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户的生活质量对比论文

某市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户的生活质量对比

杨 露1周小春1黄志勇2张荣政3

(1.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22;2.福泉市卫生健康局,贵州 福泉 550500; 3.福泉市人民政府,贵州 福泉 550500)

摘 要: [目的]了解农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后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及时为政府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不断提升入住户的生活质量。[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福泉市两个搬迁点即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入住搬迁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206户搬迁入住时,直接拎包的入住率达94.2%,其中城南安置点入住户入住率高达98.1%。有65.5%的入住户能安心、稳定居住,有34.5%的入住户还存在住得不稳的状态,其中镇安置点不稳定率达54.0%;有17%的入住户生活感觉不习惯,有8.7%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方便;两安置点入住户对政府领导关心帮助、邻里关系、管理人员关系、帮扶人关系、小孩上学、就医、乘车、水电网络、小区环境安全等的评价认可度达100%。 [结论]强化管理,形成机制,组建优质巡讲综合教学团队,针对不同人群和用人单位,分门别类组织不同人群开展对口技能培训,促进家庭成员能以精湛的技能获得更高的收入,以此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两地安置点;搬迁入住户;生活质量;对比

4月13日,李克强总理批示: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是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支撑平台,为此,课题组于2019年4月11-14日对福泉市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的搬迁入住户进行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调查,其目的是了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入住户的生活状态、稳定状态,及时向政府提供搬迁户居民的真实信息,给政府为农民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提供决策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福泉市4个安置小区的两个安置点(市城南千福小区和陆坪镇移民新区)入住搬迁户进行入户调查。本次共调查易地扶贫搬迁206户868人,其中市城南千福小区106户425人、陆坪镇移民新区100户443人,两地搬迁入住时间分别1年和2年,市区搬迁安置点离市中心4公里,镇移民新区安置点离市中心17公里。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农民职业技能与生存能力调查表”, 调查员均为经过集中培训合格的人员。要求入户调查使用统一指导用语,以户为单位采取“一对一或二对一”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将在家共同生活的人员并能正常交流、语言表达清晰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回答者的共性意向。调查内容有基本情况、易地扶贫搬迁情况、入住后家庭的稳定、生活、工作等情况。

宽甸县年最低气温整体呈周期性变化,如图3所示。2000、2001年为偏冷期;最高值出现在1995年,为-21.7℃,最低值出现在2001年,为-33.5℃,两者相差11.8℃。2014—2017年为偏暖期。

1.3 统计学处理

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如χ2检验。

206户搬迁入住时,直接拎包的入住率达94.2%,仅有5.8%的搬迁户购置了一些其他物资,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3),其中城南安置点入住户直接拎包入住率高达98.1%。有65.5%的入住户能安心、稳定居住,有34.5%的入住户还存在住得不稳的状态,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中镇新区安置点入住户住的不稳定率达54.0%。有17%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习惯,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3),其中镇新区安置点有25.0%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习惯。有8.7%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方便,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其中镇新区安置点有17.0%的入住户感觉生活不方便。两安置点入住户对政府领导关心帮助、邻里关系、管理人员关系、帮扶人关系、小孩上学、就医、乘车、水电网络、小区环境安全等的反馈评价认可度达100%,见表1。

2 结果

2.1 政府统一免费配置室内物资,确保农民搬迁入住后的正常生活

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政府实行统一物资免费配置,除厨台、卫生间统一修建外,免费配置有电磁炉、沙发、床、饮水机、电饭锅五件套。确保农民搬迁入住不需要在购置其他物品家庭就能正常生活。

2.2 农民搬迁入住后家庭生活状态的评价

由于复层与基层的材料不同,会因材料的导热性和热膨胀系数不同而出现材料稀释等现象,这些不利因素更增加了焊接难度,所以应当制定严谨的焊接操作工艺,并严格按照工艺进行焊接。镍基材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常温下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表1 搬迁入住后,两安置点入住户家庭生活状态评价对比

2.3 搬迁入住后,两安置点家庭人员的就业、收入、从事工作以及期盼岗位和培训情况

206户安置点入住户家庭有劳动力为592人,其中在县外就业179人,占30%;县内就业413人,占70.0%,其中城南搬迁入住户家庭成员292人中在县外就业67人,县内就业225人;镇新区家庭成员300人中在县外就业112人,县内就业188人,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2,P=0.000);接受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年平均培训次数在1.7±1.2人次,其中城南1.6±1.3人次,镇新区1.7±1.1人次,两地经t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1.143,P=0.255)。家庭平均有读书郎为0.95±0.91人,其中城南0.97±0.87人,镇新区0.92±0.96人,两地经t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406,P=0.685)。两安置点家庭成员均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和养老保险;入住户对国家的医保政策知晓率达94.7%(195/206),其中城南知晓率为92.5%(98/106),镇新区为97.0%(97/100),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一年来,搬迁入住户中有71户家庭成员中患病住院或看门诊,费用报销率为1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除获得医保政策规定报销外,个人需要自付的部分还获得了医疗扶助和民政救助,基本上自己不出钱或支付很少的钱就能把病看好。

