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NA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法形体学分析论文_朱彦伟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文章主要从建筑设计的方法形体学方面对SANNA事务所在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具体形体操作进行分析,试图进一步解析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建筑思想和设计哲学。

关键词:妹岛和世;西泽立卫;思维方法;环境思维

一:关于SANNA事务所和妹岛和世以及西泽立卫

日本中生代女建筑师妹岛和世出生于日本茨城县,在进入伊东丰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前已经在日本女子大学取得硕士学位。西泽立卫是妹岛和世的得意门生,但是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原本是两名各自独立的建筑师,由于设计理念及关系上的接近,后来合伙成立了SANAA的设计事务所。在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影响下SANAA事务所的作品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流派的风格和特色,他们善于利用暧昧、透明、简洁的材料,在形式上具有很强的识别性:简洁的集合体量、干净、半透明材料、暧昧、淡薄的氛围,把人们从传统建筑的空间体验和视觉体验中解放了出来。

妹岛在伊东丰雄工作的时间从那里学习到了伊东常用的一种轻盈、飘逸的建筑语言,但是又更进一步增加了建筑中的轻盈感,富于女性特有的精致感。SANNA事务所的建筑作品形式单纯,体量简洁,空间均质,单薄的材质,强调内部空间的物质反映,将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托付于极简洁的物质之上,并逐步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极简主义建筑风格,被别人称为“妹岛的白色暧昧”,因为其作品空间中大量的白色轻质材料表达,墙面,地板,天花,需要透光的部分则也是简洁的白色半透明玻璃,漫步其中,让人有种如入梦境中,产生飘忽暧昧说不清楚的独特感受。

二:SANNA事务所建筑作品的设计思维方式

建筑设计思维方式包括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属于建立在包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等的基础上的逻辑思维,感性思维属于建立在包括灵感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基础上的非逻辑性思维。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可以概括为形象性和逻辑性。形象性表现在从视觉表现出发的形象思维,逻辑性则体现在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的一个一个问题解决的、遵从客观世界规律和物质属性的解题过程。

2.1环境思维

形体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的一个方面,展露在大众眼前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建筑的形体特征,合适而又出众的形体设计对于建筑的使用者和大众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视觉提升效果。但是建筑也存在于客观的周边环境之中,建筑巨大的体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一般也比较大,因此对环境负责的必要。建筑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互补而又独立,建筑应努力融合于环境的整体气氛中,避免突兀的表达,否则会对周边原有环境中的食物产生不必要的干扰,自然协调是建筑面对环境的首要态度。因此,建筑形体设计可以从环境中吸取构思依据,从周边环境的形体特征中寻找出合适的形体元素,进行抽象表达,从而达到与环境共融和相互呼应的目的。

金泽美术馆是一个非常低矮的圆形建筑,十分规整的几何化边界表达使得其像一个飞碟般轻盈地悬浮在在金泽市的中心绿化地带。四面八方全面用玻璃打开的立面设计,使得室外的景观绿化可以全面的渗透进入美术馆中,有着强烈的开放感,从而使得建筑在环境中的阻隔感和存在感大大减弱,周边的花草树木透过半透明的玻璃墙体渗入室内与清新的空气和室内的展品与建筑空间浑然一体,观众漫步其中,没有强烈的内外之分,随时随地的融入周边的环境之中。由于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采光和透明化设计,这里的室内空间充满了柔和的自然光线。环境中的粼粼波光,树影婆娑,全部都被吸纳进来与这个低调的白色建筑融为一体。

2.2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一种较感性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想、联想和想象而展开的思维方式,它具有与其他思维方式极为不同的特征。

在纽约当代艺术馆的设计中,SANNA用了7个连续堆叠的白色方盒子,但是彼此之间又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了一系列微妙而敏锐的交错和咬合,极其简洁的形象符号但是又有一些暧昧的处理方式,唤起人的兴趣和好奇;卢米埃公园咖啡厅,则是运用了同样几何化的两个圆环形进行嵌套的形象思维,但是仔细观察,却又可以发现在两层嵌套圆环建立起来的空间中,存在一种非均质非平等的关系,形成了空间的势差。

纽约当代艺术馆(环境思维,母题法,雕塑感建筑)

2.3结构思维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卡拉特拉瓦曾经说过:“结构本质就是建筑。建筑是一个跨越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多种因素协调运行的体系,建筑的美只有在建筑蕴含的多种因素协调运转、完美配合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建筑设计的结构思维通常充分体现建筑本身的结构特征,展示建筑的结构魅力。”

与卡拉特拉瓦在设计中使用非常明确的韵律化的结构构件强化表达结构的存在感不同的是SANAA的作品展示建筑结构魅力的方式,是“弱化”而非“强化”,弱化梁、楼板、墙面、柱子这些建筑结构元素尺度,使得建筑脱离典型的“框架结构式”现代建筑的特征,呈现出某些科幻的、未来倾向的、超现实主义的某些的特点。另外SANAA在许多时候还在探索对混凝土可塑性表达上,体现混凝土结构魅力。

三:SANNA事务所的建筑形体手法运用

3.1母题法

所谓“母题法”,就是在某一个建筑中反复使用某一几何图形,并以此作为平面布局和空间造型的母题。

SANAA的建筑形体设计手法中,大量运用了母题法的创作手法。森山公寓坐落在东京市郊住宅区的正中央,由一套套木框架结构的出租公寓构成。运用了母题的不断重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住宅区,其平面可以看出有明显的矩形母题重复的痕迹。

3.2网格法

SANAA设计的阿尔梅勒城市剧院、船桥公寓、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均运用了网格法的形体创作手法。以托莱多艺术博物馆玻璃亭为例,这座建筑有着独特的形体生成方式:首先方形体由网格划分,并进行功能置入、界面倒圆角,最终形成“双重界面”——对内划分各个“功能泡”,剩余空间形成另外一层界面,最后把各个空间进行暧昧的组合在一起。

3.3雕塑感的运用

SANAA在建筑创作形象思维方式中,有着“抽象的几何体组合、暧昧的形体关系”的倾向,这实际上从侧面表明了其对“雕塑感建筑”的创作手法——运用极致规矩的简单几何特征,形成富有体积感的建筑形体的运用。

其中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利用不同各种大小和高度的方盒子表达博物馆形象,建筑利用多个貌似随意实则有着强烈内部秩序的的方盒子进行组合,整个建筑体量的组合就如同后现代的雕塑一样,坐落在路边,成为街道上人们欣赏的一个巨大的雕塑景观。

参考文献:

【1】《浅谈建筑形体设计方法——从建筑环境中吸取》,时代建筑.2002.11.18

【2】吉志伟.《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的住宅设计解读》,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07.01

【3】李强.库哈斯与妹岛和世建筑结构特征对比[M].《华中建筑》,2008,26(11):33-35

论文作者:朱彦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SANNA建筑事务所设计方法形体学分析论文_朱彦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