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_方文将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_方文将

(广西靖西市安宁乡中心小学 广西靖西 533807)

【摘要】语文写作是知识的输出,而阅读是知识的汲取。所以,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语文教学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积累到大量的写作素材。而写作教学呢,它不仅能帮学生捋清阅读中的素材,还能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注重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融合方式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要教学生识记字词、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外,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表明,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说,更要学会读写文字。所以,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注重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一、在阅读中培养写作兴趣

由于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自身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通过单一的练题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应付考试,这种思想束缚在农村更是严重。但是,在我国教育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培养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教育部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笔者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就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必要的方法。因为其作用之一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前的阅读书目形式多样,在讲述小知识的时候还穿插着一些意蕴深厚的图片、动画等。其次,由于其内容比较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同时这些又都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理的,所以很容易就能激起其阅读兴趣,促使其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比如:在写作《我最难忘的事情》时,老师就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海底世界》、《生命的壮歌》等课文阅读,将阅读到的难忘的事件写到作文中;或将生活中的真实事情作为例证引入文中;基于此,学生写作就有了方向,有了思路,写作的积极性也就调动了起来。当然,老师还可以相应的以每个学生的兴趣喜好为落脚点,为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阅读他们感兴趣的课外读物,长此以往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传统的观念认为阅读与学生学习成绩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认为学生进行书目阅读是浪费时间,对成绩的提高不利。其实不然,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尤其是对学生知识的储存量方面。阅读不仅能够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学习更多的汉字、积累更多的词汇,使自身语言水平及写作水平均得到较好的锻炼。

由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非常有限,所以呢,我建议农村学校可以适当的引入一些课外书籍,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学生可以学习到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一些同义词、近义词等,这些词汇的学习和对学生的作文写作有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词汇的替换和运用,使得作文词汇多样,语言精练,内容丰富。另外,在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过程中,当需要描写情节、场景以及心态时,也可对读物中相关内容进行合理借鉴,例如:作文《春天来了》,老师可以把朱自清的《春》推荐给学生,让他们提前接触优美散文,借鉴其中优美的句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鼓励学生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等等这些与春天相关的句子适当地运用到作文中,这样一来,既可以使作文优美、素材充实,同时又能丰富学生大脑,促进其发散思维、开拓想象力。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用写作来体现阅读成果

摘要中提及语文写作是知识的输出,其实就是你阅读量的输出。在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阅读的个性和创造性。但是,阅读的个性和创造性要如何体现出来呢?我个人认为,写作就是一个将学生阅读效果呈现出来的良好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阅读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碰撞,让学生们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此强化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会,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继而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在写作中养成良好习惯

作文写作主要来源于生活,而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经历有限,所以,老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增加阅读时间。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还能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于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读和思联系起来,以达到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一些生活素材和有效的信息的目的。其次,为了早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校可以定期地开展一些语文阅读和语文写作活动,通过这种文体活动,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并要求学生将自己对阅读文本的感悟和心得记录下来。这种边学边思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查找资料、主动搜集相关阅读和写作资料,还能促使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五、定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小学这一时期,是增强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由于作文写作需要素材和例证来支撑文章主题,所以老师可以开展“片段式记忆文章活动”。例如:写一篇关于“奉献精神”的作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阅读“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短篇素材,并通过强化记忆,将素材运用到文章写作中。这样灵活多变的阅读和写作方式,能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水平。再例如写一篇关于“四季变换”的文章,老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四季风景变化的素材,或者带着学生看看当下季节的农村风光,让学生通过素材识记和亲身实践,再将这些相关素材应用到文章中。这样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十分有利。

六、结语

笔者认为,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读写结合,并定期开展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且长此以往,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大有进步,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一定会大有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瑞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7(05).

[2]陈兴华.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反思[J].2015(36).

论文作者:方文将

论文发表刊物:《品读》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论文_方文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