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杨振宇论文_杨振宇

杨振宇

伊春市第一医院 黑龙江伊春 1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法,对21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11例患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为引.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否有血压计、就诊次数、实际服药次数、实际服药种类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伴随疾病数量和就诊次数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因素。结论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的高血压患者是服药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增加门诊随访次数是提高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原发性高血压是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调整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为进一步阐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们调查了21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现报告如下:

一、

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对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抽样调查,共280例,其中住院患者140例、门诊患者60例、社区80例。

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患者自填为主,对填写有困难者,由调查员协助完成。问卷是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小样本调查(28例)的基础上设计并修订完成。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高血压知识、药物治疗依从性、家庭社会支持等情况。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有效率75.36%。

3)CPAT的评分标准:采用Morisky一Geren(MG)标准,询问患者4个问题:(l)您是否有时忘记服药;(2)您是否偶尔不注意服药;(3)当您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停止服药;(4)当您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止服药。回答“是”记为“’0’,回答“否”记为“l”,最后累积总分。4分即为CPAT良好,否则为CPAT差。

4)统计学处理:用sPs10.0统计软件完成扩检验、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e回归。

二、结果

1、1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21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年龄25一87岁,平均为(64.2土10.科)岁;体重指数17.67一53.68,平均为(25.65士4.46);病程最短为新发病例,最长47年,平均为(巧.62士12.65)年;高血压知识得分4一19分,平均为(一2.97土3.12)分。

2、影响高血压患者CPAT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伴随疾病数量、是否有血压计、就诊次数、实际服药次数、实际服药种类与药物治疗依从性有统计学关系。

3、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见表3。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引人非条件Loigstic回归方程,以服药依从性为应变量,引人水平为0.05,排除水平为0.01。结果表明:伴随疾病数量越多、就诊次数越多,药物治疗依从性越好

4、211例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分布情况见表4

三、讨论

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本地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的占31.75%,与运用相同评估标准的戴俊明报道(31.1%)相似,比Morioky报道(43.0%)和shea报道(43.1%)的偏低川,说明cPAT问题是普遍性的,我国高血压防治需倍加关注。

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疾病和治疗状况、患者和医生方面及医患关系等,涉及到医学、行为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5岁以上人群依从性更高,这与此人群伴随疾病数量更多、病情更严重有关。受教育程度与CPAT关系呈正相关。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中,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关心医疗保健知识人数比例上升,不关心人数比例下降。并且文化程度高者能从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有关书籍中获得高血压知识,并正确理解应用。因此医护人员积极从事健康宣教的工作,对提高患者依从性非常有益。调查还显示有血压计者依从水平较高,这与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家庭的支持程度较高有关。药物因素是影响CPAT的重要因素。统计结果显示,依从性随服药频率的下降而显著改善,这与治疗方案简单,患者容易接受、不易遗忘有关。其次,服药种类越多,依从性越差。然而,临床上单用一种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其有效率只有40%一60%,在高血压优化治疗方案(hypeertnsion。ptiondtreatment,Hop)研究中,70%的高血压患者需联合应用2种降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传统的复方制剂开发较早,存在着半衰期短、服药次数多(多为3次/d),谷峰比值小、血压波动程度大等缺点,这对于平稳控制血压是不利的。因此,目前急需开发一些新配伍的长效复方制剂抗高血压药物,以利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

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取决于伴随疾病的数量和就诊次数。伴随疾病和就诊次数越多,依从性越好。此人群一般病情较重、症状典型,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更容易引起重视,得到家庭更多支持,如督促服药、常作服药记录等,从而提高服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取决于伴随疾病的数量和就诊次数。伴随疾病和就诊次数越多,依从性越好。此人群一般病情较重、症状典型,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更容易引起重视,得到家庭更多支持,如督促服药、常作服药记录等,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相反,那些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疾病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患者常不重视服药,造成服药的不依从性,从而导致病情的进展甚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提高这部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提高整体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有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应加大高血压综合防治健康教育的力度,使患者明白按医嘱服窿芍治疗的重要性。同时,应增加门诊随访次数或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督促患者坚持服药,加强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原发性高血压是必须长期治疗的疾病,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通过上述积极的干预措施,帮助高血压患者改善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社区高血压病人个体特征与药物治疗依从性关系研究[J].戴俊明,傅华,沈贻谔,傅东波,李洋,史方.中国公共卫生.2002(01)

[2]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分析[J].戴俊明,卫志华,张蓓燕,沈贻谔,傅华.高血压杂志.2001(01)

[3]心脑血管病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分析[J].江滨,王文志,吴升平,洪震,黄茂盛,杨期东,刘运海.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03)

论文作者:杨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杨振宇论文_杨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