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堂订正,当堂解决”:师徒互助尝试教学实操技巧论文_康恒印 门社强 王增科

河北省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洺州中学 057150

摘 要:“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是尝试教学创始人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四个当堂”的重要环节。在落实“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教学理念时,我们以师徒互助尝试教学为依托,在实践中边探究边改进,总结出了互助小组划分、互助小组交流内容和规则、师徒互助类型、活动元素、小组评价等实操技巧。校本行动研究使“当堂订正,当堂解决”理念在学校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当堂订正 当堂解决 师徒互助 实操技巧

“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是尝试教学创始人邱学华老师提出的“四个当堂”的重要环节,是指“当堂练习,当堂校对,当堂订正,当堂解决”。在落实“当堂订正,当堂解决”的过程中,小组建设是关键。如何利用好小组学习这种形式,我们一直在探究和破解“如何分组,怎样结对”“组与组什么关系”“组内对子是什么关系”“怎样组织对子测评”等系列问题。

在依托“互助小组”践行“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教学理念时,我们课题组自2010年秋季开始,历经10年,逐渐探索出一套涵盖“互助小组划分、互助小组交流内容和规则、师徒互助类型、活动元素、小组评价”等内容的师徒互助教学实操技巧。这种实操技巧已在我们学校开花结果,散发出芳香。

一、对师徒互助内涵的解读:小组划分

师徒互助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把学生分成一半师傅,一半徒弟;师徒同桌而坐,三至四对师徒组成一个互助小组,在师徒独学的基础上开展师徒兵教兵和兵练兵活动。

师徒互助小组的划分:教师先将全班学生按照成绩优劣分成师傅和徒弟两部分,接着按照分班的策略将学生分组。比如要分成八组:第一名在第一组,第二名在第二组……第八名在第八组,第九名在第八组,第十名在第七组……第十六名在第一组。这样每个组内既有师傅,又有徒弟。最后教师组织每个组内的徒弟找师傅,组内师徒两人结成学习对子。如图:

在划分的互助小组中,同桌师徒2人——对子师徒;前桌和后桌4人——中组师徒;前后2排8人——大组师徒。

二、对师徒互助理念的践行:实操技巧

如何从实际出发,提高师徒互助小组的实操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实现学习中问题的“当堂订正,当堂解决”,一直是我们努力和奋进的目标。从实践中我们总结和归纳出了自己的一些有效做法:

1.互助小组交流内容和规则

交流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一题多解。

交流规则:先由徒弟开始表达见解,然后师傅质疑或补充、再解疑。如出现徒弟不会的情况,师傅再开口帮扶讲解。

在运用师徒互助尝试教学中,当出现徒弟感觉自己成绩不如小师傅而产生自卑心理时,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针对徒弟的点滴进步,及时赞赏和鼓励,帮助徒弟走出自卑的心理阴影,增强其自信心。

2.师徒互助类型

师徒互助类型,包括师徒互讲和师徒帮扶两种。

师徒互讲是指师徒都学会了新知后,师徒间的兵练兵活动。师徒互讲在课堂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师徒从独学内容中各选择一道习题,或者对于同一习题不同的解题方法,从中各选择一种方法,给对方讲解。二是师傅从独学内容中选择习题,徒弟讲解,师傅追问。徒弟给师傅讲解时,要讲清算理;师傅在徒弟讲解时,要追问,让徒弟在追问中详细说理,彻底理解知识。

师徒帮扶是指师徒独学后,师徒间的兵教兵活动。师徒帮扶在课堂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师徒中全对的一方,给出错的一方讲解,二是师徒中先学会的给对方讲解。在课堂上当学生第一次尝试练习后,教师会根据学情,下达小组互助指令,要求“师徒有一方出错,另一方帮扶纠错;师徒两人都正确时,师傅出变式习题,徒弟边动笔边讲解,师傅适时追问”。

3.互助小组活动元素

互助小组基本活动元素包括“学生独学,师徒互助,徒弟展示,尖子师傅展示,教师展示,出错者展示,板演改错,教师点评,动笔整理,感悟反思”10种。

学生独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明确的学习任务的指令下独立阅读文本,运用自身现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动脑筋,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独学环节中,教师不允许学生讨论问题,以便为学生创建一处安静的独思环境。教师应在各互助小组内巡视,及时搜集学生独学中的共性问题,对学生的疑惑处进行适当点拨。

师徒互助,是指教师在学生充分独学的基础上,将“答案”公布于众;学生根据自己的“正误”情况,在师徒2人、4人、8人之间,开展帮扶纠错活动或互讲活动。

徒弟展示,是教师抽查师徒互助效果的一种方式。徒弟展示活动一般安排于师徒互助后,教师运用轮组挑人展示或随机抽号展示(当抽到师傅时,对应的徒弟上台)等抽查方式,组织徒弟展示。

