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探视模式在PICU中的应用论文_杨晶晶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湖北宜昌 443003)

【摘要】目的:探讨弹性探视模式在P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探视制度改革前、后PICU患儿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18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180例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应用弹性探视模式后,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U实施弹性探视制度,更好地满足患儿和家属的需要,可以使PICU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护患和谐关系的建立,并且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探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2-0266-02

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是收治及抢救29天到18岁之间急危重儿童和青少年的场所。随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amily-Centered Care,FCC)模式的深入开展[1],PICU探视问题逐渐引起了国内外护理工作者的关注[2]。而在我国,大部分医院PICU采取禁止探视或者限制性探视制度,很大程度上导致患儿与家属出现焦虑,抑郁,甚至睡眠障碍,家属满意度低[3]。我国PICU起步较晚,始终处于家属无陪护状态,国内大部分医院PICU限制探视,使得FCC的理念无法在PICU贯彻执行[4]。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文关怀的注重,限制性探视已无法满足家属的需求。因此,我院自2017年10月开始在PICU实行定时弹性探视模式,现将制度实施情况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PICU设置床位11张,护理人员16人,均为本科学历,其中护师8人,主管护师3人,护士5人。

1.2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的18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9月的180例患儿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2.1对照组以定时探视为主,每天下午15∶00~15∶30,每次同时进入1~2名家属,管理人员指导家属穿隔离衣、戴口罩、鞋套后进入病房。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负责接待,必要时在家属接待室向家属交代病情。入院时告知PICU探视制度和探视注意事项并签署探视告知书,方便家属未理解护士口头宣教内容时,再进行书面了解,取得家属配合。

1.2.2观察组按家属和患儿的病情需求实行弹性探视模式:(1)患儿家属(参与弹性探视制度者)及所有医护人员对于探视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并互相配合。(2)参与探视的患者家属对于手清洁和穿脱隔离衣的方法应熟练掌握,并由护士监督完成。(3)护士评估患儿及家属探视心理需求:如患儿入住 PICU极度烦躁,分离焦虑严重,极不配合治疗;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的终末患儿;应家属的强烈需求,如远方的亲人家属初到医院等情况。(4)家属根据自己工作生活时间或患儿的需求安排探视,也可预约次日探视时间段,护士记录在床尾病人需求单上,方便责任护士到时间给予相应的接待。(5)遇到当日PICU重大抢救或病床加满时,通知家属暂缓,择日再行探视。(6)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属可参与喂奶、喂饭等护理,并延长探视时间至1小时。(7) 每次探视人员应不超过2名,进入病房后应不得对患者进行随意搬动或触碰仪器管道。(8)家属想了解患儿病情的,要提前提出申请,并在探视时间内向主管医生询问。(9)对于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或接触性感染性疾病的家长,不得探视,对于隐瞒病情者,一旦发现取消探视资格。

2.探视前准备

探视前1天,患儿家属需提前将次日探视时间、来访人数、探视要求向PICU护理人员告知。护士合理安排各项操作,避免各项临床操作及治疗在探视时间段内进行。患者家属可在探视中向主管医生,询问患儿病情,减轻其迫切关心患儿病情的焦虑感。家属探视时,护士员需对患儿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观察,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护理,这对在后期转入普通病区及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有积极意义。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百分比描述,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高(均P<0.05),结果见表。

5.讨论

P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病情患儿,限制患儿家属进入,实行封闭式管理,以防止感染。我国PICU起步较晚,始终处于家属无陪护状态,国内大部分医院PICU限制探视,已无法满足家属的需求,而医患之间、护患之间交流不足,其关心患儿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较高。

本次研究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护理工作当中,不仅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而且能明显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家属满意度。

对患儿家属而言,弹性探视制度“人性化”,因为患儿家属有正常工作,往往不能在我们规定的探视时间探视患儿。实施弹性探视模式后,患儿家属能提前预约探视时间段,或根据自身工作安排探视,对于患儿家属而言获得了极大的便利;增加探视前的培训,培训内容有相关护理卫生知识,使患儿家属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在后期延续性护理中都能用到,对此患儿家属表示接受。其次,弹性探视还可以适时向主管医生询问患儿的具体病情,使患儿家属关心患者的心理得到极大地满足,消除了引发医患纠纷的隐患。另外,家属参与患儿的照顾和护理,让家庭了解查房及护理过程,取得了家属信任,满意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显示,实行弹性探视模式,贯彻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改进了PICU的探视制度,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求,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符合人性化的护理要求,并明显提高PICU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张大华,马秀芝,等.“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12-14.

[2]杨立威,郑楠,李文涛,等.ICU探视信念与态度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护理研究,2017,31(7):813-815.

[3] Goldfarb,Bibas,Bartlett,et al.Outcomes of Patient and Family-Centered Care Interventions in the ICU: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Med.2017,10(45):1751-1761.

[4]陆华,金琳菲.护理干预对PICU患儿家庭需求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z1):26-29.

论文作者:杨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弹性探视模式在PICU中的应用论文_杨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