国际恐怖势力在宗教意识形态层面上可以实现对接,或者彼此之间存在资金、行动等方面的支持关系,从而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战斗人员招募与流动过程中重要的组织基础。2015年5月,塔吉克斯坦精锐警察部队高级指挥官哈里莫夫叛逃加入“伊斯兰国”,并成为该极端组织中亚特遣队的指挥官。在本世纪里,基地组织、“伊斯兰国”都先后试图向该地区扩张势力,在中亚建立自己的据点并激活所谓“休眠基层组织”。尤其是2014年“伊斯兰国”崛起后,一些中亚国家的公民前往叙利亚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溃败后,这些来自中亚的恐怖分子出现回流和分流,进入中亚国家、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和阿富汗等地。这将导致中亚恐怖组织的重组,并进一步推动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在本地区的扩张,其突出的跨国活动性会对中国和俄罗斯都构成潜在威胁。

恐怖主义是中亚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公害,中俄两国与中亚国家在新安全观基础上开展反恐合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向国际社会供给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但“一带一路”建设为之提供了开放合作平台,彼此利益的增进并不以损害对方的利益和地区影响力为前提。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两国与中亚国家在不同社会制度和文明基础上发展形成安全共识,积极在本地区落实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方面有赖于欧亚地区良好的安全环境,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中亚国家及地区层面良好治理的实现,促进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地区及国际秩序,从而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中亚反恐问题上中俄两国坚持双边与多边合作相结合,在相关机制中做到相互倚重与补位,致力于在共同利益与责任基础上构建中俄命运共同体,进而推动构建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地区命运共同体。

四、上合组织等区域机制为中俄反恐合作提供多边平台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其成员包括中国、俄罗斯以及除土库曼斯坦外的中亚四国。3年后其地区反恐机构成立,并常设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国主张在这一机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成员国在反恐怖方面的合作水平,并加强上合组织的快速反应能力建设。2017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这有助于加强中亚与南亚在地区反恐领域的协作;在这方面中俄印巴四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交集,但彼此间的战略互信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自该组织成立以来,已先后制定并通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构想》、《上合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上合组织成员国边防合作协定》、《上合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上合组织成员国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2019年至2021年合作纲要》等一系列反恐合作相关法律文件。

上合组织的集体行动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俄两国的合作意愿和水平;从两国以及中亚国家的共同安全需求来看,该组织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与反恐功能有关的机制建设,以形成某种联合指挥与协同行动能力。中俄作为两个最主要的创始成员国,在反恐方面有责任和能力提供更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如前所述,在中俄两国领导人倡导下,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和平使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已举行了7次,这有助于提升中亚国家的反恐实战能力。此外,中俄两国还致力于加强区域内国际执法合作,与中亚国家共同应对网络领域等更为多样化的安全挑战和威胁。在具体层面上,中国和俄罗斯切实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情报交流、执法人员培训、边境管控、打击贩毒以及武器走私等跨国犯罪,切断本地区恐怖组织赖以生存的人员流动、信息传递与融资链条。尤其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存在被恐怖分子渗透的较大风险,容易使阿富汗问题的负面效应外溢到中亚地区。为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采取了协调一致的集体行动,隔离塔利班、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向中亚扩散的风险。

③李瑞生:《塔吉克斯坦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预防研究》[J],《政法学刊》2016年第5期,第100页。

