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范文东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范文东

门源县荣锦劳务服务就业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在复杂的形态、功能的综合发展方向上,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本文就高层建筑的特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谈谈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工艺;施工质量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数量大、高度大、结构类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难、材料消耗多、施工周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的应力特性,根据结构和一般多层大大不同的设计,对安全的要求程度逐渐增高,尤其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结构质量更是要求严格。本文对高层建筑工程复杂、高空作业多、工期紧张等特点进行论述,并研究施工技术设计的具体工作要求,促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发展。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工程复杂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整个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单位较多,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都是边准备边施工,保证各个施工部门的协调。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建材用料,其中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涉及到的工序较多,例如要对土方进行砌筑,敷设设备管线以及装修等相关工序,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个专业工种交叉施工的情况。由于高层建筑属于高危职业,所以在进行分配时不够合理很容易引起安全问题。由于高层建筑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而且组织配合情况也十分复杂。因此,技术要求也比较高,比如涉及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施工工艺,新型模板加工技术应用的处理技术以及连接加工工艺的加固等等。

1.2高空作业交较多

被称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原因是楼层较高,因此高层建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建筑施工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由于建筑本身的高度,对其建设和交通工程是复杂的。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涉及到建筑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一些建筑支撑等问题,增加了施工运输的难度,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运输机械是非常重要的。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水电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而引起的不必要损失。

1.3施工工期较为紧张

每一个高层建筑的工期都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但一般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都为2年左右,建筑企业为了保证对施工工期的控制常常采用两班或是三班轮换作业。我们都知道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整个施工都要在一个露天环境下进行,所以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很多建筑工程企业为了保证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对夏季以及冬季进行了技术防控措施,但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才能保证有效地控制工期,进而减小施工成本的目的。

2.高层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控制

2.1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就产生了矛盾,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这种转换层广泛应用于剪力墙结构及框架一剪力墙等结构体系中。

2.2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由于转换层越来越高,转换层的简化结构也被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具有传递层的剪力墙结构和传递层的壳体结构这两种转换节结构,通过分析上下层的位移角和内力变化,可以得到影响转移层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刚度比。影响传送带简化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传送层上外筒的刚性、传送层的高度以及内筒的刚性。

3.高层建筑“三线”控制

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3.1 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添垂直度的准确性,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测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3.2 轴线的控制

轴线传递: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最长纵横向预埋多块200×200×8mm钢板,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200×200mm方洞,采用大线锤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过程线的控制,挂起两条线,浇好剪力墙,这是过程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应由18毫米厚的胶合板制成,外墙应该用大模具固定。墙体的平整度得到了保证,但同时要注意垂直墙体。为此:①模板支架严格控制剪力墙的四个角,确保四角的垂直偏差在最小范围内;;②浇筑混凝土时,剪力在墙体外壁和顶部挂双线,以保证线条与模板始终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3.3 标高线的控制

在每个至少有四个孔的预控轴上(高位至少从上引测到三个位置)进行仰角定位,辅之以多级高程的综述,然后辅以水平复制,复审四点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以保证海拔的准确性。其中对四孔高程的精度要求有所提高。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模板、浇筑和装载、孔的高程可能会失去基准效应。为此,要保证导入点的可靠性,加强对孔洞的模板支护,同时补充12条直径场地的地板厚度,保证高程精度。在建筑物的四个角落,有条件地建立了层层累积的高层次审查点,每层都附着审查的位置,防止累积误差过大。在平面高程检测过程中,必须检查各层四孔和外高检定点的控制点在同一平面以上,以确认标高线的准确性,达到标高线控制的目的。

4.结语

以上我们重点讨论了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特点,同时也重点讨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这些分析会对我们的房屋建筑技术产生影响,不断运用到高层建筑施工中去。除了这些施工技术之外,我们还需要主要提高的施工管理技术,这也是影响建筑施工的关键。最后,希望我们的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每道施工的工序,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使我们的建筑业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长菊杨翠.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OL].建筑知识,:1(2016-05-27).

[2]毕厚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05):143-144.

[3]滕建军,徐庆,袁新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分析[J].门窗,2014,(05):189.

[4]温海林,于国成.浅谈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18.

论文作者:范文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_范文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