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实现的核心路径论文

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实现的核心路径论文

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实现的核心路径

潘二亮

(上海师范大学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234)

摘 要: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感性意识”的养成,而“感性意识”又脱胎于感性劳动。劳动教育不是关于如何劳动的教育,而是关于感性意识的劳动生成的教育。感性意识之养成恰是劳动精神之确立,劳动精神之确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人的自由人格实现的第一步。

关键词: 劳动教育;感性意识;劳动精神;自由人格

劳动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活动,它同时更是创造美好生活、实现自由幸福人生的主体性活动,是人生存、发展、自由的根本基石。尤其在青少年阶段,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劳动幸福观,深刻明白劳动之于人生幸福的重要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人生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因此,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植形成学生的劳动精神品格。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首先,在论及何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之前,我们将明确地给出自己对于人之本质的解释,人是什么呢?人是劳动的受造物,是劳动这一对象化活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的现实本质。马克思说:“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在其现实性上”即是指在人的劳动创造中,在人的感性活动交往中。具体地来看,人不是一个固定在起或终的孤立的点,人是一个有待成为自己的历史过程,人始终是当下进行时,人需要在劳动中实现人作为人的现实要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其他动物在物种上都已固定,没有发展的自由了。人却不然,他没有一成不变的既定本质,他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2]101-102人始终需要去开始,从家庭开始,从学校开始,从社会开始,从自我开始,因此,人是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的综合塑造的结果。

四是生态需水正在遭到侵占。1950—2000年期间,我国平原湖泊总面积萎缩率高达31.07%,高原湖泊面积萎缩率虽然不高,仅4.23%,但水位下降明显。湖泊面积萎缩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关,尤其是东部地区,人类活动侵占湖泊、水库过度养殖、水质污染等现象严重,地下水的超采、取水量增加,补给减少导致湖泊水位下降。

其次,就本文所关切的问题来说,何为劳动教育?它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我们以为,既然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劳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精神认知层面深刻明白劳动之于人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正是劳动使人性成为了人的人性,正是在劳动中看到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力量,劳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尤其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受教育者,在“理论思维、道德品质、审美能力各个方面得到适当发展,成为真善美统一的人才”[3]248

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使受教育者明白教育的目的不在知识之增长而在自由人格之养成,是在劳动中养成自由人格,劳动教育是使人成为人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就是在于提高人的价值,使人获得自由”[3]247,而不是成为某种工具或者工具的附属物,是使得人明白“我何以是我”,使得人明白“人就是人本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也不在于人是有理性或非理性的动物,而是因为人能在劳动结果中直观到和确证自己的感性力量,并积累和形成自己的感性意识,这种感性意识的形成使得人的五官感觉成为人的感觉,“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能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以及我的感觉的程度为限。”[4]191正因为感觉或感性意识的形成使得人具有了精神性存在本质,使得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而根本超越了动物纯粹的本能式的感觉和活动,这种感性意识是历史活动的产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4]191

劳动创造了人,其实是劳动这一感性活动造成了人的感性意识之萌芽,形成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劳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精神,是对人的感性意识启蒙,使得受教育者明白,教育不是知识的增加,不是技能的掌握,而是一种人性的开显,是美的发现之旅,是认识自己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过程。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担当如此重任,是因为劳动是一种实践教育,而不是一种理论教育。劳动教育首先就是让受教育者亲历一线生活,去参与世界的建构,在建构中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感知到收获的成就感。当然,其目的是为了在劳动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感性意识,感性意识之养成只能经由劳动,只有感性意识养成了,理论学习才有生命根基,才是符合人的内在需要的。

因此,我们以为,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是对人的感性意识的培养,即对自由人格之培养,而感性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感性活动,确切地说,离不开劳动这一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在意识层面的自我确证。劳动教育在自由人格培育的作用上应当是始基性的,当然这里所指的劳动教育不是一种谋生技能之养成,也不是什么打扫卫生或者什么社会实践,而是特指基于劳动又超越劳动的精神自觉,所以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劳动精神之培植。

二、劳动教育的核心在于确立劳动精神

在这里需要指出一个误区,有的人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关于如何劳动的教育,事实上,劳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感知和体验世界,或者说是五官感觉对世界的重新发现的教育。当前教育存在着受教育者失去了对于生活的感知力问题,五官感觉不是变得越来越灵敏而是变得越来越迟钝,对这个世界失去敏感性,一心只读“应考书 ”;不是在拥抱这个世界本身,而是在不断远离这个世界;不是由于失去美而痛苦,而是为失去分数而痛苦。之所以强调劳动教育之感性意识作用,就在于劳动之于五官感觉的直接关系,正是在劳动中,五官感觉才是属人的感觉,而不是一种本能的刺激与反应。正是在劳动中,在劳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这个世界才同时又是审美的对象。