中俄在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反恐合作,还要处理好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亚信机制以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独联体以及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都是由俄罗斯主导的政治与安全多边机制,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均是这两者的成员国,而乌兹别克斯坦仅参加了前者。独联体反恐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后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设立了中亚地区分部,在某种意义上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借鉴了其运作机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独联体框架下的反恐合作也很活跃,客观上与上合组织的反恐职能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于2003年9月正式成立,作为一个军事集团性质的多边机制,该组织也在寻求加强中亚方向上的反恐合作。为了避免在中亚反恐合作问题上出现制度及其主导权竞争问题,中俄两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上合组织与独联体以及集安组织相关机构之间的功能衔接,更好地实现在区域反恐诸领域的作用互补。上合组织成员国也都是哈萨克斯坦倡导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成员国;中俄两国可以在该机制下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对话协商,共同推动构建亚洲安全新格局。此外,中俄也都是金砖国家机制成员国;2016年9月金砖国家反恐工作组成立,两国也可以在这一机制下加强协调与合作,为亚洲地区反恐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中国而言,“东伊运”恐怖组织与“乌伊运”沆瀣一气,彼此理念简直如出一辙,在运作机制等方面也具有共生关系,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族群性差异。除了越境渗透外,中国在中亚国家的利益目标也成为这些恐怖势力的袭击对象,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最为突出。2014年1月,吉尔吉斯斯坦边防军在吉中边境附近击毙10余名“东突”分子;2016年8月,回流的中亚恐怖分子及“东突”组织成员对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实施了炸弹袭击。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2015年9月其加入了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空袭,俄本土及其在中亚的基地成为包括中亚国家成员在内的极端组织发动恐怖袭击的目标。2015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特种部队在首都比什凯克消灭了一伙“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他们原计划于开斋节期间在比什凯克发动恐袭,包括攻击俄罗斯驻吉坎特空军基地。2016年2月,俄罗斯安全部队破获了一个由塔吉克斯坦籍人员组成的恐怖团伙,他们在外部支持下试图在叶卡捷琳堡发动袭击。同年5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在莫斯科抓捕了一批图谋发动恐袭的中亚国家人员;11月,又逮捕了10名来自中亚且与“伊斯兰国”有关联的嫌疑人,他们计划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发动恐袭。2017年4月,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恐怖袭击的直接实施者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联邦调查委员会、安全局等强力部门在随后的行动中又抓获了多名来自中亚的嫌疑人。除经过哈萨克斯坦等国直接入境俄罗斯外,从中亚经中东地区的叙利亚、土耳其中转进入俄罗斯北高加索及内地,是中亚地区恐怖主义势力向俄罗斯渗透的主要路线。综上所述,中亚地区活动的恐怖主义势力初步形成网络结构,其宗教色彩浓厚,终极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体制,因此是相关国家世俗政府的死敌。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反恐层面上具有明确的共同利益与责任,有条件在这一基础上打造更高水平的区域安全共同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亚地区一度处在剧烈的社会政治转型之中,新的政治权威在合法性方面存在着某些不足;加之这些新兴国家的治理大都面临着经济衰退、多元化、伊斯兰复兴、地缘政治博弈以及民族关系复杂等多重挑战,自然成为“三股势力”滋生的沃土,使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中亚恐怖组织最为活跃的时期。本世纪初,美国等西方势力借着在阿富汗开展的反恐战争,试图介入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通过拉拢中亚国家牵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美国还通过支持所谓“颜色革命”影响中亚国家的政治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一些国家的社会政治失序。而这些情况并不符合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安全等根本利益,它们作为中亚发展与稳定的建设性力量,以区域反恐合作为切入点,寻求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综合治理。为此可着重发挥两国在与中亚国家经贸和军事关系方面的比较优势,塑造大国与中小国家互动关系新范式,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在中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复合相互依存关系。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相关国家可以从发展领域入手,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通过经济增长消除贫困和增加就业,削弱“三股势力”生存的社会基础。此外,中国和俄罗斯在反恐怖主义以及去极端化方面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多双边合作机制与中亚国家交流和分享,促进相关的政策协调与知识共同体的形成,进一步织密多层次的非传统安全治理网。

①石羊河民勤蔡旗断面下泄水量由治理前的0.98亿m3增加到2.5亿 m3以上,最高达到 2.9亿 m3,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由5.17亿m3减少到0.89亿m3;六河中游地表供水量由9.72亿m3减少到8.82亿m3,地下水开采量由7.47亿m3减少到4.18亿m3,基本实现六河水系中下游地下水采补平衡,民勤青土湖地区地下水水位开始回升,累计上升0.77 m,青土湖出现了最大15km2的季节性水面,生态系统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自2005年以来,在中俄两国军方主导下,针对区域性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和平使命”联合军演每年举行1次。同时作为两国反恐专业力量建设的一部分,自2007年以来,中国武警部队与俄罗斯国民卫队之间代号为“合作”系列的联合反恐演训已举行了4次。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是以“东伊运”为代表的“东突”恐怖势力,它们在中亚、南亚和西亚一带都有活动。在国际伊斯兰复兴大背景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宗教极端主义通过中亚、南亚进一步向中国新疆地区渗透。宗教原教旨主义与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分裂主义一起,成为与“疆独”有关的暴力恐怖主义的深层成因。新疆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在中国面向中亚开放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在中国及新疆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下,“东突”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基本上得到控制。对同样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俄罗斯而言,北高加索地区的车臣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高加索酋长国”等车臣恐怖分子除了在该地区的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一带活动外,还曾经出现在波黑战争、叙利亚冲突中;以本地势力为基础,2015年“伊斯兰国”宣布在北高加索地区设立分支,企图向该地区渗透。他们与中亚恐怖势力之间也存在着关联——2010年9月,针对塔吉克斯坦军人的袭击就包括来自车臣地区的极端分子。由此可见,中国和俄罗斯在打击本国恐怖主义势力及其跨国活动方面具有利益的一致性,而中亚地区又是两者在这方面最直接的利益重叠区。

