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当前活动的新情况和影响评估_叙利亚自由军论文

“伊斯兰国”当前活动新态势及影响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斯兰论文,态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战场上不断受挫,逐渐走向守势。西方部分媒体认为“伊斯兰国”正在输掉战争。美国国防部内部主流观点认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及美国所支持势力的打击下遭到了削弱;部分官员则认为,应利用“伊斯兰国”的虚弱乘胜追击,通过更多空袭、特种部队加大对“伊斯兰国”打击。①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甚至宣称,根除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的条件“正在成熟”。②然而,对恐怖组织而言,战场失利并不必然意味着失败。事实上,“伊斯兰国”正在转变斗争策略以扭转困局,这种转变将对中东安全环境甚至世界反恐形势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伊斯兰国”在战场上走向守势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各种极端组织、反政府武装趁机起事。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不仅叙利亚、利比亚等国陷入持续内战,整个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秩序都濒临坍塌。在此背景下,恐怖组织“伊拉克和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趁势崛起,四处征伐和抢掠,先后攻占费卢杰、摩苏尔、提克里特等伊拉克大城市,并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建立“伊斯兰国”(IS)。随后,“伊斯兰国”继续扩张,占领大片领土,其控制区面积、人口数量、武装人员数量都堪比部分中小国家。“伊斯兰国”的崛起及其政治野心、暴力极端主义理念不仅引发了伊拉克、叙利亚政府及库尔德人等众多当地势力的恐惧,也让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整个国际社会感到不安。此后,伊拉克政府、库尔德武装、美国及西方盟友、俄罗斯等各方势力虽心思各异,但均不同程度地加入反击“伊斯兰国”的行列,“伊斯兰国”的战场攻势遭到遏制。2015年以来,在美、俄等国空袭及伊拉克政府军、库尔德武装等力量的地面打击下,“伊斯兰国”开始在战场上受挫,逐渐走向守势。

       首先,所控地盘大幅缩小,丧失大规模进攻能力。“伊斯兰国”在其“鼎盛”时期曾控制大片领土,成为在面积方面堪比主权国家的超级恐怖组织。2014年9月,据时任美国国家反恐中心主任马修·奥尔森(Matthew Olsen)透露,当时“伊斯兰国”控制了两河盆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大部分地区,其控制区面积达21万平方公里,接近英国的领土面积。③从近来西方国家政府及智库、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伊斯兰国”所控地盘正不断缩小。到2016年初,美国官员估计“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控制区缩小了40%,在叙利亚的控制区缩小了10%~20%④。到2016年6月底,根据美国反“伊斯兰国”联盟总统特使布雷特·麦格克(Brett McGurk)的国会证词,与其“鼎盛”时期相比,“伊斯兰国”已在伊拉克丧失了约47%的地盘,在叙利亚丧失了约20%的地盘,且其所丢控制区皆为战略位置重要的地区,包括边境线、重点城市及交通枢纽。⑤当前,反“伊斯兰国”力量已将下一步进攻目标指向摩苏尔及“伊斯兰国”的“首都”拉卡。在此背景下,“伊斯兰国”宣布拉卡进入紧急状态,并在其周围调兵遣将以防范盟军的进攻。⑥如今,战场图片和录像显示,美军特种部队已参与到拉卡北部的行动之中,并与库尔德武装一起出现在距拉卡约30公里的前线。⑦这表明,“伊斯兰国”在战场上已逐渐走向守势,不仅失去发起大规模进攻、夺取大片领土的能力,其所谓的“首都”拉卡也随时面临被攻击的风险。

       其次,领导层接连遭“斩首”,作战人员数量明显下降。“伊斯兰国”兴起之初能够一路攻城掠地,很大程度上因为该组织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有效的指挥体系,其中关键是高层领导和军事指挥官。据称,伊拉克萨达姆时代的复兴党成员在“伊斯兰国”内部担任关键职位,在作战、训练、管理、情报等各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⑧然而,当前这一指挥体系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便是美军的“斩首”行动。美国防长卡特(Ashton Carter)2016年3月曾表示,美军已击毙“伊斯兰国”多名高级指挥官,其中包括“伊斯兰国”主管财政事务的副头目卡杜里(Abd ar-Rahman Mustafa al-Qaduli);英军正系统地击毙“伊斯兰国”的“内阁”。⑨布雷特·麦格克2016年6月底在英国国会作证时表示,在反“伊斯兰国”国际联盟打击下,“伊斯兰国”领导层东躲西藏,已不敢抛头露面;仅在过去几个月,反“伊斯兰国”国际联盟便击毙了100多名“伊斯兰国”中高层指挥人员。⑩虽然“伊斯兰国”能够在高层人员遭“斩首”后迅速进行填补,但指挥有方、经验丰富的高层人员的丧失对该组织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在作战人员数量方面,据美国中央情报局2014年9月估计,“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武装人员多达2万~3.15万人(11)。到2016年6月底,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已缩减到1.8万~2.2万人。(12)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表示,“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武装人员数量比过去两年中的任何时候都要少。(13)美国领导的反“伊斯兰国”联军副司令彼得·格斯滕(Peter E.Gersten)2016年4月底透露,当前每月前往叙、伊加入“伊斯兰国”的武装人员已由一年前的1500~2000人降至200人(14)。在此背景下,“伊斯兰国”迫切需要补充作战人员,因而对外国武装人员的需求更加强烈。据日本《外交学者》杂志透露,为解决战斗人员不足问题,“伊斯兰国”正在改变其在中亚的招募策略,由初期鼓动极端分子就地推翻本国政府、建立伊斯兰法秩序转为鼓励他们携家人赴叙、伊生活并保卫“伊斯兰国”。(15)