(一)“劳动”概念辨析

“劳动”,从结构来看,有劳动主体(一般是人)、劳动客体(也就是对象世界中的物)、劳动中介(即劳动工具),因此,笔者以为,劳动是一种劳动主体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客体物的有目的的活动。简单来看,即是人作用于物的一种活动。同时“劳动”是一种相互生成性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不仅作用于物,物同时也作用于人,人对世界的目的性实现,也即是世界向人的自我敞开,因此,人的实现和世界的敞开即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展开。而这里务必把对劳动之“主体”与劳动之“客体”的关注转移至对劳动“工具”之上,因为“劳动工具”既是劳动主体借以实现自身目的的必然中介,同时又是劳动对象化的产物,即自在世界的为人生成。我们对人的本质和世界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只能通过对劳动工具的具体的历史分析,才能真正确立对人的现实本质和世界的属人本质的把握。也因此可以说“劳动工具”具有了主体性地位,对于“劳动工具”的理解决定了我们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劳动工具”的丰富性迫切需要加以学理阐释。

“劳动精神”是感性意识之确立,是一种品格教养,这种教养是由劳动所萌发和锻造的,只有在劳动中五官感觉才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并在劳动成果中把理想观念中知情意的要求变成现实的存在,思维经由劳动达及存在,在劳动的基础上达到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或者说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这种统一不仅满足了人的生存的需要,也实现了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这种实现是历史的、相对的。

作为奇卡娜文学代表作家,西斯内罗斯在作品中探讨墨西哥裔女性面临的三重的压迫:作为少数族裔,她们在白人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作为女性,她们受到墨西哥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和压制,在男性主导的家庭生活中处于“他者”地位;此外,她们不被同性,特别是墨西哥传统女性所理解,从而陷入孤独的境地。西斯内罗斯笔下的女性多以几代的群像出现,集中表现为墨西哥传统女性,第一代墨西哥裔女性移民和第二代墨西哥裔女性移民。她们之间的冲突既是代际冲突,又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2.劳动工具之制度(社会关系)形态

此处论及的是“劳动工具”的原始功能,即解决人类的肉体生存和种的扩大的功能。人类从野蛮到文明,为了生存就必须制造并拿起“劳动工具”去向自然获取物质资源以持存生命,人类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食物和衣服等生存生活必需品。劳动工具的历史变化反映了人与世界搏斗的历程,一直到现在所谓智能生产,它反映的是人类对于世界改造能力的提升,但是这一形态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之为人而根本区别于或优于动物的确切所在,因为“劳动工具之物质形态”仍然是感性的变化的存在物,人的理想仍然需要以物质性中介工具加以实现。就是说,人类仍然要受制于“物质”,人类之精神性仍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和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孕育了劳动工具之制度形态和观念形态。

对于这一形态,我们所要说明的是作为制度或者社会关系凝结物的劳动工具是怎样让人的社会本质得以展开的。人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物,但是这一种物并不是看得见的具体物,而是一种关系物,这种关系物以法律、法规、规则等制度形式引导、规范着人的社会生活,当人触犯它时,它就会体现出“有形力量”,从而让整个社会得以有序运转。法律、法规、规则等的制定与实施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前提,也是其活动的结果,这一形态的劳动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公器”,也可以称之为“制度文明”。任何一种制度,比如科举制,它虽然持续了一千多年,但它仍然历史地出场并历史地退场,并不具有亘古不变的可能;又比如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是一个制度性变迁过程,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

3.劳动工具之观念(精神)形态

这一形态,它是人类自存在以来到现在都始终未曾变化的“精神”(其物质外壳即语言),它变化的只是观念或精神表达的外在物质或制度形式,其精神指向即对于自由状态的不懈追求是没有变的。在这一形态中劳动工具之主体性得到全面彰显,即人类感性意识在感性活动中得到开显,人类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精神理想的劳动表达,正是在劳动中人类培植和形成了自己的感性意识,感性意识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和保存了人类的劳动经验。可以说感性活动造成了人的感性意识,即人在劳动以及在劳动结果中直观到了自己的异在即自己本身,对象即自己的他在,而感性意识又在人的感性交往中,尤其是在语言交往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在我们看来,人类或作为个体的人一旦确立感性意识来自于感性活动,并能够用感性语言(其内在是精神)去观察和把握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开始以独立的身份立足于天地。

综上所述,劳动精神是一种基于感性劳动而在精神层面确立形成的状态,是对于世界的一种精神自由态度,具有一种超越物质与制度形态的指向。

(二)劳动精神:感性意识之启蒙

传统的家校共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到访。这些家校共育形式虽然有利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家长会针对的是普遍的问题,家访虽然针对的是学生的个体问题,但是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因为学生居住分散,教师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此外,家长忙于工作,无法随时来校交流,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无法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家校共育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有了一定的改进。

Docker容 器(Docker container) 是 Docker系统从镜像创建的运行实例。通过对容器指定特定的文件系统、网络参数、计算参数等主机资源配额参数,可以使容器执行所需的服务进程。容器可以被启动、停止、删除,每个容器之间都是安全的隔离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那么,什么是劳动?什么是劳动精神?劳动精神是怎么确立的?