尖子师傅展示,是指在学生学习难点知识时,先学会的尖子师傅代替教师上台讲解难点问题。在尖子师傅展示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先学会的尖子师傅,上台展示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师展示,是指全体学生独学后,都没有学会本次学习任务,此时教师“闪亮登场”,点拨释疑或详细讲解,为学生的正确理解扫清障碍。

出错者展示,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出错率极高的习题,先给定学生2至5分钟的改错时间,出错的学生可以自己改正,也可以求助同伴帮扶;没有帮扶任务的学生,可以改正其它类型的错题。之后,教师采取随机抽号或指定方式,组织学生上台讲解出错的习题。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出错学生学会的积极性。

板演改错,是指在独学活动时,教师组织2至4人上台板演;待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教师出示答案,引导学生先改正板演者的错误,之后师徒在小组内互助改错。

教师点评,是指教师对学生独学、互助、倾听及展示等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师徒2人、互助小组整体等。评价的目的是规避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高效学习。

动笔整理,是指学生经历了独学、互助、展示、教师点评等一系列互助小组活动后,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全体学生改正、整理答案。在动笔整理中,学生尝试动笔理清思路,遇到不懂之处可以小声请教师傅或徒弟,再次得到帮扶,最终将正确答案整理完成。

感悟反思,是指教师在学生做完一定的练习后,提出明确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进行练习后的反思,再组织学生分享感悟心得。

落实好上述10种互助小组活动元素,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灵活多样地组合。这是我们践行“当堂订正、当堂解决”教学理念的法宝,更是我们创建高效课堂的得力武器。

4.互助小组活动形式

师徒互助有四种基本形式:对子师徒互助、中组师徒互助、大组师徒互助、班内师徒互助。在师徒互助活动中,师徒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中自由选择互助基本形式。师徒互助的四种基本形式,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并存。组间仍旧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重点点拨或讲解。

三、对师徒互助活动的评价:奖惩措施

怎样建立评价机制,对师徒互助小组,尤其对小组中的徒弟进行激励,促进他们奋发上进,一个也不能掉队,我们构建了加分规则和奖惩办法。

1.互助小组加分规则

(1)抽查展示加分规则:教师一般以随机抽查(如抽签或抽扑克牌)的方式组织学生上台展示,抽查的对象是师徒中的徒弟(如果教师随机抽到师傅,那么该师傅所对应的徒弟上台展示),教师则根据徒弟展示的效果,对该互助小组每位学生给予加分或减分的评价。如教师依据学生上台展示的姿态、声音大小、板书、指图等展示效果,对该互助小组的每位学生给予1至3分的奖励。随机抽查的徒弟展示的答案错误或不会展示,教师则扣去该互助小组每人1分作为惩罚。

(2)抢答展示加分规则:教师鼓励学生抢答展示,根据抢答学生展示的效果,给学生本人加分鼓励(答错了不扣分)。

(3)其它加分规则:抽查的徒弟展示后,其他学生能作补充或质疑或展示不同方法的,奖励3分。

以上互助小组加分规则,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灵活运用。

2.互助小组奖惩办法

教师根据小组积分情况,评出典型互助组和典型互助个人。教师每周评出本班总评分最高的组作为优胜互助小组,评出总评分最低的组作为潜力组,同时评出本班优秀师徒前三名。

教师的奖励措施:

(1)每周奖励优胜互助小组每人一个作业本,分别奖励每对优秀师徒一个作业本。

(2)对优胜互助小组和优秀师徒照相公示。

(3)班主任以短信形式,给受表彰的学生家长发喜报,同时在班级微信群内表彰。

(4)让优胜互助小组的同学在班会上进行典型发言。

(5)总结一个学期的课堂评分,作为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的重要依据。

教师对总评分最低的组进行处罚:该组中加分最少的后5名学生,每人写出800字的自我教育材料。

课题组在师徒互助尝试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及时得到一对一的帮扶、订正,从而实现了问题“当堂订正、当堂解决”。随着师徒互助尝试教学活动持久和深入的开展,学生成绩得到了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一花独放不是春”,师徒互助实操技巧不仅在我们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开始在本区推广,并向外地传播,散发出怡人的芳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著 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143。

[2]编者 学生合作力(二)[N].中国教师报,2011,11,30,(6)。

[3]门社强 师徒合作尝试下的数学课堂实战技巧[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7,P12-16。

论文作者:康恒印 门社强 王增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  ;  ;  ;  ;  ;  ;  ;  

“当堂订正,当堂解决”:师徒互助尝试教学实操技巧论文_康恒印 门社强 王增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