       再次,所控资源、人口及收入都急剧萎缩。“伊斯兰国”兴起之初拥有强大的资源聚集、资金筹集能力,为其军事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资金支持。据英国广播公司(BBC)透露,“伊斯兰国”的资金来源初期主要是中东地区仇视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富人和私人慈善机构的捐赠,随后“伊斯兰国”逐渐在资金方面实现自给自足。(16)“伊斯兰国”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石油走私、强制征税、绑架人质获取赎金、私人或慈善组织捐助、倒卖文物等。据美国财政部估计,2014年“伊斯兰国”通过向中介兜售原油和油制品每周可获得数百万美元,这些中介则将这些产品出售给土耳其、伊朗或叙利亚政府。(17)据“德国之声”报道,美国起初对“伊斯兰国”的石油贸易容忍了很长时间,原因是太多平民参加了这种交易,美国担心如果摧毁石油开采设施和走私石油的通道,可能会引起部分民众的愤慨。2015年11月巴黎恐袭事件后,美国与欧洲改变了战略,此后数周内“伊斯兰国”庞大的卡车运输队遭到重创,大约900辆卡车中有1/3被摧毁。(18)这直接导致“伊斯兰国”收入锐减。美国助理财长丹尼尔·格拉泽(Daniel Glaser)2016年5月表示,受空袭、油价下跌及周边国家打击走私影响,“伊斯兰国”石油收入减半至2.5亿美元左右。(19)为此,“伊斯兰国”不得不加强对其控制区人口的勒索,“其对控制区人口的勒索收入由2014年的3.6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8亿美元,其‘税收’收入也从其总收入的12%提升至2015年的33%。”(20)这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斯兰国”的财政压力,但并不足以弥补石油收入下降导致的财政缺口。因此,“伊斯兰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想方设法节省开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伊斯兰国”为了削减开支,不仅将成员薪酬减半,还要求其成员节约用电、停止公车私用等。(21)在控制区人口方面,伴随着控制区的缩小,“伊斯兰国”所控人口数量也大幅减少。美国IHS咨询公司2016年4月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期至2016年3月,“伊斯兰国”月收入及控制区人口数量皆下降了约1/3,月收入由8000万美元下降至5600万美元,控制区人口由900万下降至600万。(22)

       二、“伊斯兰国”行动方式的新变化

       “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为代表的“传统型”恐怖组织不同,更像一个“准国家”组织:拥有大片领土、数百万民众及数万武装人员,并且建有一整套政治、经济、宗教、法律制度,对控制区民众实行所谓的教法管理,同时利用现代化网络传媒招募世界各地极端分子入伙;在活动方式上,该组织主要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战乱地区攻城掠地、壮大地盘,侧重点放在利用中东权力真空建立“恐怖策源地”,而非袭击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目标。因此,根据布雷特·麦格克的观点,“伊斯兰国”比“基地”组织更糟糕,它“不再是一个恐怖组织,而是全面成熟的军队”(23)。迄今为止,上述对“伊斯兰国”的总体判断依然成立。但应注意到,随着2016年初以来美、俄及叙利亚、伊拉克政府军等各方加大战场上的围剿力度,“伊斯兰国”迫于战场压力正在改变斗争策略。

