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设计论文_缪娟

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设计论文_缪娟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430000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对城市交通压力的缓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中,动力照明系统作为供电系统与用电设备的连接媒介,在设计车站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的设计,希望能够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水平。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容量大、速度快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建设和规划城市交通中受到了人们广泛注重,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中,那些可以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都在积极的筹建此项目的建设。所以,对于建筑设计行业而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尤为重要。

1.地铁车站动力照明系统设计规范与设计内容

在地铁动力照明系统的动力通常包括水泵设施、风机设备。动力照明系统设计包括直流电缆头、交流电缆头、通信设施、低压柜等,通常参照《地铁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2.地铁车站动力照明系统供电负荷级别

通常来讲,结合《地铁设计规范》将地铁车站供电负荷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负荷级别。如下分别介绍三个负荷级别含有的设备:

一级负荷:整合电源(含通信、FAS、AFC)、信号、废水泵、用于火灾疏散的自动扶梯等,由两路来自变电所不同母线段的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1]。

二级负荷:出入口自动扶梯、电梯、污水泵、设备房及区间维修电源等。由一路来自变电所低压母线段的电源供电[1]。

三级负荷:保洁电源、配套用房商业开发电源、非重要场所的空调、风机等。由一路来自变电所低压母线段的电源供电,当变电所一路电源停电时,可自动切除三级负荷[1]。

3.概述动力照明设计涉及的内容

3.1动力照明专业接口的设计

3.1.1与供变电专业的设计分界

1)分界点在变电所0.4kV配电柜馈线开关下端头。

2)0.4kV配电柜馈线开关下端头以后部分由车站低压配电专业设计。

3)变电所电缆夹层内的电缆支架或桥架由供变电专业设计。

4)0.4KV开关柜室等房间的电气设备接地由供电系统负责。

3.1.2与通信、信号专业的设计分界

低压配电专业提供双电源切换箱(配电箱),切换箱(配电箱)出线开关以后部分由通信、信号专业设计。

3.1.3与电扶梯专业的设计分界

1)低压配电专业提供电源至电梯、扶梯控制箱,控制箱(含)以后部分由电扶梯专业设计。

3.1.4与给排水专业的设计分界

低压配电专业提供电源至水泵控制箱;控制箱(含)以后部分由给排水专业设计。

3.1.5与通风空调专业的设计分界

多联空调室外机低压配电专业仅提供总电源、室内机低压配电专业提供电源至其设备接线端子上。其他设备接电至其用电点,温控风机自带控制柜。壁式换气扇、卫生间通风器低压配电专业设置翘班开关现场控制,站厅公共区壁挂风扇由通风空调专业自设开关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6其他接口

由卷帘门厂家提供电动卷帘门控制箱,低压配电专业提供电源至卷帘门控制箱;

3.2 设计动力照明系统的配电

在设计地面站动力照明配电过程中,动力设备供电方式一般只有两种方式,即:放射式方式、树干式方式。在设计站台照明中包括站台正常照明拆分方式、智能照明模块控制照明出现回路方式。第一种方式将正常照明拆分为两个照明配电箱,在设计照明过程中,站台的正常回路交替是由这两个照明配电箱供给的,在设置配电箱面板中控制好启动/停止按钮。第二种方式是当前民用建筑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智能照明模块控制照明出线回路,只需要设置正常的照明灯就可以了。当前在建筑领域中这两种方式都在使用,具体使用哪种方式,通常由运营企业决定。无论哪一种控制方式,都能够有效节约电能,与第一种方式对比而言,第二种方式更加现代化,其智能控制模块更加灵活和高效。但地铁运营企业的人员还需要通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学习第二种控制方式,唯有熟练掌握这种方式,才能在工作中准确应用。因此动力照明系统人员在照明控制方式设计中,既需要对系统的方便性和快捷性有所考虑,也要对地铁实际运营状况进行考虑。同时,在设计站厅层和站台层施工图过程中,动力设计工作人员尽量预留足够的照明回路,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后期装修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精装修的设计人员通常会使用较多的照明回路来起到更好的控制照明作用。预留一定量的可控照明回路能够降低后期变更的次数,也有助于确保配电箱厂家及时供货,可谓是益处多多。

3.3区间动力照明的设计

在设计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过程中,动力照明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所谓的区间就是两个车站间轨道区域。区间动力照明设计就是设计这个区域内的照明设施[2]。但需要明确的,这里所谓的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由两端两个车站各负责各的区域。因为在选取建设车站地址时会考虑到多种因素,因此要控制好车站间的距离。有的区间距离太长,就会在配电系统供电半径的影响下,就要在区间内设置很多变电所。这样每个区间动力照明设备由两端车站所平均负责。区间照明从两个车站间距中分开,每隔50米线路两侧设置上一个路灯。路灯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固定的,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调整。在每个车站站台配电室中安装上区间照明配电箱,在站台配电室中利用BAS控制。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不需要开启地上区间照明系统,在夜晚需要时刻开启,为区间检修工作人员提供照明,一旦区间有紧急状况出现后,还需要为人们提供疏散照明。结合相关设计要求,区间照明电压是可以出现偏差的,通常偏差值在10%左右,在长距离电缆电压核算过程中,应参考各方面数据。确保参考的数据符合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上文提到了很多照明系统里灯具设备的具体设计,但需要明确的是,想要保证照明设备正常稳定运作,既需要合理设计灯具,也要保证供电电缆稳定有序运作。为了确保供电系统在任何天气都能顺利运作,地面轨道交通区间照明供电电缆应采用具体对策,应选择防紫外线的电缆。在确保照明基础上,检修区间箱也需要设置,保证可以为区间的日常检修设施提供电力。

3.4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也是地面线路轨道交通动力照明系统中重要的设计内容。这与地下线路动力照明系统设计是不一样的。对于在设计地面车站防雷系统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已经非常熟悉民用建筑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但设计人员也需要注意就是应该遵循人员密集公共建筑来选择相应的建筑防雷等级。在确保车辆安全通行中,区间防雷措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装有全封闭声屏障的场所,使用接闪器,其材料最好是声屏障的金属铝板,控制好铝板厚度,最好大于1.35mm。在装有半封闭声音屏障的场所,接闪器使用钢柱与金属铝板,铝板厚度最好大于1.25mm[3]。在并未有声屏障安装的区域,使用路灯金属灯杆作为防雷引下线。在有高架桥路区域中,在每一桥桩中都设置防雷引下线,并与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电阻≤5 ,若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就要补打人工接地极。在安装声屏障中,连接上钢柱和金属铝板,要求在安装路灯中,将底座与灯杆有效连接上。

4.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见,在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工程中,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动力照明系统牵扯到地铁车站电源的安全有效利用,这是设计中重点所在。本文对设计地铁车站动力照明系统要点进行了分析,为设计出更加符合质量要求的地铁而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在设计城市地铁中,还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措施,但这里所提及的借鉴,并不是盲目的借鉴,而是应针对性的借鉴,进而提高我国地铁设计水平,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捷。

参考文献:

[1]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S].2011:32.

[2]许士骅.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设计浅谈[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7(5):28-32.

[3]齐凯.天津地铁5号线车站动力照明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9):95-96.

作者简介:缪娟(1987-),女,湖北武汉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电力设计(地铁电力设计)。

论文作者:缪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地面车站动力照明设计论文_缪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