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是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未成熟到可以全面推广的阶段,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必须立足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认真分析当前形式,努力探索新的审计方法,突破陈旧的审计理念,勇于创新,开拓审计思路,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创新;理念;管理;手段
引言
在我们日常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审计力量不足、审计评价难、审计界定难和审计成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所以推行审计创新、应用大数据理念和多系统联合审计已将审计工作带入新时代智慧化审计模式。下面,就近几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审计制度不完善,内部审计执行力度不足
完善的审计制度是保障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关键,多数电力企业在制定审计制度时都是采用借鉴的方式,缺乏创新和主动性,出现了电力企业现有审计制度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极大地影响了电力企业审计工作开展。
(二)内审组织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企业在管理上、经营上均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同时确保各种财务信息的完善性和准确性,以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结构、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明确内部审计人员职责,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电力市场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带来很大风险,而内部审计独立性在财务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但现阶段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上级内审机构与所属企业单位共同承担,而在审计人员、职位设置、绩效考核及审计费用上,则由企业进行控制。
(五)审计专业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影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人才的专业素养的高低更是影响着整个电力企业的升级。现阶段公司审计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养不足,降低了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很难对电力企业审计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审计效率的低下,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今后的发展需求。
二、新形势下做好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新时代赋予电力企业新的使命,对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使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内部调整改革与外部任务拓展、守住既有阵地与开辟新的战场、时间紧任务重与标准高要求严等诸多挑战,倒逼审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认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工作理念,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以新时代新的思维方式抓好、做实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努力实现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机制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力求内部审计工作富有成效,有新作为,全面推进审计工作成果的广泛运用。
三、创新审计理念,加大审计建设力度
一是将经济责任审计融入到公司安全生产、风险防控、提升效益等建设方面,以服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为出发点,以规范领导干部任期履职行为,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能力为审计重点,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审计工作。二是准确把握审计工作方向,树立绩效审计理念,把绩效审计贯穿审计过程始终。注重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公司效益等多方面综合评价责任领导。三是注重线上审计与现场审计有机结合的原则。线上审计力求抓住重点、锁定疑点,提高审计效率;现场审计注重与被审单位沟通协调,力求收集的审计资料完整,审计证据充分,有说服力。编制的审计记录及审计工作底稿内容完整、重点突出、责任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是创新审计报告,强化审计综合分析,提高审计成果转化运用水平。审计报告注重从加强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主管层面与客观层面、普遍层面与倾向性层面的分析,真正弄清原因、明了症结,为下一步提炼共性问题清单创造了条件。
四、创新审计内容,提升公司管理水平
一是突出重点,关注发热点。按照审计细则要求,紧扣领导干部个人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把重点投资、基本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重大经济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公司的预算执行、资金使用、项目实施、合同履约等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另外,除关注领导干部决策事项是否合法、决策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决策执行是否规范民主外,还重点关注领导决策绩效能力和任期内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于阻碍公司各项指标提升的疑难问题进行提炼汇总,为下一步延伸审计及相关整改完善奠定基础。二是拓展审计监督范围,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坚持“全覆盖审计、抽重点提炼、按种类汇总”原则,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消除监督盲区,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按照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管理、营销管理、物资管理、集体企业管理等六大模块进行全覆盖审计。
五、创新审计手段,强化审计成果应用
一是创造性的开展审前调查,切实搞好审前调查工作,使审计实施方案制定能够符合实际,从而把握审计工作重点和规律,激发审计实施中创新的灵感和动力,为实施项目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抓住审计项目中影响审计工作发展和成果的关键问题与切入点,全面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数据查询、梳理、分析,迅速锁定风险点,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提升系统为现场审计“导航”能力。充分运用审计门户、综合管理系统,以标准化模板促进提高审计项目规范水平。三是除了常用的核对法、函证法、分析性复核外,还采用调查问卷、座谈询问当事人,审阅原始资料等有效方法,收集相关佐证材料,查找审计线索和疑点,关注审计重点和风险点,有效缩短审计工作时间,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目标。四是创新审计整改,有效运用“问题销号、约谈、一把手”负责制等方式整改发现问题,成效显著。利用协同监督、月度例会平台通报督办整改事项,组织约谈整改不力的单位和部门,有效运用审计整改“四项机制”,严格办理问题整改注销手续,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创新审计手段,提升审计效率
一是充分应用省公司审计标准化成果,出台县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记录模版,规范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等文本格式,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和审计成员集中会审制,准确把握问题定性,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审计意见,力求打造精品审计项目,确保审计质量。二是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建立审计记录清单,精心抽调中介机构专家和业务骨干成立审计组,将记录清单与审计人员一一对应,落实分工责任,定期汇报审计进展,及时出具审计记录。审计组长、主审、小组长集中过滤审计方案和记录内容,严把审计记录的完整性,有效管控现场审计,确保效率。三是聚焦审计监督作用发挥,根据审计发现的全口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与各相关专业部门联动,实时跟踪整改情况,定期评价整改质量,强化审计闭环管控。
总体来说,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审计创新,审计工作取得了几方面的成果。一是规范了数字化审计方法、步骤,提高非现场审计应用效率。二是坚持信息系统应用全覆盖,应用ERP业务审计、管控业务审计、智能持续审计等系统积极探索审计工作转型,稳步提升审计工作质效。三是大胆探索审计方法,大力推进实时在线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应用审计系统各功能点,及时发现、按月汇总审计疑点,借助省公司标准化审计记录(底稿)模板,规范专兼职审计人员对审计问题内容、问题定性、审计依据、审计意见等要素描述,提升项目文档质量。
总体来说,做好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工作人员要针对当前电力企业存在的诸多新问题,不断探索、研究和解决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新课题、新问题,不断提升内审人员自身能力素质,积极努力工作,不断增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完善审计程序和工作制度,加强审计业务基础管理,不断创新各项内部审计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整体推进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鑫.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2]徐亚.经济责任审计浅析.
[3]孙夏斌.审计结果质量控制.
论文作者:张石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审计工作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工作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公司论文; 一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