       首先,通过发动游击战术开展反扑,最大限度扭转战场被动态势。在叙利亚,“伊斯兰国”的“首都”拉卡自2016年5月下旬以来面临双重压力:美国支持的“叙利亚民主联军”从西侧,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从东侧同时攻击。尽管如此,“伊斯兰国”在顶住压力的同时,开始在阿勒颇战线发动攻势,试图蚕食叙反对派所剩无几的北部地盘。5月27日,“伊斯兰国”通过网络发表声明称,其武装人员已经连续攻克土、叙边境阿扎兹(Azaz)附近的六座城镇,并继续向阿扎兹推进。“伊斯兰国”的第二份声明又称该组织已“将10名反对派士兵扣押为人质,并在突袭中击毙33人”。(24)5月28日,“伊斯兰国”再次发起对另一个土、叙边境要塞马瑞亚(Marea)的进攻,大批“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利用卡车对反对派目标发动数轮疯狂的自杀式袭击,迫使反对派军队退却。阿扎兹、马瑞亚两地从2012年起便被叙利亚反对派控制,成为反对派武装从土耳其获得补给的重要据点,其中阿扎兹的战略位置更为突出。从地图上可清晰看出,一旦“伊斯兰国”切断这一走廊地带,不仅将导致阿勒颇地区的反对派被“伊斯兰国”彻底包围,而且“伊斯兰国”还可利用这一地带向土耳其渗透。一名“叙利亚自由军”军官称,这是“伊斯兰国”在阿勒颇省最近两年以来取得的最大战果。(25)从近期事态发展可看出,即使“伊斯兰国”在拉卡战事失利,其仍有在叙其他地区发动反扑的能力。在伊拉克,“伊斯兰国”一面在费卢杰顶住政府军进攻,一面伺机寻求其他战线的突破。5月30日,伊拉克军队分三个方向开始进入被“伊斯兰国”控制的重镇费卢杰。此后,伊拉克总理阿巴迪6月17日宣布,伊拉克政府军已经“收复了费卢杰”。但实际上,费卢杰城内以及郊区,仍有大量化整为零的“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其或转入地下,或乔装为平民,伺机反扑报复。不仅如此,“伊斯兰国”武装人员还在通往费卢杰的道路上密集埋设地雷。在已收复的村镇内,政府军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发现了爆炸装置,为伊拉克政府恢复费卢杰秩序带来重重障碍。就在费卢杰宣布解放第二天,伊拉克特种部队军官库塞·哈米德(Qusay Hamid)对英国《经济学家》记者称,“‘伊斯兰国’仍然在这里。”(26)美国军方也高度警惕“伊斯兰国”的后续报复行动。现阶段,“伊斯兰国”的战场反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不排除未来取得更大战果的可能。另外,此前该组织曾有多次逆势反扑、“越挫越勇”的经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发生在2015年5月。当时“伊斯兰国”顶住美国联军轰炸,一举攻占伊拉克的拉马迪和叙利亚的帕尔米拉,并且对这两大重镇的控制时间分别达8个月和10个月之久。从目前局势看,不排除“伊斯兰国”在新的攻势压力下寻找战场上的其他薄弱环节,妄图达到突出重围、减压解套的目的。

       其次,通过发动更多恐袭减轻战场压力、激化教派矛盾,以浑水摸鱼、提振士气。除了战场上反扑,“伊斯兰国”还加大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的恐袭。在伊拉克,2016年5月10日以来,“伊斯兰国”在首都巴格达的自杀式爆炸攻击就从未停止,共造成近150名平民丧生,成为2016年以来伊拉克“最血腥的一个月”。其中,仅5月17日一天巴格达便出现3起连环爆炸案,造成至少77人丧生,150人受伤。在叙利亚,“伊斯兰国”恐袭数量2016年5月以来也明显上升。5月23日,“伊斯兰国”在拉塔基亚省的阿拉维派聚居区发动了4起自杀式爆炸,其中一起利用汽车冲入人群引爆炸弹;另有3起利用自杀式背心,造成至少73人死亡。这次袭击距离俄罗斯空军所在的阿萨德机场不足3英里。同样在5月23日,“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港口城市塔尔图斯也发动了3起连环自杀式袭击,造成48人死亡,而塔尔图斯则是俄罗斯海军基地所在地。“伊斯兰国”随后在网上声明称,同一天两座城市的恐袭都是由新成立的“萨赫勒分支”制造的(27)。对比“伊斯兰国”2014年宣布“建国”以来伊拉克、叙利亚的恐情可看出,当前伊拉克巴格达的恐怖袭击是201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波;叙利亚塔尔图斯、拉塔基亚等则遭受了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恐袭。美国政治风险分析师柯克·索维尔(Kirk Sowell)表示,地盘丧失正刺激“伊斯兰国”改变战术,包括激活其潜伏分支、对软目标发动恐袭。(28)这一趋势性判断基本符合“伊斯兰国”近期发展动向。不仅如此,“伊斯兰国”5月下旬在网络上发布了一份约半小时的录音,公开号召其追随者在即将到来的斋月期间对西方目标发动更多攻击。(29)此后,6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美国历史上伤亡最惨重的枪击事件,共造成49人死亡,另有50多人受伤;6月13日,法国一名警察在家门口被杀,两起案件的凶手在行凶时均宣称效忠“伊斯兰国”。

