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论文_陈大伟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南通分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电梯在上下运动过程中 ,通常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振动嗡嗡响声 ,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电梯的运行振动。尽管电梯乘客乘坐的时间不长、电梯的振动幅值较小 ,但是乘坐电梯的舒适感是电梯的重要性能指标 ,电梯的运行振动不仅会对乘客的舒适感造成影响 ,也会加快电梯重要部件的磨损速度 ,大幅度降低电梯的使用寿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从多方面就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 : 电梯检测 ;电梯运行 ;共振原因

1 电梯基本原理

电梯是一种有效融合机械与电气的大型机电产品(图 1),其主要由机房、井道、轿厢、门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构成。 其中,井道中安装有导轨,轿厢与对重通过曳引钢丝绳连接,曳引钢丝绳挂在曳引轮上,曳引电动机拖动曳引轮运作。

同时,轿厢与对重均装有各自的导靴,导靴卡在导轨上。 曳引轮运转时,会带动轿厢与对重沿着自身导轨做上下相对运动,具体为轿厢上升、对重下降。

由此可知,通过控制曳引电动机,就可控制轿厢的启动、加速、运行、减速、平层停车,从而实现控制电梯运行的目的。 电梯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额定载重量、可乘人数、额定速度、轿厢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在现代社会中, 电梯通常指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并装有箱状吊舱,主要用于多层建筑人或是货物的搭乘与载运。

当然,电梯也有台阶式的,此类电梯的踏步板主要是在履带上连续运作的,也就是人们所谓的自动扶梯或是自动人行道,其是一种用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图 1 电梯原理图

对于垂直升降的电梯,通常具有一个轿厢,其主要在至少两列垂直或是倾斜角不超过15°的刚性导轨之间运行。对于轿厢尺寸及其结构形式,也要满足便于乘客出入或是装卸货物的需求。此外,依据速度进行分类, 可将电梯分为低速电梯(1m/s 以下 )、快速电梯(1~2m/s)和高速 电梯(2m/s 以上 )。

2 电梯运行共振产生因素

2.1 周期振动

电梯是一种运输工具,在其正常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梯检测结果可以发现,其会出现一定的振动现象,从而给电梯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电梯运行过程中,一些零部件自身如果存在问题,就会转变为激振震源,引发激振频率,从而导致电梯周期性振动问题。

之后,随着电梯共振的进一步发展,通常会在电梯上下范围内产生较大的振动,且振动大多为在某些楼层传输时引发的共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乘客的舒适度。就目前情况来看,电梯周期振动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为电梯维护不合理、不全面、不及时而导致的,从而无法及时的、准确的发现电梯各零部件存在的问题,最终引发电梯运行振动现象。此外,由于受到电梯振动程度的影响,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 导轨与导靴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相应的部件进行润滑。所以,如果润滑工作没有做好,乘坐人员一般会感觉到电梯的振动,表示电梯导靴工作不正常。 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应的运行零件进行润滑,以减少因摩擦造成的震动。

此外,导轨安装的不正确也有可能会导致上述现象,从而造成运行电梯水平摩擦不是自然摩擦。例如接头与安装的导轨没有满足相应的安装条件,往往会造成摩擦的增大,进而引发震动。基于此,在进行电梯设备的安装时,相关人员需要安装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

2.3 抱闸之间有间隔和缝隙

通常情况下,电梯在启动或是停止时,一般无法实现快速稳定。对于当前的电梯运行模式,要想增加电梯的乘坐舒适度,必须减少抱闸的间隔,以减少震动问题的发生。

例如:缝隙的大小控制不合理,在电梯停止的时候,就会出现平衡失调的现象,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曲线的合理性,尽量保证曲线平衡状态。

2.4 曳引钢丝受力不均衡

为了确保电梯设备轿厢受力均匀, 维持轿厢的运行平衡性,应当增强对平衡力的控制,并且还要确保放置于悬挂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倾斜角角度要不超过3%。此外,在一段时间内,如果曳引力超过了其承受限制,就会增加相关零件的磨损,从而无法维持钢丝平衡受力状态,其使用范围也会大大缩减。

3 电梯机械共振故障应对措施

3.1 合理安装导轨与导靴

如果电梯润滑不够,就会产生共振,主要原因在于电梯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由于不熟悉业务,或是安装意识不够而导致的偶发性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不仅需要在安装之后进行详细的、反复的检查,还要求对导轨与导靴有绝对的技术认知。一般情况下,导轨的垂直度和彼此间的平行度由一定的准确系数,如果误差过大,就会使得共振出现,电梯发生晃动。

此外,导轨的接头也有特定的技术标准范围。 例如:工作接头的台阶要小于等于0.1mm, 在轿厢的导轨局部空隙应该小于等0.5mm, 不设置安全钳的对重接头缝隙也要小于等于0.5mm,台阶小于等0.03mm等。为了确保电梯的平衡感,避免晃动,在处理接头时,需要高度注意台阶感,此时可通过在轿顶用脚用力的左右晃动感知轿厢的位移, 并在导靴与导轨之间的空隙加入一些润滑油。

3.2 处理曳引机

在电梯正常使用过程中, 有时会因为突然的加速而导致曳引机磨损,其中,涡轮蜗杆和齿轮间的摩擦是最为显著的。为了妥善解决曳引机发生震动导致不平衡的情况, 可使用一些创新方式,例如减小震动幅度。同时,在电梯整体系统中,目前已经省略了传统的减速箱和其他相关的制动系统, 这样在发生震动时就可以减小震动幅度,从而达到缓和震动、减轻摩擦的目的。 此外,由于震动减小了,摩擦降低,电梯的运行速度也会随之提升,从而为电梯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4 结束语

总之,电梯安装、制造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尽量避免电梯出现运行共振的情况 ,应该采用降低振动的响应、消除振源、采用振动隔离技术等方式来提高电梯系统的抗振能力 ,确保电梯能够实现快速、安全、平稳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齐宝亮,项玉丽.浅析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J]. 科技创业家,2013,14 (14 ):239.

[2]符杰.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探讨[J].广东科技,2014, 22(22):163-164.

[3]孙龙,孙莉.解析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J].科学时代,2015,12(2):125.

[4]元提.论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成因[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27(7):328.

论文作者:陈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  ;  ;  ;  ;  ;  ;  ;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分析论文_陈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