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教学体会论文_梁晓芳

我对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教学体会论文_梁晓芳

梁晓芳

(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资中 641200)

学生在学习计算题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小学阶段学好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及其混合运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探索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在计算题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会要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然后达到算(估)得准确,迅速的目的。例如: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倍的认识》的应用环节教学片段。

师:刚才小朋友运用了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小朋友与妈妈年龄之间的相差关系和倍数的关系。那么你们知道王老师的年龄吗?谁愿意来猜猜王老师的年龄?

生1:我猜王老师是33岁(板书:33)生2:我猜是38岁(板书:38)生3:我猜是35岁(板书35)

……

师:这样猜,要猜准不太容易,现在老师说一句话,你们猜起来可能就比较准了——王老师的年龄是5的倍数。

生4:我想王老师有40岁生5:我猜是35岁生6:我猜是30岁……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猜呢?

生:因为40、35、30都是5的倍数。师:那么刚才哪些岁数肯定是猜错的呢?生:38

师:为什么?生:因为它们都不是5的倍数。师:那么35岁、40岁、30岁到底有没有猜准呢?老师再说一句话,你们每个人都可以知道了,你们信吗?生:相信,师:王老师的年龄既是5的倍数,又是7的倍数,你们说王老师几岁?生:35岁。……

这些有效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猜想和验证、思考和分析、教学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情境创设应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也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计算准确性的评比活动,充分调动注重计算准确的积极性。比如在我所教的班级里开展“计算师”的评选活动,比赛看谁在作业中全对的次数更多,定期公布每周学生全对次数的情况,并作好登记,对计算准确性高的同学发给荣誉证书,并授予计算员、计算师或星级计算大师的荣誉称号,这样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计算的热情,尽量克服计算中非智力因素的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计算教学中,重视算理和算法的教学

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学生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明确了算理和算法,就便于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计算的多样化才有基础和可能。不能想象一个连基本计算的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怎样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呢?怎能会具有计算多样性的能力呢?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重视算理和算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例如:上课前,我

教学时,我们要跳出了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如教学时,围绕例题的重点展开探索,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哪怕时不合理的,甚至时错误的,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算法,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这样的退位减法,你认为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学生已经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退后还要再减去减数十位上的数。”因而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虽然,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刻意追求得出所谓形式上的计算法则,但学生所说的不就是算理算法的核心吗?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三、进一步加强估算和估计的教学

估算和估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某些计算和测量的结果,无法得到或也没有必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判断时所采取的数学方法。它是人们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成的概括的合理的推断,它的表示人们对所需要得到的理想结果尽可能地接近的程度,在进行估算和估计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合理的逻辑性的条理性;需要运用些合理的推理和判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估计和估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猜测、推理、判断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认识的能力。对于具估算和估计能力的学生来讲,他对数量、时间和空间等能有整体性、全局性和概括性的认识与看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有益的。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准确性的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计算教学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要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论文作者:梁晓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我对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教学体会论文_梁晓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