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李晶晶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李晶晶

身份证号码:23900519870916XXXX

摘要: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就是指运用微生物的理论方法,来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性质、种类进行检查。判别食物是否符合人类食用标准,保证食物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防管理的措施,其可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对食品的污染程度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也为食品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验方法;质量控制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1.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时效性

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限制,伴随着时间的延长,食品中的各种微生物会迅速繁殖,不仅使食品的口感变差,同时也降低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还会对食用者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要及时,从而使食品的保质期有所延长,这就要求负责检验微生物的人员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

1.2微生物的类别多样

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是很难用肉眼识别的,并且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质也不同,有的微生物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不大,不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而有些微生物就有可能引起中毒等严重后果。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借助相应的检测仪器或设备才能检测和辨别。

1.3食品微生物的污染源广泛

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多个环节,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源可能存在于各个环节,也就是说,其污染源非常广泛,很难有效控制好各个环节,食品难免会被污染。尽管如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食品的安全,提高微生物检验的水准,需要对污染源有全面的了解。

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2.1检验人员与操作要求

想要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首先就要确保检验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除了足够的专业技能以外,最好还应具有高度的主观判断能力和丰富的细菌学专业经验。因此对相应岗位的技术人员,要检查其是否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上岗证书及证件。对已经在岗的人员,还应组织定期进行培训与进修学术交流。同时要确保各项操作具有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对于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性,如果及操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样品的采集处理方法、必要的安全措施等,要有专门的操作手册进行规定。

2.2检测环境的管理

实验室必须具备十分良好的操作环境,实验室的房屋必须宽敞整洁,具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房屋的墙面及地面材料应该选用不易污染、便于清洁的材料,并有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保证随时清洁。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应该将操作区域和办公区域分开。洗涤、消毒、培养等专门的功能区域也应进行隔离。对于检验所产生的废弃物,应有专门的容器进行收集。排放前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以防止传播病原微生物。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无菌条件,应每天进行环境检测,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空气菌落实验,并做好监测记录。对实验室的消毒工作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进行检测,保证空气洁净度符合要求。

2.3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原则:满足开展检测工作的要求;具备规范的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定期记录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每次对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检查工作有完整的检查记录。实验室的温度计检测依赖于温度计,因此,既要有用于日常温度检查的工作温度计,也要有用于校正工作的参照温度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温度计的误差容忍范围大,可以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运行检查和温度校准;而实验室的培养箱则需要进行严密的温度监测,要求显示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于1摄氏度,并且温度波动不宜过大;高压灭菌锅的效果检测,可以使用生物指示菌法,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对于培养基,最重要的是保证配置所用的蒸馏水清洁,应当对蒸馏水供应点进行每月一次的检测,保证细菌数、导电率等指标达标;计量容器的容积准确性,会直接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要注重对计量容器容积的控制,日常检查可以每周进行一次;除此以外对pH计、紫外灯、显微镜等常用的实验设备,也应定期进行维护。

3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

3.1对检验人员的有效控制对策

一方面,微生物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变异,从而增加检验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检验人员是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本身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这两者对微生物的检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降低人为因素的制约,提升检验的科学性,对检验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检验工作者除了要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操作流程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辨别分析能力,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统一制服,做好消毒工作,按操作流程进行。此外,还要强化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检验工作,同时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了解最新的检验标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3.2对检验环境的有效控制对策

检验环境的变化会使微生物产生变异的现象,想要控制好检验环境,就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要禁止向外界散布实验室中的微生物,以免污染样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建设与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注重实验室的保湿清洁。其次,在指定的容器中放置废弃物、培养液、检样等,采用无害措施处理这一系列废弃物,如此才可以避免向外界散布病原微生物。再次,应当在无菌的状况下进行记录、控制、检验,检验工作者应当在实验室的过滤净化设备开机30min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

3.3对仪器装置的有效控制对策

微生物的检验仪器设备就是直接接触微生物的装置,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管理、维护等工作。首先,应该对实验仪器的信息进行建档保存,便于统一管理;其次,每次使用结束和使用前都要进行相关的消毒工作,还要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维修,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再次,特别是对灭菌器、培养箱等一些重要的检验仪器,检验人员一定要明确使用说明,了解操作步骤,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价值。

3.4对采样的有效控制对策

对食品微生物的检验主要就是通过采集微生物的样品进行检验,想要做好样本采集工作,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采集之前,要做好采样工具的消毒和清理;其次,在采集过程中,除了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之外,还要注意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标准;再次,在结束采集工作后,要对样本进行标注,贴好对应标签。在检验食品微生物的过程中,最为理想的是一起通过对照品来比较检验样品的实验结果与过程,进而实现检验结果稳定性与准确性的提升。

3.5优化检测人员管理水平

对于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项目而言,检验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都非常关键。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实际效果,要积极建立健全系统化监督管控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集中约束,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符合标准。不仅要优化检测人员的专业化技能水平,也要提高其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有效建构系统化管控策略。

结束语

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我国相关部门也要充分的重视到这一问题,针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增多,其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因其检测方便、快捷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丽岩,吕宝新,任勃儒,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7,40(2):128-131.

[2]李康,应美蓉,盛慧萍,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真菌毒素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4(1):201-206.

论文作者:李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_李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