简而言之,劳动教育是感觉、感知、感性能力的启蒙,是使得人以人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即美的态度,而不是以工具或物的态度。

1、选取授课主题。可以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机器构造原理等,要抓住学员的兴趣点和共鸣点。例如,在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由于涉及学员切身安危,事故触目惊心,使人警醒,学员们在听到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案例时,往往注意力非常集中,不时地、不约而同地发出惋惜的声音。培训主题抓住这些兴趣点和共鸣点,能很好的提升授课培训质量。在讲解收割机构造和功能时,抓住问题导向,以收割机作业中的常见故障为切入点,对机具的部件、原理和功能进行讲解,既让学员明白了故障的处理,又让学员熟悉了机器的各个部件。

(三)“劳动精神”的确立是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1.劳动工具之物质形态

此外,“劳动精神”的确立并不是一劳永逸而是持续努力的过程,正如学习是一个不断回忆的过程,人类早期或个人孩童时期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敏感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这种好奇心和敏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注意和保护,就会丧失对于这个世界真相的感知能力,而去追逐世界的影子。恢复这种好奇心和敏感唯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阅读人类文明的经典,如《圣经》《老子》《论语》等;其二是通过劳动与世界直接接触和对话,当然劳动体知与经典感知相结合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教育是对人性的启蒙,阅读经典则是一种启蒙的方式,而劳动是一种更直接的启蒙方式,是感性意识的启蒙。“启蒙”首先不是一种“认知”,而是要恢复和增强人的五官感觉意识,恢复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正所谓“大道至简”,躬行体察中方可得之。

淀粉是人类的主要能源物质,主要由直链和支链淀粉构成。直链和支链淀粉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淀粉的多尺度结构[1]。其中,直链淀粉对淀粉的结构和性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链淀粉是淀粉结构组成之一,它是淀粉颗粒中无定型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随机分布在支链淀粉簇状结构周围,破坏支链淀粉结晶的完美度。许多研究者发现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的糊化温度越高、崩解值越小、峰值粘度较低以及剪切稀化现象不明显[2~4]。有研究者发现直链淀粉含量越高,淀粉的消化速率越低[5,6]。

“劳动精神”指明了劳动教育不是技能之娴熟掌握,而是自由人格之和谐养成,是在劳动中确立的“劳动精神”,可以说“劳动精神”之确立是人走向真正独立的第一步。

三、劳动精神之确立与自由人格之养成及其可能实现的路径

“劳动”是一种积极的否定性活动,这意味着劳动一方面是对人自身的积极否定,这种否定体现在打破了人的意识的主观性和行为的任意性,因为意识要成为现实就必须经由劳动,而劳动又要在既有条件规约下进行,从而使人学会尊重他人与珍惜物,学会合作和共享之必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世界的积极否定,使得世界按照人的目的进程生成,人把自己的目的灌注到世界之中,使得世界成为我的世界,确立主体性意识。因此,世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人为的结果,“自由”即是劳动对于人与世界的能动的克服,这种克服表现为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人化,自由劳动则是“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187的自由人格的实现状态。

著名哲学家冯契指出:“实践和教育相结合是培养自由人格的根本途径。实践是人与自然、主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这种交互作用,环境(自然和社会)给予人天道、人道,主体就接受了‘道’来发展自己的性格。主体这样做时并不是被动的,主体在改造环境中把人性对象化,人就由自在而自为,这就是在实践中受教育。”[3]247这段话揭示了劳动(或实践)本身即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理论教育,主要在于它的直接性和根基性。劳动教育直接沟通的是人道与天道,是人与世界的自在到自为的生成。“劳动精神”的精神指向是它虽是劳动的,但它却是关于“道”的劳动,是关于自由人格之创造的劳动,而不仅仅停留于普通的层面,它是为实现“自由人格”的劳动,是为达到人的真善美统一实现的劳动。这种劳动是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阿基米德支点”,是其他素质得以养成的支点。

综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明确劳动教育不是关于如何劳动的教育,而是关于感性意识的教育,这种教育首先在于恢复五官感觉的人类学功能和价值;其次,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用眼耳鼻口手去“感知”世界,唤醒沉睡的心灵和五官;再次,参加一些农业劳动等课,比如去田间种植农作物,条件允许的话,配置以田园音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19-06-2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809/t20180910_348145.html.

[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3]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何云峰.劳动幸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6]何云峰.劳动哲学研究:第二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Labor Spirit :The Core Way to Realize Labor Education

PAN Er-liang

(Institute of Knowledge and Valu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labor education is the cultivation of "perceptual consciousness", which is derived from perceptual labor. Labor education is not about how to work, but about perceptual awareness of the labor generation of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perceptual consciousness is just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 spirit, which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labor education and also the first step to realize the free personality of human beings.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perceptual consciousness; labor spirit; free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6133(2019)05-0042-04

[收稿日期] 2019-07-21

[作者简介] 潘二亮(1994-),男,安徽亳州人,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

[责任编辑 刘晓华]

标签:;  ;  ;  ;  ;  

劳动精神:劳动教育实现的核心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