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钱中会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消化内分泌科 05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年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内容包括: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2.50%,住院时间为(12.38±1.78)d,满意度95.8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3.33%,(17.87±1.98)d和84.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满意度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临床护理服务的理念以及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同时也推动了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形势下的优质护理模式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专业化护理服务[1-3],并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需求,开展全程、全方位、连续性护理服务[4.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5年1年期间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37-91岁,平均(51.22±7.42)岁;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28例,高中或中专52例,大学及以上学历19 例。病种:急慢性胃炎3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7例,消化道肿瘤46例,其他13例。 对照组120例,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6-89岁,平均(53.12±8.12)岁;文化程度:小学24例,初中26例,高中或中专43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7例。病种:急慢性胃炎3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2例,消化道肿瘤42例,其他25例。

1.2 护理方法

优质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指导。(1)加强护理规范化操作: 主要包括病房环境、护士形象、护理人员的规范性操作以及人性化护等方面的改善。病房环境的布置上遵循干净、整洁、通风、温馨的原则,病房内的可是当添加装饰物,装饰物的颜色以暖色调为主。护士的形象设计做到穿戴整洁、动作敏捷大方、服务热情到位。规范化操作则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基础性护理中做到流程规范。人性化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感情交流的有效保证,有亲和力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增加患者的认同感、满意度。

(2)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消化内科在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专门的健康教育护士对病区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主要内容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等, 健康教育护士在宣教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营造良好轻松的氛围,并与患者进行一定的互动, 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能够现场作答的尽可能告知, 同时语言上应当热情富含感染力, 使患者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树立治愈的信心。

(3)心理指导: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接触,鼓励患者倾诉自身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认真的倾听,可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配合肢体语言或进行安慰,并且后续的接触中应当重点以鼓励为主,使患者建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主动的面对疾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主动鼓励患者进行倾诉, 并做到耐心倾听,使患者心理得到一定的重视感, 患者倾诉心理想法时, 护理人员不需要去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可以进行适当的安慰,因为倾诉本身就是心理改善的过程,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消除患者的自卑感, 使患者尽快地回归到正常的情绪中。平时通过播放一些、 轻柔、 舒缓、 欢快的音乐放松患者的心情。

1.3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或者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康复率为92.50%,住院时间为(12.38±1.78)d,满意度95.83%;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3.33%,(17.87±1.98)d和84.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不仅转变了传统遵医嘱护理模式,克服了传统护理缺乏针对性、灵活性差等缺点,还可以全面贯彻“以患者为中心” 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临床和社会实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通过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实行特殊时段弹性排便、强化护理病房内护理,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理工作管理水平。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后其康复率为92.50%,住院时间为(12.38±1.78)d,满意度95.83%。而单纯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3.33%,(17.87±1.98)d和84.17%,可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满意度,缩减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优质护理模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 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对患者进行单纯的基础护理显然无法满足其心理的需求,优质护理模式的重点强调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性化这一元素,具体则是在与患者日常沟通中做到关心、关爱,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合理的满足,患者在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后心理自然更易得到满足,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实施优质护理对于患者、医护人员、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静宇.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533-2535.

[2] 刘梅红.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936-937.

[3] 杨娟.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15-617.

[4] 惠蓉.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吉林医学,2013,34(24):5013-5014.

[5] 黄颖.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224-224,225.

论文作者:钱中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钱中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