       当前美欧战略界普遍认为,“伊斯兰国”在战场承压的情况下频繁制造恐袭是刻意为之,带有双重目的。一方面,“伊斯兰国”欲转移政府军注意力,减轻正面战场压力。美国战争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哈默(Christopher Harmer)表示,“伊斯兰国”知道其已无力实施领土扩张,因此试图通过发动恐袭,迫使伊政府军由进攻转向防守。(30)美匿名官员表示,“伊斯兰国”恐袭事件突增表明,“伊斯兰国”已不再矢志领土扩张,而是通过让伊政府军防守巴格达,阻止其对摩苏尔实施攻击。(31)另一方面,“伊斯兰国”意在进一步煽动教派矛盾,试图在两派冲突中浑水摸鱼。近期“伊斯兰国”发动恐袭地点大部分都是什叶派的地盘。其中巴格达东北郊萨德尔城是什叶派聚居区,南部的拉希德地区则是逊尼、什叶两派的混住区。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塔尔图斯更是叙总统巴沙尔所在的阿拉维派大本营。在叙利亚5月下旬的恐袭事件后,大批支持政府的阿拉维派民众纵火烧毁了多座逊尼派的难民营帐篷,以此报复“伊斯兰国”的袭击。《纽约时报》评论称,“伊斯兰国”对巴格达的恐袭将改变伊政府与逊尼派的对话氛围,刺激伊拉克内部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对立。(32)美国《每日野兽》新闻网站评论称,逊尼派将“伊斯兰国”视为对抗什叶派报复的保护者,“伊斯兰国”对什叶派聚居区进行炸弹攻击似乎意在挑起种族冲突甚至清洗,通过传播恐惧和教派仇恨分裂伊拉克。

       再次,实施战略转移,加大对外渗透、建立分支机构的力度。“伊斯兰国”在2014年能够一路势如破竹,很大程度上源于叙利亚、伊拉克局势的混乱,以及美国、伊拉克政府军、库尔德武装缺乏防备。如今,伊拉克政府军、库尔德武装及部分什叶派武装虽然各有各的利益和需求,但面对“伊斯兰国”这一共同威胁,只能共同对敌。在此背景下,“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可以说已四面受敌,即便能够发起某些战术层面的反击,也无法再像以往那样在军事上取得重大突破。因此,面对越来越大的军事、财政和资源压力,“伊斯兰国”只能寻求“突围”或“转移”,即通过四处渗透和扩张,并在欧美等地实施恐袭等方式转移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之外建立新基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事实上,“伊斯兰国”已经开始了其战略转移进程,大力经营其在北非、南亚、东南亚等地的据点,这些地区的“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及追随者数量有明显增加。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016年1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旬,世界范围内共有34个组织宣布效忠“伊斯兰国”,预计2016年“伊斯兰国”的附属组织数量将继续增加,其成员也将继续增多。(33)以北非为例,据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大卫·罗德里格斯(David Rodriguez)2016年4月初透露,美国情报部门估计,当前利比亚境内“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数量在过去12~18个月内翻了一番,达到4000~6000人(34)。德国美因茨大学中东问题专家梅耶尔(Günter Meyer)称,“伊斯兰国”虽遭削弱,但并未被战胜;数千名“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已从叙利亚撤至利比亚,“伊斯兰国”显然认为他们在利比亚拥有不错的前景。因此,即使他们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遭遇军事失利,并不意味着“伊斯兰国”的终结。(35)更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国”还得到了“博科圣地”、“伊斯兰教法斗士”、“耶路撒冷支持者”等当地极端组织或恐怖组织的效忠或支持,这为其在北非的渗透和扩张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此背景下,美国不得不加大对北非境内“伊斯兰国”据点及其他恐怖组织的打击力度,在实施空袭、调派特种部队的同时,酝酿调整驻扎在埃及西奈半岛的美军的规模和职责,并与利比亚协商签署一份军事协议,以便向利比亚派遣军事顾问协助打击“伊斯兰国”。据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杰夫·戴维斯(Jeff Davis)2016年4月透露,鉴于埃及境内特别是西奈半岛“伊斯兰国”武装人员活动的增多,美国已开始与埃及、以色列协商调整驻扎在西奈半岛的美军的规模和职责,包括动用无人机、卫星加强对埃及与以色列边境的监控,以应对“伊斯兰国”的威胁。(36)

       三、看待“伊斯兰国”当前态势的思路

       战场接连失利导致“伊斯兰国”损兵折将并在叙、伊转向守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国”行将就木,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中东反恐形势的好转。恰恰相反,伴随“伊斯兰国”战略战术的调整,中东的反恐形势可能更加复杂,国际社会也可能面临更大的恐怖威胁。

