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策略探讨论文_兰海

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策略探讨论文_兰海

(国网山东博兴县供电公司 山东博兴 256500)

摘要:当前,建设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部署,党和国家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发展智能电网,开发应用新技术,对加快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策略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希望以此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电网;新技术应用;发展策略

1.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

1.1输配电线路和电缆在线监测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高压领域中,其要求的科技含量非常高,仅仅局限于部分地区使用,一般需要专门的运行机构来加快建设或者管理,实现智能化的供电。在多年高压输配线路中,电力电缆等智能化方面的科技应用越来越普遍,智能化应用经验也渐趋成熟。

输电线路能够有效地进行预警和监测,通过系列的检测能够加快故障的查找力度,达到预防和解决相关的线路故障问题,改善目前相对薄弱的地区局面。输电线路检测技术,一般适用于在沙漠、水域、山区等偏僻远距离的进行检测应用,以此来加快实现线路维护和管理。

发展大型的线路监测技术,一般应用于大型城市中。这些地方由于其拥有着大面积、高强度的电力和电缆运行,加大了其工作量。电缆在线监测未来还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重视。

1.2配电网智能化初级阶段新技术

在配电网领域中,我国已经走过了多年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但是在一些方面我国还有待加强和创新。现如今我国在配电网智能化方面,重新对其应用的策略进行了深远的思考,力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城市电网智能化应用发展。

要实现配电网智能化应用,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加以进行。

首先,在供电地区要建立起统一的电网监控和调配中心。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实现技术改造,加之以光纤、信息对其进行监控,实现信息即时共享。在建立监控中心过程中,要尽量将其集中化,方便于大家规模化管理,加快实现整体规划,节省项目投资。

1.3变电站智能化技术

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是当前讨论最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目前,国内的认识方向基本上是统一的。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专业界面的限制,加快实现供电产业的体制创新与整体问题。在此情况下,供电企业势必要加快一些示范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实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建设数字化电站过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入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在智能化产品中,要加快形成多种形态、多个系统的应用局面,实现百花齐放,专业化程度加深,促使小规模的企业向大规模、专业化应用方向转变,实现复合型开发应用,加快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1.4调度智能化技术

我国在智能调度化应用方面研究较为突出,长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发展经验,技术基础丰厚。在自动化走向全国建设的关键领域中,我国也加快了调度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通过一些方面实现自动化远程监控,加快信息收集、发展变电站视频技术,从而能够更加促进调度智能化发展和得以完善。

但目前,我国一些公司还普遍处于智能化的基层,没有掌握核心的调度和预警装配。智能化调度过程中,需要一些预警机制的建立,同时也离不开自动化系统的统一规划和决断能力。在我国一些省级单位中,调度智能化技术已经得以广泛运用,但是调度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压力也非常大,在研究过程中仍旧具有可变化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光纤通信及信息化技术

智能电网主要依靠传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物理等技术,实现建立高速、有力的信息网络,加快多种业务的多层次接入,为即时信息的发布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智能电网的应用中,首先要保证电网通信的畅通。

光纤网络要确保其通达度,加快实现各个通道能够自愈,超长光距离光缆得到维护和管理;对于一些要求即时通信的设备,还要加快建立调度网络系统,为各个电能量采集部门、自动化系统等提供公共通道。光纤覆盖,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全覆盖和智能化相结合。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进一步的加以完善。这就要求在骨干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加快专用资源、保密等技术环节。同时,加快和相关电力服务企业加紧联系,促使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加快实现企业核心技术管理。

1.6需求侧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的实现就是要求广大用户能够体会到电力智能化的发展成果,积极实现用电智能化和实施方案标准研究。智能化管理,要求逐步建立起高级的测量体系,包括用电需求、通信、电表智能化管理、防窃电等。要实现这些计划,需要加快制定相关的侧方案。一般我们可以看到,需求侧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实施政策性很强,需要地方和企业充分结合衔接,并向政府寻求相关帮助,以此来促进智能化电网事业的进步,加快智能化电网技术的发展。

2.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发展策略

2.1加快实现智能电网技术创新

智能电网的建设,离不开我国技术的支持。这就要求我国有关部门结合目前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各大技术发展的特点,来实现技术领域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在充分吸收借鉴相关国外科技成果的同时,我们应该深刻了解到,在很多技术的应用上,别国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我国的国情,因此不能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实现技术创新,能够加快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的电力垄断,实现我国电力独立发炸。此外,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我国要加快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推动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建设和发展。

2.2结合实际制定智能电网发展目标

智能电网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需要结合实际考虑多种不同条件的因素。这就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分期进行电网整体规划和目标的设立,提高电网建设的效率。同时,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发展需求和需要,并对电力分布等做出及时的规划,尽量将电网规划按照实际建立起可行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目标的分析与掌握,加快实现智能电网的发展应用,促使电网的建设能够循序渐进的推进工作,加快开展的速度。

2.3智能电网技术标准需要前瞻性

在智能电网的起步中,我国起步时间较晚,经过短时间的发展,难免发展的不够成熟,在很多技术方面仍需要我们加以完善和改进。在智能电网技术标准的制定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实际与检验的重要性,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得以建设和规范,完善相关的制造工艺,控制和降低成本。另外,从前瞻性方面来考虑,我们不仅仅要加强智能电网在电力行业的发展应用,同时也应该加快促进通信、信息技术等的应用,通过相关行业来加快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2.4加快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

在发展智能电网时,我们要重视电源的引进与接入。在此基础上,我们势必需要寻求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另外,分布式发电,也在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可再生能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及其不均匀分布,尤其是风能、太阳能,更容易受天气变化影响,因此在发电机的选择上,就需要一个网架坚硬、牢固的电网来为发电做支撑。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改进,我国势必需要加快研究风电场动态模型的精度和计算速度,以此来促进我国智能电网新技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家庭用电监管智能终端系统设计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4,(2):23-27.

[2]任亚琴.智能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12):104-109.

作者简介:

兰海(1980-)男,汉族,山东博兴人,工程师,大学学历,毕业于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兰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策略探讨论文_兰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