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蔡逊文

简析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蔡逊文

重庆纳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就是把织物模袋作为软模具,然后通过混凝土泵在模袋内充灌混凝土或砂浆然后使其固结成型,和传统的护坡技术相比,模袋混凝土护坡具备寿命长、施工简易、稳定性好、护坡面积大、速度快、护坡性能强等优点。本文概述了模袋混凝土,简述了某护坡工程的概况,结合工程实际,对模袋混凝土技术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模袋混凝土;护坡工程;施工要点

1 模袋混凝土的概述

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主要是通过高压泵把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入模袋中,使其固结成型。模袋是指一种双层聚合化纤织物制成的连续袋状物。其上下两层织物间,每隔一定距离,用一定长度的聚合物(如尼龙绳)把两层织物连接在一起,以控制灌注成型的厚度。它可以代替模板,用高压泵把混凝土或者砂浆灌入模袋内,多余的水分可以从织物的孔隙重渗出,从而降低了水灰比,增强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凝固的速度,最后形成高强度钢结板块,可用于大面积护坡、土面衬砌或水下护底。根据其材料加工和加工工艺不同,其一般分为机制模袋和简易模袋。

2 某护坡工程的概况

本文以某护坡工程为例,某护坡工程全长68km,流域内山区、平原交错,并且河上游多为山丘区,降雨后山水、高地水抢占河槽,形成径流快,汇水快而猛。如果本工程采用常规的砌块护坡形式,施工难度较大,特别是坡脚护底需要先修筑围堰才能正常施工。这样就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适合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的最佳施工方案。

3 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3.1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设计分析。结合上述某护坡工程性质、防护目的、地形条件、水文地质、水流条件以及工程重要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选用模袋的类型,通过分析,模袋护坡编织布模袋的选择采用无反滤排水点型模袋,模袋混凝土的厚度为15cm。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要求。为增加模袋护坡的抗滑稳定性,除了在水下坡脚水平段设置不小于2m长的模袋混凝土进行锚固外,还在坡顶滩地平台上设置不小于1m长的模袋混凝土。同时在整理冲坑时特别注重土体的碾压、夯实以及坡度的控制,加强了模袋护坡的抗滑稳定性。为了防止模袋混凝土护坡因侧翼、顶部、坡址等边界侵蚀破坏,上下游侧向边界必须开沟,把部分模袋混凝土埋入沟中。为保护模袋混凝土护坡的安全,应注意排水问题。本设计采取的措施:一是在滩地平台上模袋混凝土水平段不小于1m长,并设置顶沟,沟深大于50cm,上部用现浇混凝土压盖;二是在滩地平台碾压、夯实,从堤脚至模袋处按大于2%的坡度进行整理,确保流水通畅,滩地无积水。

3.2 科学设计模袋混凝土的强度和配合比。模袋混凝土的强度和配合比设计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其是模袋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与成本也密切相关。模袋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护坡工程设计对混凝土性能和施工工艺的要求,通过现场充灌试验来确定,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砂率、粗骨料粒径、水灰比、坍落度、外加剂和掺和料要逐一分析确定。经过对混凝土组成材料及拌和物性能要求的分析,再通过现场配合比试验,最终确定工程适用的配合比。

