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论文_吴紫娟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探讨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游离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1.4%,观察组为95.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3%,观察组为9.3%,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游离皮瓣;VSD技术;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手是人类最重要的劳动器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机械伤、交通事故等因素造成手部损伤的情况越来越多,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则占据较大比例[1]。在进行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对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86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治疗与游离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显著,现将对比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禁忌证,均自愿接受手术治疗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8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范围为5~68岁,平均(39.2±7.8)岁;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h~14d,平均为(6.4±2.0)d;致伤因素中,机器碾扎伤16例,重物砸压伤11例,机器皮带轮绞伤7例,车祸伤6例,刀砍伤3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6~70岁,平均(39.0±7.7)岁;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h~14d,平均为(6.5±2.2)d;致伤因素中,机器碾扎伤15例,重物砸压伤12例,机器皮带轮绞伤8例,车祸伤5例,刀砍伤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清创消毒与严格止血,彻底清除已明显变性坏死的组织,保留有生机、未受污染的组织,尤其是有连续性肌腱、血管、神经等组织。关节囊损、骨骼与肌腱损伤者,先进行相应处理。

对照组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治疗:视创面损伤面积取皮刀自同侧或健侧大腿前外侧或小腿后侧切取稍大于创面约10%的中厚或刃厚皮片,皮片修剪后张力缝合固定于创面。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基础护理:术前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补液顺畅,做好术前备血、备皮、留置导尿管等准备;术后留意患者体温、脉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等情况,必要时给予持续灯烤保暖;指导患者进食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创面肉芽生长。②创面护理:术前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彻底清创;术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严格制动,患肢抬高20°~30°;视患者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夹板或石膏固定。

观察组应用游离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3]:游离皮瓣修复技术同对照组。VSD技术操作步骤:将VSD材料修剪边缘后缝合固定于周边健康皮肤,引流管从创面直接引出,薄膜粘贴密封创面,连接负压吸引器,负压为200~225 mmHg,持续负压吸引24h。视负压引流情况7~10d拆掉VSD材料,视皮肤成活情况行换药等处理。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基础护理与创面护理同对照组;负压引流护理措施包括:确保吸引压力合适,确保各管道顺畅、连接紧密,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预防引流管挤压、扭曲;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等,引流液颜色若未鲜红色,则提示创面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处理;若引流不畅,则用20ml注射器向外抽吸或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疗效判定。①优:皮瓣移植成活,手部功能恢复良好,血运正常;②良:皮瓣部分坏死,手部功能受限,血运未完全恢复;③差:皮瓣未成活。优良率=(优+良)/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优14例,良21例,差8例,优良率为81.4%;观察组优25例,良16例,差2例,优良率为95.3%;对比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为游离皮瓣移植,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长期进行创面清理、换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这样不但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换药时也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4]。VSD技术是的持续负压吸引能够吸出创面的炎性渗出与坏死组织,能促进创面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肉芽增生,目前正广泛被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治疗中,能够有效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疼痛[5]。治疗过程中,同时结合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治疗与游离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对比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9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16.3%)。由此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即游离皮瓣联合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优于游离皮瓣修复技术治疗。

综上所述,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书友.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52-53.

[2] 康映泉,邱宏,何少华,等.负压封闭引流在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13(5):425-427.

[3] 邓小花,王海波,唐凤琼,等.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1):96-97.

[4] 周平辉,张宝玉,张敬堂,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2):164-166.

[5] 张军,杨淮河,徐亚平,等.VSD技术在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0):3062-3063.

论文作者:吴紫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游离皮瓣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论文_吴紫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