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论文_向敏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论文_向敏

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402660

摘 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是新课改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真正地把语文教学从以“应试”为中心,转移到以“文化”教育为中心,是我们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文化 渗透

随着国际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入侵,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地被边缘化。所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论述,为如何更好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进行文化提出一点建议。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教育从长远来看,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些是现代化文化所难以达到的。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教师对其传统文化学习的培养将影响着学生日后的传统文化沉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传统文化的古诗词都有着优美的韵律,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古文中的故事也极具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导读部分的讲解,来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名著,从而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

2.降低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从社会环境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社会传播媒介逐渐多样化,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与传统的书籍相比,内容浅显琐碎且单薄化;另外,媒体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极快地更新每一条信息,以博取受众关注,使得各种信息极快传播。当下时代节奏较快,极少有读者能静下心来看一本厚厚的名著,品味其中的内涵,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们将过多的时间用于习题、试卷之中,能抽出完整的阅读时间极少,所以电子产品传播文化便越来越受到高中生的喜欢。然而这种行为对于传统文化却是极大的冲击,学生们所了解到的知识均是从这些传播媒介上获得的现代化的文化,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则可以最大化地降低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1.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涉及到很多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和美,充分挖掘了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贯彻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哲学思想以及价值观念,进而引导学生捕捉语文教材中的深层次文化视点,提高高中生的传统文化情感和素养。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韩愈的《师说》,传达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从师求学思想原则,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师说》的写作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深化理解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认识当时社会背景下耻于从师的流俗以及愚人愈愚的社会现实,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明确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进而帮助高中生树立尊师重教的优良文化传统。

2.强化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汉语思维方式。传统文化的渗透与民族语言以及民族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在语言方面,汉语是我国汉族通用的语言,而且汉语语法体系也是中华民族表情达意的通用手段。在文章的布局方面,我国传统的修辞理论重视文章的整体效果,注重文章内容的首尾圆合及前后照应。而在文章的修辞方面,汉语言讲究简明性、连贯性、鲜明性、得体性以及生动性,强调文章的表现力以及语言特色。因此,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需要培养学生的汉语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透过文章字句抓住传统文化精髓。例如,高中语文中苏洵的《六国论》一文,是古代典范的政论文,文章从“六国”说起,又以“六国”结尾,紧扣论述中心,谋篇周严,整体结构首尾圆合,充分体现了古文人首尾呼应的传统汉语思维方式。

3.引导学生拓展传统文化作品阅读赏析。传统文化的渗透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文学作品的品读,拓展阅读视野,并学会鉴赏课内外的传统文化作品,强化对文章中话语文化意义的理解,并与作者达成情感的共鸣。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红楼梦》,并结合作品的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发展特点,抓住文章中不同人物角色的语言特征以及个性特点,仔细品读文章的经典语句,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积淀,如《宝玉挨打》章节描述了贾政按照传统礼教要勒死宝玉,而王夫人则要求与宝玉一起死,深刻体现了当时“母以子贵”的传统文化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仔细品读,体会小说中王夫人的微妙处境,并逐步揭示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作品的赏析中深化传统文化情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应当尤其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应当高度重视对高中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把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自觉承担起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黄小娟 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开发和利用[D].苏州大学,2008。

[2]章李鸽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4。

[3]杨生栋 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中学语文,2012,06,55-57。

论文作者:向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论文_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