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论文_张青

人文关怀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论文_张青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逐渐现代化,中职阶段的教学理念开始逐渐侧重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型人才,让此类毕业生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需积极地改善以往中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的不良教学现象,而班级管理就是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的重要途径,实行德才兼备的教学措施,改善学生“轻人文素养,重技能知识”的学习现状。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在管理班级时有意识强化人文关怀力度,提升学生们的人文情怀,为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人文关怀;中职班级;管理策略

我国中职教育目前正致力于培养出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不仅对中职生技能方面作出了一定要求,还对中职生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职生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可更快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仍旧还有部分院校存在轻人文重技能的教学倾向,使得学生不能获得全面发展,对其往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这也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需要班主任积极的融入人文关怀。本文将针对如何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效渗透人文关怀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职班级管理现存问题

通过观察发现,现如今的中职班级管理现存问题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管理缺乏“民主性”。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并不高,即部分教师只对专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另眼相看,往往会忽略班级内其他能力方面优异的学生,使得班级内大部分学生没有发展机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学生自信心,打击学生积极性。第二类,忽略班风建设。班级风气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学生与教师的双重努力,优秀的学习氛围离不开良好的班风,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使得班级管理达到预期成效。然而,现实教学中,师生矛盾却常有发生,缺乏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第三类,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家校合作的教学理念其实很早就被业内所提出,然而多年过去,由于各种因素,绝大部分的中职院校仍旧未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甚至于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依然认为,教学就是学校与教师的事情,与家庭无关,并不重视对孩子的人文关怀。

二、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有效渗透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生活方面的关怀

由于现代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小皇帝”,衣来伸手,娇生惯养的现象极为普遍。而在中职学习阶段,学生正处在建立规范的道德理念的关键性阶段,部分学生由于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学校住宿,对寄宿的生活往往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在生活方面,学生往往缺乏自律能力与独立能力,进而出现诸多不适现象,甚至于跟室友产生矛盾,影响学习,作为班主任若不能及时对其给予人文关怀与帮助,必然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笔者在对中职班级进行管理时,为积极贯彻人文教学理念,建立起有效的人文关怀体系,便从各个方便开始观察学生,给予其及时的关怀与引导,例如,除了对其各科成绩有所了解之外,还对班级中学生的日常饮食起居进行了一番了解,进而发现部分学生会存在生活上的困难,与此同时鼓励同学给予其及时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使得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来自班级这个团体的呵护与温暖,扫清学习障碍,快速的融入校园生活之中。

(二)建立起“民主管理”体系

现代化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生本”理念,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班级作为一个大集体,每位学生都应该从中感受到归属感、集体意识以及存在感,集体意识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出力、通力合作、共同管理与维护的,班集体的管理不仅要靠班主任的努力,还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为此,班主任在建设管理体系时需要注重民主化,即建立起“民主管理”体系。例如,笔者在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选拔班干部时,选择了“竞选”的形式,即鼓励每位学生都可参与班干部竞选,多听取学生们的建议,班干部竞选结果也不是长期不变,可一学期进行一次竞选,甚至于小组长要求学生轮流担任,为学生们搭建起一个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强化学生在班级中的责任感,切实体会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进而推动班级整体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在管理班级时,需要教师积极的将人文关怀融入工作,与学生之间逐步形成亦师亦友的、和谐温馨的关系。教师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暂且放下自己的长者地位,找准自己的定位。例如,笔者为将人文关怀融入班级管理,在课上,先以教师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在课下,就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并非是要扮演好一个“主宰者”,而是要做好一个“引导者”、“聆听者”与“陪伴者”。学生需要得到重视与尊重,那就注意自身言行举措,在与学生讲话时,放缓语速、注意态度,切忌使用严厉、强硬的态度命令学生,而是要给予其人文化疏导,反之就会致使师生矛盾进一步恶化,不利于落实人文化的班级管理。

(四)心理与个性方面的关爱

人文关怀也就是说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成绩以及生活,还需要对本班学生性格有所了解,对其近期心理状态有所关注。针对此,笔者开放了“情感信箱”,使学生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亦或是学习途中所遇到的不尽如意的事情写下来投放到信箱中,并且及时的阅读学生所写的信,通过回信的形式予以其正确的引导与建议。如此一来有效避免了学生与教师谈心时畏惧、尴尬的情绪,建立起师生间紧密的情感沟通渠道。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正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而言,班级管理措施不可过于强硬,而是要聆听学生建议,融入人文关怀,建立起民主化、合理化、生活化、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作者:张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人文关怀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有效渗透论文_张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