       首先,“伊斯兰国”比传统恐怖组织的生存力、活动力、适应能力更强,其形态变异或带来更为严峻的暴恐威胁。“国际危机组织”近期曾撰文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曾经历四波“圣战暴力浪潮”:第一波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大批曾在阿富汗参与反苏圣战的“志愿者”流窜至世界各地,针对西方目标制造多起暴恐大案;第二波是以“基地”为首的恐怖组织制造的多次恐袭,以“9·11”事件为标志;第三波由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引发,催生大批新生代暴恐团伙;第四波就是“伊斯兰国”的出现及肆虐,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为一身的“准国家”,是恐怖组织演变史上的新高峰。(37)应该看到,当前“伊斯兰国”在战场上虽走向守势,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其大势已去。目前“伊斯兰国”所遭损失主要集中在地盘、人员、资源三个方面,但根据“伊斯兰国”的组织特点,现阶段损耗均难以被视为其即将覆灭的前兆。一是“伊斯兰国”隐蔽性、抗打击性超过传统恐怖组织。从教派分布地图可看出,“伊斯兰国”肆虐活动区大多为伊、叙的逊尼派传统聚居区,长期以来受到所在国当局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压制,“伊斯兰国”利用当地民众的怨恨乘虚而入,与当地社会、部落逐渐形成盘根错节的共生关系。面对战场失利,其可摇身一变混入民众之中,令外部势力难以甄别。二是控制区缩水对其实力影响程度有限。与2014年年底的“鼎盛期”相比,“伊斯兰国”的控制面积虽有下降,但应注意到,原来其所谓“领土”多为人烟稀少的荒漠。在外部势力强力打击下,“伊斯兰国”甚至有意放弃部分控制区。如2016年3月,英国天空电视台调查了“伊斯兰国”外泄文件后披露,“伊斯兰国”实际上与叙政府军秘密合作多年,叙政府军曾多次在进攻前通敌,而“伊斯兰国”则投桃报李“交还”古城帕尔米拉。(38)这一消息真实性虽然存疑,但有类似报道说明,“伊斯兰国”在对待其所占“领土”问题上灵活性较高,为维持生存,不排除其以领土进行利益交换,“以空间换时间”的可能。三是“伊斯兰国”具有多头领导特点,领导层遭“斩首”可迅速实现补充更替。而且,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该组织高层运行体系遭到根本性破坏。“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行踪极其诡秘,虽曾有媒体报道其一度被空袭所伤,但仍在发挥着指挥作用。四是“伊斯兰国”在作战方式上会因战场受挫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除了上文提到的该组织加大暴恐力度以外,“伊斯兰国”还可能采取更凶残手段进行战术反击。据美国及伊拉克情报官员分析,该组织内部有一个原萨达姆政权化武专家和其他外国化学家组成的特种部队,并且已经制造了一定数量的芥子气。(39)2015年8月以来,在叙利亚、伊拉克战场已出现多起“伊斯兰国”动用化武事件。一旦该组织在人口稠密地区制造类似袭击,后果将不堪设想。此外,从国际反恐斗争经验来看,打击像“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组织必然是一场持久战。美国及盟友对“基地”组织的全球打击已超过15年,尽管曾击毙包括本·拉登在内的多名头目,但该组织目前仍在中东及世界各地兴风作浪。“伊斯兰国”的组织、蛊惑、作战、隐蔽能力均在“基地”组织之上,这意味着打击“伊斯兰国”的战斗必将更加漫长、艰难。

       其次,中东政治、经济、社会深层危机为极端主义滋生土壤,尚无战略层面的综合根治之策。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中东陷入空前混乱。过去五年,中东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相互叠加,多国陷入“动荡—暴恐—动荡”恶性循环,这是极端主义滋生的根本原因。政治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四国纷纷陷入内战、四分五裂。黎巴嫩内战(1975~1990年)持续了15年,考虑到上述四国国情的复杂程度和人口规模,这四场内战恐怕会更漫长、更血腥。突尼斯政治过渡磕磕绊绊、暴恐频发;阿尔及利亚将面临领导人继任危机;埃及回归强人政治,高压措施下暗流涌动。纵观阿拉伯世界,除了海湾富国能靠“君主制加高福利”维持稳定外,其他国家都缺乏解决深层次政治危机的有效手段。在经济上,中东国家普遍面临青年人多、失业率高、产业单一等特点,在全球化浪潮下总体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这为恐怖组织的蛊惑宣传和人员招募创造了便利。一名伊拉克军官称,“伊斯兰国”主要招募对象就是16岁至26岁教育程度低、家境贫穷的青年。(40)从经济结构看,中东国家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工业基础普遍薄弱,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人口增速,其中产油国长期依赖高油价,非产油国指望外部经援,两者本质上都是“靠天吃饭”。在宗教上,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与沙特牵头的逊尼派阵营冲突愈演愈烈,两大教派的对立从政权上层渗透至底层草根,撕裂整个中东社会,助长极端思潮蔓延。近期英国《经济学家》评论认为,中东面临的危机并非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而是“伊斯兰文明内部的冲突”,而这一危机只有本地人自己才能解决(41),外部干涉更让中东乱局雪上加霜。尽管美俄等外部力量都在加大反恐力度,但由于历史宿怨、新仇旧恨,中东民众反美、反西方情绪始终存在。据近期民调,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等地)和也门,约2/3的年轻人将美国视为敌人;90%以上的伊拉克年轻人将美国视为敌人。另外,有13%的受访者称,“如果‘伊斯兰国’不使用那么多暴力,我就会支持它。”(42)美国“中东政策解放研究所”研究员哈桑·哈桑(Hassan Hassan)认为,美国领导的行动虽然会迫使“伊斯兰国”放弃地盘,但最终将帮助“伊斯兰国”获得作为“逊尼派守卫者的合法性”,并帮助其赢得民心。(43)这种外部干预带来的民怨仍然是极端分子最方便利用的“征兵秘方”。综上所述,只要这些多方面深层问题没有解决,中东就仍然有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即使“伊斯兰国”的“本体”被消灭,仍会出现“伊斯兰国2.0”、“伊斯兰国3.0”。在这一点上,近期有一动向尤其值得关注。据美联社2016年5月底报道,“基地”组织叙利亚分支“支持阵线”(Nusra Front)当前正利用美国与俄罗斯2016年2月操纵阿萨德政权与反对派达成停火协议的有利契机大肆招兵买马,2016年3月以来已招募了约3000名武装人员,而过去,它平均每月只能招募200~300人;该组织内部的强硬派甚至主张模仿“伊斯兰国”,在其控制区建立另一个“哈里发国”。(44)

