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与应用论文_黎伟经

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与应用论文_黎伟经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在基坑工程的整体设计实施之前,对工程所处位置的相关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勘察,能够对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一个清晰的掌握,此外对地下水控制的可行性进行测量和判断,就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由地下水所产生的风险,同时避免影响工程周围的环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基坑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的全局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保证基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对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与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

引言:

在人们建设基坑工程的进程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说基坑工程水文地质的地质状况复杂或者地质条件含糊不明确现象等等,因此,对基坑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就尤为重要。基坑水文地质的勘察技术的大力发展与多元化运用,能够有效的确认基坑工程所在位置的水文地质情况与条件,与此同时,还能评估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地下水预防风险,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风险。除此之外,还是工程整体建设过程中的强有力数据支撑。因此,本文将从基坑工程水文地质的基本情况开始研究,并对其地质勘查的设计与运用进行论述。

1 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

对基坑地下工程的整体施工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建设区域的地下水情况以及可能的风险进行完整性分析,结合以上特点和情况、风险等对基坑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相关的设计。

1.1 设计水文地质测试的相关方式

设计抽水相关实验首先就目前抽水的主要目的而言,设计实验时,首先应该对基坑工程的水文地质进行勘察,并计算相关参数。同时需要运用单井抽水以及多井观测等方法,使得总的观井数大于3口。其次,要判断各个土地层次时间的水力联系,在进行分析后,将抽水井安排在含水量多、出水量大的区域,同时保证该观测区域的有两口以上的观测井。最后,还要对抽水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包括判断不同井数的抽水效果、不同井结构的抽水情况、同等条件下水位升降等等。

1.2 设计回灌实验

人们通常说的回灌指的是自然回灌以及加压回灌,设计回灌实验就是对单井回灌的实验加以分析然后投入运用,记录实验相关参数。设计时,首先进行回灌实验布设时要尽量按照直线的方式,间距而言要比前文的抽水井间距小,数量而言应大于3口。其次在能够控制水幕的范围内,要尽可能的使回灌井深度更深。最后,通常情况下,为了试验数据更加有效,会将收水试验和回灌试验进行结合分析,就能够研究在回灌和收水双重作用下的相关规律。

1.3 设计孔隙水压测试

孔隙水压通常是在基坑水文地质布设测试井的区域范内设下孔隙水压孔,同时为了使孔隙水压的测试更加可靠,还需要将对比孔布设在相对应的位置,数量2个以上为佳。此外,为了能更好的保证测试的隔水效果,针对孔隙水压的感应器数量应小于5个,特别情况比如当该土层的厚度小于30cm时,感应器数量应设为1。

2 设计测试周围环境沉降的相关方式

一是对地表的沉降进行监测。首先以水文地质测试群井的中心为中心点,那么在此中心点周围至少70m的区域内都应该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同时地表沉降各个测试点之间也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通通常为10m左右。当监测区域的沉降反应过于敏感时,则按照网格状的形式布设会更有利于监测。在监测沉降的同时,还应与孔隙水压相对应,所以也很有必要在孔隙水压周围布设监测点,以便能够更好的分析相关地表沉降数据。二是对土体分层的沉降进行测试。对于土体分层而言,应该将监测点的布设与孔隙水压的位置相结合,确保地下水的渗流处于受监测范围之内。

3 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应用评价

3.1 降水风险在基坑工程中影响

一是可以通过基坑水文地质的勘察来确定所处区域的土层承压性突涌风险,还可以通过相关水文测试对地下水位、监测点出水量等进行联系分析,对水文土层以及相邻土层进行土质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是通过基坑水文地质的勘察活动,对安全水位的降幅进行控制,进一步明确含水层的相关特性,同时在建设基坑的过程中随时计算水位的具体位置,以控制在安全幅度之内。

三是判断基坑降水的可行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第一是通过抽水试验,观测水位的降深;第二是通过抽水设备和降水井的流量,对现场进行综合能力评估。

四是进一步关注降水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对环境各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后期的环境情况进行推理,若发现问题,可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3.2 指导基坑降水设计

对基坑工程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进行全方位的勘察,记录相关参数,根据所得数据搭建基坑工程水文地质的基本模型,运用模型同时结合所得参数进行降水情形模拟,以指导基坑工程降水建设。

3.3 指导基坑降水沉降设计

就目前而言,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数值模型来计算水文地质的土体沉降,运用力学原理以及分层综合法计算水位降沉,对相关参数以及修正系数等数据加以反向推理,得到相关模型数值结果,进一步细化土体沉降的估计数值。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在基坑设计与建设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水位进行检测和控制。

4 岩土勘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措施

4.1 明确勘察目标与具体勘察任务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后发现,在具体的勘察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知,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明确安全的重要性,使自己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工作,从而提升整体的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作效率。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依据工程实际,制定符合工程需要的勘察目标。而目标的设定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勘察之后,有了更加充足的了解,才能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保证勘察目标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只有保证评价的真实性,才能发现实际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的产生和时间的浪费。

4.2 加强设计与任务分析

在具体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工作内容,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施工之前应该对勘察的合理性进行全面分析,使勘察工作更符合现实工程需要,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并且在调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这样分析出的结构才具有可行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勘察设计水平,并对自己的工作更加重视,改变自己的工作态度,对水文地质进行客观的评价。

4.3 完善评价内容

在岩土工程中,评价环节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水文地质方面的评价更为重要,很多细节都需要仔细把握和研究。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岩土体的水文性质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并不断加强关注和重视。如果水文性质出现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岩土体的强弱度,继而使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受到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岩土体水文性质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保证岩土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对地下水文性质的分析,了解地下水的特征,加强重点问题的研究,并在客观、全面的分析后,进行有效的评价,考虑多方面的内容,并作为评价原则,使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良好效果。

结束语:

总体而言,运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对基坑水文进行勘察,对各种各样的不足与漏洞进行预测、判断,及时进行弥补,使得基坑工程的地下水风险能够有效的监测并积极规避。并且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多方面运用,能够是的基坑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以及风险预测与预防进行全方位科学性的指示,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兰韩.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8,40(09):1506-1508.

[2]潘国军.基坑工程环境水文地质分析与评价[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192+194.

[3]孙迪.某基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评价[J].安徽建筑,2016,23(03):143-145.

论文作者:黎伟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  ;  ;  ;  ;  ;  ;  ;  

基坑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设计与应用论文_黎伟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