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张德九

张德九

塔城市人民医院 新疆塔城 834700

【摘 要】目的:分析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把我院同期所接收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即病例数均为28例的的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施予常规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实施完全肠外营养,研究组施予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治疗,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明显下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便于患者肠粘膜功能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获疗效明显且理想。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完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中图分类号】R722.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12-01

在急性胰腺炎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比较特殊,病情险恶且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据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80%左右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因暴饮暴食、胆道疾病以及酗酒造成,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黄疸、高热、呼吸异常、神志改变、呼吸异常、休克、消化道出血以及腹水等,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对此及时实施营养支持也变得非常重要[1-2]。本次研究笔者将我院于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接收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了完全肠外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选对象来自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3],Ranson评分超过3分,CT分级主要为D级和E级。随机把5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病例数均为28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研究组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45.8±11.4岁,发病23-35h入院;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45.7±11.6岁,发病22-34h入院。两组患者在发病入院时间、性别构成以及平均年龄等方面对比所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故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即禁食、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失衡以及使用胰酶抑制剂等。基于此,研究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内营养,患者入院后36h内经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穿刺进行肠外营养,能量供给量为84-146kJ/kg?d,其中胰岛素和糖的比例为1:4-8;氮量为0.16-0.3g(kg? d)。入院后三天内基于内镜直视下把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放置在屈氏韧带下大约20-30厘米空肠管内,并借助于X线检查证实,在置管当天予以500毫升生理盐水,而后利用肠内营养泵进行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的滴注,借助于温开水将其配制为溶液,基于患者肠道功能的分析对液体量浓度以及滴注速度进行调整,当肠内营养供能每天达到4180-8360kJ时,则需完全停止肠外营养,一般时间为7-10天左右,紧接着嘱咐患者禁食,一直到恢复正常饮食为止。对照组根据上述方式实施完全肠外营养。

1.3观察指标

采取分光光度法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进行检测,并观察和做好记录工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组间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应用卡方比较检验;组间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用t比较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如表1,经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两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0/2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7%(3/28),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 )

3.讨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中,完全肠外营养已得到认可,该方法符合患者高代谢需求,有利于胰腺充分休息,然而长时间实施完全肠外营养,则容易导致肠粘膜萎缩以及绒毛变短,使蛋白质、DNA合成减少,同时还容易使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影响以及损害,增加感染的概率[4]。鉴于此,我院近年来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了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早期肠内营养能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保持,避免细菌移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研究组,治疗后患者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明显比采取完全肠外营养治疗的对照组低,且并发症发生率也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治疗,便于患者肠粘膜功能的恢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白黎智,康利民,路小光等.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10,31(11):1446-1448.

[2]吴丹,戴洪银,汪小燕等.不同早期营养支持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1,40(18):1834-1836.

[3]姜雯,郝伟,张风芝等.不同方式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9):1764-1765,1767.

[4]吴明,周家华,霍惠峰等.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的对比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4):264-266.

论文作者:张德九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张德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