       再次,“伊斯兰国”仍是世界各国须认真面对的全球性挑战。“伊斯兰国”的“官方”杂志《达比克》(Dabiq)第五期前言部分曾明确宣称,“纵然叛教者和伪信仰者看不起它,哈里发国的旗帜将在麦加和麦地那升起;纵然犹太人和十字军看不起它,哈里发国的旗帜将在耶路撒冷和罗马升起;纵然美国及其盟友看不起它,神圣的旗帜将一直前进直至覆盖地球的东方和西方,伊斯兰教的真理和正义将充满全世界,结束蒙昧时代的谎言和暴政。”(45)这表明,“伊斯兰国”的目标绝不会限于打破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界线,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哈里发国”。建立世界性“哈里发国”必然意味着暴力和战争。“伊斯兰国”事实上从不排斥暴力,当其在中东地区攻城掠地的同时,就不断对外渗透,并在世界各地制造暴恐事件。据统计,自2014年6月宣布“建国”以来,“伊斯兰国”及其追随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之外的21个国家制造了至少90起恐袭事件,造成至少1390人丧生,另有2000多人受伤。(46)这充分体现了“伊斯兰国”的暴力极端主义本性。“伊斯兰国”斗争策略的调整特别是其对外渗透和扩张将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在亚洲,“伊斯兰国”已在阿富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了分支机构,并制造了多起暴恐事件。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Shunmugam Jayakumar)公开表示,“伊斯兰国”已蔓延至邻国,新加坡通过网络自我激进化的案例令人担忧,新加坡面对的恐袭威胁已达近年来最高水平(47)。在西方,美国及欧洲都感受到了“伊斯兰国”的威胁,认为“伊斯兰国”为了淡化其战场失利引发的“失败效应”,很可能利用外国“圣战”分子对西方“远敌”发动袭击(48)。美国奥兰多枪击案、法国警察被杀案表明,西方仍然面临着“伊斯兰国”及其追随者带来的巨大威胁。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安全问题专家乔治·贝尼特斯(George Benitez)称,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担心,回国的“圣战”分子可能在本国实施恐怖主义;这些人学习从斩首到酷刑的残酷暴行,欧洲国家担心这些人会回归欧洲,因为他们还持有欧盟护照,并且会将这种恶性的狂热和暴力传入欧洲。(49)不仅如此,即便美国领导的反“伊斯兰国”全球联盟及其他势力能够消灭“伊斯兰国”,“一个无法忽视的意外后果便是,那些为‘伊斯兰国’而战的外国‘圣战’分子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四处逃散,威胁全世界安全,导致全球反恐形势更加复杂”。(50)一旦出现这种情形,世界各国将无不笼罩在恐怖主义阴影之下。

       “伊斯兰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伊斯兰国”的威胁不仅在于其攻城掠地、搅动中东地缘政治,还在于其在全球各地实施暴恐活动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哈里发国”的政治野心及其暴力极端主义理念。因此,战场失利虽然能够让“伊斯兰国”受挫,但并不足以消灭这一恐怖组织及其成员,也无法消除其暴力极端主义理念,更不足以彻底铲除中东地区滋生恐怖组织和极端主义的土壤。因此,与“伊斯兰国”和极端主义的斗争将是一场长期且艰苦的斗争。国际社会在从军事、经济、舆论方面打击“伊斯兰国”的同时,更需标本兼治,从根源上铲除中东地区滋生恐怖组织和极端主义的土壤。

       注释:

       ①Nancy A.Youssef,"ISIS Is Losing Ground,but Not the War",April 5,2016,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6/04/05/isis-is-losing-ground-but-not-the-war.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②“法国国防部长称‘伊斯兰国’可被根除”,http://cn.reuters.com/article/isis-eradicate-conditions-idCNKCS0XI0WX.(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③"What is 'Islamic State'?" December 2,2015,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9052144.(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④Christopher M.Blanchard,Carla E.Humud,"The Islamic State and U.S.Policy",CRS Report,February 9,2016,p.2.