3.3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主要表现为:(1)坡面处理施工要点分析。在应用挖掘机粗削坡后,需要通过人工精细修复,检查土的干密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为保证模袋成型后外观美观不出现波状起伏现象,加强坡面平整度的控制,使误差控制在±3cm以内。坡面处理完成后,开挖顶基槽把模袋端头埋入基槽内,以便于固定。(2)模袋混凝土检验要点分析。为了保障模袋混凝土的质量,在其到达现场后,需要厂家提供模袋出厂合格证以及模袋抽检试验报告等。外观上应检验其长、宽及厚度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缝制宽度≥2cm,针眼间距≤0.8mm,10cm以内不少于12针,模袋表面出现孔洞、缺径、缺纬、蛛网、跳花、大肚纱和合股不均等现象,数量<20处/块(每幅长等于坡长,宽4m为1块),黏合修补可以使用,超出范围则为不合格产品返回厂家。(3)模袋铺放施工要点分析。首先放线定位,主要包括坡顶线定位、坡脚线定位、坡度定位和边界沟槽定位。坡顶线定位用于确定模袋的混凝土灌注高程,坡脚线定位用于控制成型模袋的下边线,坡度定位用于决定所灌注的模袋能否与护坡纵轴线保持垂直。因为当不能垂直时,随着沿纵向伸长,偏斜误差不断积累,导致成型的模袋倾斜,直接影响模袋工程的安全及美观程度,在施工中应及时纠正。(4)模袋混凝土充灌。第一、充灌混凝土工艺流程。混凝土搅拌车运至现场→泵车接管→泵软管插入模袋灌口内→绑扎固定→灌注→质量检验。第二、充灌混凝土。压力控制和充灌疏导混凝土灌注速度控制在10~15m3/h,出口压力以0.2~0.3MPa为宜。软管的管口应穿过灌口进入模袋内,以便泵压力直接作用于模袋内的混凝土,减小灌口承受的反作用力。充灌时,2人扶住泵软管,以防其有较大的摆动,同时掌握灌口混凝土压力,当该处混凝土压力持续上升时说明混凝土在模袋中流动减慢,此时应适当降低泵车的充灌速度,当发现模袋内砼流动受阻时,可采取用脚踩踏的方法进行疏导;如果灌口处砼压力已升得很高,或上升速度很快,应停止充灌,进行检查并采取措施,如踩踏疏导无效,可区别下列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如果阻塞就发生在灌口处,可将泵管拆走,将阻塞的石子或混凝土从灌口内掏出,或用一木杆将阻塞物捣散疏通后,再继续充灌,这种情况往往是混凝土离析造成的,或因为混凝土含有大石子造成的。第三、充灌混凝土顺序充灌混凝土的顺序采取自下而上逐排口逐仓充灌,每排的充灌顺序为:由模袋搭接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逐口充灌,采用这样的充灌顺序实际上是几条条模袋轮流交替充灌,同一次连续充满一条模袋后再充灌下一条模袋的顺序相比,这样的顺序有以下的优点:几条模袋内充灌的砼量相差最小,模袋因充涨而发生的长度收缩也就相差不多,这样便于掌握模袋坡肩位置。降低了模袋内砼面升高的速度,减小了模袋承受的压力。一个灌口充灌完成后,即将灌布套内混凝土清除,将布套塞进灌口并缝合灌口,然后将模袋表面冲洗干净,这种处置灌口的方法,可使模袋表面平整美观,对于水下的灌口,可以只简单地将布套绑扎封闭。第四、模袋混凝土充灌的注意事项:为防止堵塞事故,应随时检查混凝土级配和坍落度;防止过粗骨料进入和堵塞管道;防止泵入空气,造成堵管或气爆;充灌应连续,停机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min。泵与充灌操作人员之间应随时联系,紧密配合,充灌到位后及时停机,以防充灌过程产生鼓包或鼓破。出现鼓胀时,应及时停机,查找原因并处理。随时检查坡顶钢桩是否牢固,以防充灌过程中模袋下滑,灌完一片后,移动设备,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片的充灌施工,应特别注意两片间联接、靠紧;模袋混凝土泵送距离不宜超过50m,充灌速度宜控制在10m3/h以内,混凝土泵的出口压力以0.2~0.3MPa为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模袋混凝土能经受大风、大浪及强水流的冲刷,并且模袋混凝土技术具有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地形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时及可以在水下铺设充灌施工等特征,使其在护坡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其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琦.浅论在水利建设中模袋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2)

[2]孙建华,王彦飞.浅谈土工模袋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8)

[3]王立巍.模袋混凝土在拦河坝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01).

论文作者:蔡逊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简析护坡工程中的模袋混凝土施工要点论文_蔡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