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毒农药,农民缘何难断不了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药论文,农民论文,不了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绿色”农产品日渐成为市场新宠,各类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生物农药亦随之升温走俏。然而,现在大部分农民仍对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十分留恋。
一位乡镇负责人说,多年来,他们镇农民一直使用高毒农药。而生物农药由于施用技术性强,若在药剂功效、用药时间、使用剂量、防治范围等技术环节稍有偏差,就难以达到灭杀害虫的预期效果。去年该镇棉花棉铃虫、红蜘蛛肆虐严重,不知是错过用药期还是用药不当,农民们使用生物农药后仍难以遏止虫害,致使棉花减产减收十分严重。因此该村农民认为还是高毒农药灭虫有效。加之国内农产品销售收购缺乏有效的农药残留检测手段,“绿色”农产品优质不能带来优价。这些是当今部分农民对使用高毒农药热情不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日渐临近,加快农产品“绿色”化进程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加强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工作中亟待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须切实提高农民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意识和技能。各涉农部门要加大生物农药的宣传及推广使用力度,使农民朋友们能迅速地掌握生物农药的使用技能。惟有如此,才能有效“割裂”农民使用高毒农药的“热情”和怀旧心理,激发农民朋友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是建立“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我国大多农产品由于残留超标质量低劣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产品出国门、跻身世界的惟一的“入场券”,而“绿色”农产品正是其质量标准的重要体现。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农产品品质检测和质量价格差的运行机制,激发和保护农民群众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让市场这只有力的手去阻止和“割裂”农民群众使用高毒农药的“热情”和留念。
联系电话:0551-281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