       ⑤Brett H.McGurk,"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on 'Global Efforts to Defeat ISIS'",June 28,2016,p.4,http://www.foreign.senate.gov/imo/media/doc/062816_McGurk_Testimony.pdf.(上网时间:2016年6月30日)

       ⑥Nancy A.Youssef,"ISIS Declares State of Emergency in Raqqa",May 13,2016,http://www.thedailybeast.com/cheats/2016/05/13/isis-declares-stage-of-emergency-in-raqqa.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⑦Nancy Youssef,"U.S.Troops 18 Miles From ISIS Capital," May 26,2016,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6/05/26/u-s-troops-18-miles-from-isis-capital.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⑧Isabel Coles and Ned Parker,"How Saddam's Men Help Islamic State Rule",December 11,2015,http://www.reuters.com/investigates/special-report/mideast-crisis-iraq-islamicstate/.(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⑨文山:“多名IS高层被击毙帕尔米拉古城正收复”,2016年3月25日,http://www.dw.com/zh/多名is高层被击毙—帕尔米拉古城正收复/a-19143317.(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⑩Brett H.McGurk,"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on 'Global Efforts to Defeat ISIS'",June 28,2016,p.11,http://www.foreign.senate.gov/imo/media/doc/062816_McGurk_Testimony.pdf.(上网时间:2016年6月30日)

       (11)Jim Sciutto,Jamie Crawford and Chelsea J.Carter,"ISIS can 'Muster' between 20,000 and 31,500 Fighters,CIA Says",September 12,2014,http://www.cnn.com/2014/09/11/world/meast/isis-syria-iraq/.(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2)Brett H.McGurk,"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on 'Global Efforts to Defeat ISIS'",June 28,2016,p.9,http://www.foreign.senate.gov/imo/media/doc/062816_McGurk_Testimony.pdf.(上网时间:2016年6月30日)

       (13)“美副国务卿称‘伊斯兰国’人员数量为两年来最低水平”,http://cn.reuters.com/article/mideast-crisis-usa-state-idCNKCS0XA02G.(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4)Ryan Browne,"ISIS Internal Docs Show Struggle to Retain Fighters,Cut Costs",April 27,2016,http://edition.cnn.com/2016/04/26/politics/isis-documents/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5)Uran Botobekov,"IS1S and Central Asia:A Shifting Recruiting Strategy",May 17,2016,http://thediplomat.com/2016/O5/isis-and-central-asia-a-shifting-recruiting-strategy/.

       (16)"What is "Islamic State'?" December2,2015,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9052144.(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7)"What is 'Islamic State'?" December 2,2015,http://www.bbc.com/news/world-middle-east-29052144.(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8)“‘伊斯兰国’财政收入大幅减少”,2016年4月24日,http://www.dw.com/zh/伊斯兰国财政收入大幅减少/a-19208429.(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19)“美国官员称‘伊斯兰国’石油收入减半”,http://cn.reuters.com/article/mideast-crisis-islamic-state-revenue-idCNKCS0Y3033.(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20)Jose Pagliery,"Exclusive:ISIS Makes up for Lost Oil Cash with Rising Taxes and Fees," May 31,2016,http://money.cnn.com/2016/05/31/news/isis-oil-taxes/.(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21)Ryan Browne,"ISIS Internal Docs Show Struggle to Retain Fighters,Cut Costs",April 27,2016,http://edition.cnn.com/2016/04/26/politics/isis-documents/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22)"Islamic State Monthly Revenue Drops to

56 Million,IHS Says",April 18,2016,http://press.ihs.com/press-release/aerospace-defense-security/islamic-state-monthly-revenue-drops-56-million-ihs-says.(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23)Kristina Wong,"ISIS Now 'Full-Blown Army,' Officials Warn",July 23,2014,http://thehill.com/policy/defense/213117-us-officials-warn-isis-worse-than-al-qaeda.(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24)The Institute of the Study of War,"Syria Situation Report,May 21-27,2016",May 27,2016,http://iswresearch.blogspot.com/search/label/Syria.(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25)Rebecca Collard,"ISIS Suiprise Attack Wins Syrian Rrebel Territory",May 27,2016.http://www.ft.com/intl/cms/s/0/c914bb18-2424-11e6-9d4d-c11776a5124d.html#axzz4AJkxXf23.(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26)"Fighting in Fallujah:Down,but not yet out",The Economist,June 25,2016,http://www.economist.com/news/middle-east-and-africa/21701084-report-front-line-war-against-islamic-state-down-not-yet.(上网时间:2016年6月20日)