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大陆心脏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民族迁徙、宗教传播以及经济文化交流的陆路交通要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该地区民族及宗教关系十分复杂的格局,尤其是跨界民族现象突出、宗教社会动员能力较强,“双泛”(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潮影响较大。中亚与南亚、西亚地区地缘相连,成为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的高发地带;该地区也是“伊斯兰国”追随者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被相关国家通缉的中亚恐怖分子至少有数千名。这种特殊的地缘和人文因素,使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渗透都比较便利。一方面,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传统意义上的陆权国家,中亚地区在某种意义上是中俄两国背靠背的共同战略后方,因此两国也都是中亚地区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相关方。另一方面,中国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的稳定与发展与中亚密切相关,后者是对中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境外恐怖主义主要来源方向之一;而俄罗斯中南部也与之为邻,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能够威胁到俄腹心地带。

②黄登学,王骏腾:《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政策:目标、风险及影响因素》[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8年第3期,第96页。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现存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不但彼此不视对方为对手,其安全合作也不针对第三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一步从发展领域强化了这一关系属性,它正在成为以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为核心的多种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平台。在中国经济实力相对于俄罗斯优势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彼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消除所谓“中国威胁论”的传播市场。而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支持性工程,两国所开展的双多边反恐合作无疑具有积极的区域外溢效应,使“一带一路”真正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目前两国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进入第5个年头,面对国际经济与安全领域出现的“逆全球化”、安全威胁多元化等复杂挑战,中国和俄罗斯有必要在国际治理领域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而无论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来看,还是从区域或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来看,深化反恐合作是一项符合中国和俄罗斯角色定位的理性选择。

断弧焊时要求收弧稳定有力、不拖泥带水,把焊条端部的熔化残余甩掉,以便于下一电弧的再次引燃,减少焊条沾粘现象。由于镍基材料的熔深较浅,盲目的增大焊接参数并不能起到增大熔深的目的,还会使焊条的电阻更大、更易发红,造成药皮脱落严重,会因保护不良产生气孔等缺陷,因此应选用稍小的焊接参数。

萧飞羽握住她的手腕,她这才发现她不仅不能发声,而且连身体也没有知觉。她嗅到了死亡的气息,魂飞魄散地看着萧飞羽松开她的手腕抚摸她的身体。萧飞羽不仅翻弄她的云发,打量她的耳朵眼、肚脐,而且还分开她的双腿端详,甚至连她的腋下、指缝、脚丫也没放过。把她从头到脚折腾了一番。萧飞羽瞧着她的身体,又似乎像根本没有注意到似的沉思着。好一会萧飞羽脱靴上床盘膝坐下双臂舒展,如狂风骤雨般的掌击,指点落在了她没有知觉的身体上。

④贾国栋:《伊扎布特:由中东输入中亚的极端组织》[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6年第2期,第122页。

⑤李捷,雍通:《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转移与回流对中亚和俄罗斯的威胁》[J],《国际安全研究》2018年第1期,第119页。

⑥苏畅:《中亚恐怖分子的不归路》[J],《世界知识》2017年第9期,第46页。

⑦张春友:《俄罗斯圣彼得堡地铁遭遇恐怖袭击》[N],《法制日报》,2017年4月5日,第04版。

⑧肖斌:《大国关系变化中的美国与中亚国家关系》[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网站,http://www.easdri.org.cn/newsitem/277392652.

中国图书分类号 D8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741(2019)03-0005-09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特色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战略研究”(18BGJ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宋效峰,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刘向晖〕

标签:;  ;  ;  ;  ;  ;  ;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反恐合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