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的护理及预防保健论文_徐学荣,李景,张慧娟

慢性肝炎的护理及预防保健论文_徐学荣,李景,张慧娟

徐学荣 李景 张慧娟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33000)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300-02

1.概述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一般甲肝和戊肝不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但是急性甲肝有迁延不愈的现象。丁型肝炎只能和乙型肝炎同时发生或在病人已经携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因为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种有缺陷的病毒,它必须依赖乙型肝炎病毒才能繁殖传播,丁型肝炎也可以转变为慢性肝炎。临床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1.1 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1)慢性延性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变均不严重,常见症状为乏力,食欲不振,肝区轻微疼痛,偶尔出现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可中等硬,轻微压痛。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ALT升高或反复升高,其他肝功能试验及蛋白代谢大致正常。其主要病理变化特点为汇管区的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很少。肝实质内可见少量肝细胞变性或点状坏死。但肝小叶完整,没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形成,因而不发展或肝硬变,一般预后良好。

(2)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症状较重,病程经过以病情反复加剧为其特征。乏力、厌食、腹胀、肝区痛等症状明显,中等度黄疸,肝肿大,脾脏常可触及,肝病面容,有蜘蛛痣及肝掌。及有肝外系统表现,关节炎、脉管炎、皮疹、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蛋白代谢异常,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并可有贫血。其病理特征为汇管区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及其向周围肝实质内侵入发展,破坏肝小叶界板,肝细胞变性坏死和小叶内间隔形成,随后逐渐出现肝细胞再生结节,病变逐渐向肝硬变转化。一般认为慢活肝容易导致肝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

(1)抗病毒药物:包括人白细胞干扰素、人体纤维细胞干扰素、人免疫干扰素、阿糖胞苷、磷酸阿糖胞、无环鸟苷、病毒唑、磷羧基甲酸、聚肌胞苷。其中以干扰素疗效较为肯定.

(2)免疫调节剂:乙肝免疫球蛋白、左旋咪唑、乙肝疫苗、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卡介苗、免疫抑制剂、胸腺肽、猪苓多糖等,其中以免疫核糖核酸较为有效。

(3)改善肝细胞功能 药物:如肌苷、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促肝细胞生长素等。

2.护理措施

2.1 注意休息

休息对于肝炎患者的病情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量越大,肝脏的血流量越小,到达肝脏的营养成分也就越少,肝炎的痊愈也就越慢。休息卧床时以右侧卧位为佳。因肝脏位于膈下腹腔右上部,腹腔动脉的下方,右侧卧能便动脉血液走下行路线流向肝脏,对动脉血液为肝脏输送营养物质十分有利,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有利于乙肝患者早日康复。此外慢性肝炎患者常伴有失眠,可指导其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或治失眠的热汤药泡脚,时间稍长一些;另外睡时可听一些轻柔缓慢的轻音乐以舒缓紧张的神经。

2.2 饮食护理

(1)给予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时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人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高蛋白饮食要包括植物和动物蛋白,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动植物蛋白质要各半搭配。摄入蛋白质在消化后被分解为氨基酸才能吸收,然后在肝脏制造成人类最重要的肌肉和血液成分的蛋白质。人体有8种氨基酸自身不能制造,一定要由外源供给。当动植物蛋白质每天各半搭配、均衡提供时,可弥补各自的不足,明显增加蛋白质的利用率。适量的植物蛋白质能抑制动物性脂肪量,减低对动脉硬化的影响,保证必需氨基酸的充分吸收利用。挑食对肝病康复是不利的。

(2)忌暴饮暴食,忌烟、酒,忌饮浓茶咖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乱吃补药。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醛,它们对于肝脏都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促使病情加重,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变。不可饮食过量,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会使多余的蛋白质和糖类食物转化为脂肪而储藏,其中肝脏也是重要储藏点,天长日久,身体肥胖,势必形成脂肪肝,使有病的肝脏负担加重,促使肝病恶化。肝炎患者最好安排多样化的均衡饮食,尤其是要自我控制体重,少食动物脂肪、油炸食品、咸肉、全脂牛奶等。

2.3 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慢性肝炎的相关知识,治疗及预后,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要保持情绪稳定,所谓“怒则伤肝”,处事待人要胸怀宽广、冷静。

2.4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忌私自滥用药物,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不少都有一定的毒性,对肝脏可造成直接损伤甚至引起肝细胞坏死。

3.预防保健

3.1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卫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防止医源性传播,确保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对带血污染物品彻底消毒处理。加强血液制品管理。

3.2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对具感染性病患的隔离,注意恢复期病毒携带者定期随访。 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及保育人员,应每年定期作健康体检。慢性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病例未确诊前,应暂停原工作。对于住院病例,只要肝功稳定就可以出院。按国家规定要求,严格筛选献血员。

3.3 HBsAg携带者是,无肝炎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此类人员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定期消毒。

3.4 注射疫苗,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高效安全,可按0、1、6月程序,三角肌肌注。血源疫苗每次10~30μg,重组疫苗5~10μg。产生的抗-HBs效价与保护作用呈正相关关系,一般认为>10U/L才具有保护作用。对于血液透析病人和其他免疫损害者应加大接种剂量或次数。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主要用于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国内生产的HBIg多数为U/ml,用量应为0.075~0.2ml/kg。

3.5 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注意日常饮食及休息,勿乱服药,门诊随访。

论文作者:徐学荣,李景,张慧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慢性肝炎的护理及预防保健论文_徐学荣,李景,张慧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