       (27)The Institute of the Study of War,"Syria Situation Report,May 21-27,2016",May 27,2016,http://iswresearch.blogspot.com/search/label/Syria.(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28)Holly Yah,"ISIS Ramps up Attacks,But U.S.Says Terror Group is 'on the Defensive'",May 16,2016,http://edition.cnn.com/2016/05/16/middleeast/iraq-violence-isis/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29)Euan Mckirdy,"ISIS Calls For More Attacks on West during Ramadan",May 22,2016,http://edition.cnn.com/2016/05/22/world/isis-more-attacks-ramadan/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0)Nancy Youssef,"Behind the Carnage in Iraq:ISIS Intends to Divide and Conquer",May 12,2016,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6/05/11/behind-the-carnage-in-iraq-isis-intends-to-divide-and-conquer.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31)Nancy Youssef,"Baghdad Bombings Reveal ISIS's New Plan:Tearing Iraq Apart",May 18,2016,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6/05/17/baghdad-bombings-reveal-isis-new-plan-tearing-iraq-apart.html.(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32)Tim Arango,"Yes,ISIS Is Losing in Iraq.No,It's Not in Its Death Throes",May 17,2016,http://www.nytimes.com/2016/05/18/world/middleeast/isis-bombing-baghdad-iraq-market.html? _r=0.(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33)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n the Threat Posed by ISIL(Da'esh) to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the Range of United Nations Efforts in Support of Member States in Countering the Threat",January 29,2016,p.3,http://www.un.org/ga/search/view_doc.asp? symbol=S/2016/92&referer=http://foreignpolicy.com/2016/02/11/the-islamic-state-will-survive-americas-military-onslaught/&Lang=E.(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4)Nicole Gaouette,"U.S.General:Number of ISIS Fighters in Libya Doubles",April 8,2016,http://edition.cnn.com/2016/04/08/politics/libya-foreign-fighters-isis-doubles/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5)“‘伊斯兰国’财政收入大幅减少”,2016年4月24日,http://www.dw.com/zh/伊斯兰国财政收入大幅减少/a-19208429.(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36)Andrew Tilghman,"The Rise of ISIS in Egypt is Forcing the Pentagon to Rethink Troop Numbers There",April 12,2016,http://www.militarytimes.com/story/military/2016/04/12/rise-isis-egypt-prompts-review-us-military-mission-sinai/82936518/.(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7)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Exploiting Disorder:al-Qaeda and the Islamic State",14 Mar 2016,p.5,http://www.crisisgroup.org/en/regions/global/exploiting-disorder-al-qaeda-and-the-islamic-state.aspx.(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8)"IS Files Reveal Assad's Deals With Militants",Sky News,May 3,2016,http://news.sky.com/story/1688756/is-files-reveal-assads-deals-with-militants.(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39)"ISIS Launches Two Chemical Attacks in Northern Iraq",The Guardian,March 12,2016.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mar/12/isis-launches-two-chemical-attacks-in-northern-iraq.(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40)Mohammed Tawfeeq and Chelsea J.Carter,"Officials:ISIS Recruiting on the Rise in Sunni Areas of Iraq",August 11,2014,http://www.cnn.com/2014/08/09/world/meast/iraq-isis-recruit/.(上网时间:2016年6月7日)

       (41)"The War Within,A Special Report on the Arab World",The Economist,May 14th-20th 2016,p.9.

       (42)西梅昂·克尔:“阿拉伯青年如何看待ISIS?”,2016年4月14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7097.(上网时间:2016年6月8日)

       (43)[美]哈桑·哈桑:“美国盟友可能帮助ISIS赢得民心”,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7875.(上网时间:2016年6月8日)

       (44)Sarah Eldeeb,Bassem Mroue,"Syria's Cease-fire Strengthens al-Qaida Branch",May 29,2016,http://bigstory.ap.org/article/57bc8b0711074d74bd4690bbf0292290/syrias-cease-fire-strengthens-al-qaida-branch.(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45)ISIS,Dabiq,Issue 5,"Remaining and Expanding",1436 Muharram(October-November 2014),p.5,http://media.clarion-project.org/files/islamic-state/isis-isil-islamic-state-magazine-issue-5-remaining-and-expanding.pdf.(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46)Ray Sanchez,Tim Lister,Mark Bixler,Sean O'Key,Michael Hogenmiller and Mohammed Tawfeeq,"ISIS Goes global:90 Attacks in 21 Countries have Killed Nearly 1,400 People",April 29,2016,http://edition.cnn.com/2015/12/17/world/mapping-isis-attacks-around-the-world/index.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47)黄顺杰:“恐袭威胁已达近期最高水平,我国将采取一系列反恐新措施”,http://www.zaobao.com/special/outline/story20160319-594304.(上网时间:2016年6月1日)

       (48)Dominic Tierney,"ISIS and the 'Loser Effect'",April 28,2016,http://www.defenseone.com/ideas/2016/04/isis-and-loser-effect/127905/? oref=d-skybox.(上网时间:2016年5月31日)

       (49)“专家:伊斯兰国的外籍战士威胁全球”,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foreign-fighter-20140923/2460104.html.(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50)UN Security Council,"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Global Threat from Foreign Terrorist Fighters," May 19,2015,S.2015-358,P.16.http:/www.un.org/en/sc/ctc/docs/2015/N1508457_EN.pdf.(上网时间:2016年6月2日)

标签:;  ;  ;  ;  ;  ;  ;  ;  ;  ;  ;  

伊斯兰国当前活动的新情况和影响评估_叙利亚自由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