抽取滤波器组主要包含CIC(Cascade Integrator Comb)滤波器、HB滤波器以及FIR滤波器。CIC滤波器因其只包含加减法器和寄存器,所以常作为滤波器组的第1级用于高数据速率电路中;HB滤波器因其抽头系数少计算量小且实时性强,所以常作为滤波器组的第2级用于中间级滤波;FIR滤波器因其过渡带窄,阻带抑制比高,通带波纹小,所以作为最后一级滤波器。各级滤波器的参数是可灵活配置的,以滤波器组的方式实现多模通信系统的灵活切换,达到兼容多模通信系统的目的。各种通信模式的滤波器抽取率设置如表3所示。

表2 两地安置点的家庭成员就业、收入、从事工作、期盼岗位和技能培训方面比较

2.4 搬迁入住户家庭成员就业、小孩就学、医保、就医情况

206户868人搬迁入住以来,家庭成员依靠政府平台和自身资源寻就业占比为73.8%,其中市城南点为85.8%,镇新区点为61.0%,两安置点经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家庭收入主要以“务工或务工+务农+种植经济农作物” ,两者占85.9%,其中市城南点为98.1%,镇新区点为73.0%,两安置点经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现从事工作以“种田土+打零工或种田土+打零工+工厂上班”,两者占71.4%,其中市城南点为83.0%,镇新区点为59.0%,两安置点经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希望从事“保安+环卫+工厂技术工人或工厂技术工人+泥水工、电工、钢筋工等”为最高,占53.9%,其中市城南点为67.9%,镇新区点为39.0%,两安置点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希望接受2种以上工种技能培训为92.7%,其中市城南点为99.1%,镇新区点为86.0%,两安置点经经χ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说明搬迁入住的群众希望通过更多的技能培训后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见表2。

商黎英对根力多所做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根力多是一家专业从事生物有机肥研发生产销售、现代农业种植和物流运输的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技术全省唯一、全国领先。他们生产推广的生物有机肥,有力推动了全国肥料产业的‘生态革命’,也为威县特色农产品改土、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

3 讨论

易地扶贫搬迁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搬迁入住户入住住得稳不稳,关键环节是家庭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调研的两个安置点应搬迁入住304户1347人,安置入住率100%,其中陆坪镇移民新区入住168户805人,市城南千福小区建入住136户542人。为了使搬迁户能安心稳定住下来,政府选派精兵强将到社区服务站工作,每个站均配备有5人以上管理人员,小区功能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设置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人员努力做到“急小区入住户之所急,想小区入住户之所想”。两安置点入住户对政府领导关心帮助、邻里关系、管理人员关系、帮扶人关系、小孩上学、就医、乘车、水电网络、小区环境安全等的反馈评价,认可度均达100%,说明我们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做得比较扎实的、接地气的、富有成效的。

资料显示,仍有34.5%的入住户存在居住不稳定的现象,认为生活不习惯和不方便分别占17.0%和8.7%,其中以镇新区安置点占的比例为高(25.0%,17.0%),主要原由为:一是生活成本太高。在城镇生活处处都要花钱,在农村吃粮油、吃菜、饮水基本上不花钱。二是没有自己可从事的工作可干。重点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群,他们在农村对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及简单的家禽养殖都较熟练,到城镇工作需要的是技术活,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又偏大,在学新技术方面感觉非常较吃力,加之平时的无束懒散劳作行为习惯,难以适应工厂的工作纪律约束,诸多因素导致就业率不高,当下只有少部分入住户在政府提供的非常有限的技能要求不高的公益岗位工作如保安、保洁等。这三个年龄段的多数入住户感觉生活水平不如在农村生活好,但青年人适应能力很快,思想活跃,他们很快就融入城镇生活状态,感觉在城镇生活非常舒适、有品味,居住环境与城市人没有两样,认为在办事、小孩上学、就医、乘车、就业等方方面面都比在农村生活强,只要勤奋,生活质量都在节节上升。

资料显示:206户868人搬迁入住以来,家庭成员依靠政府平台和自身资源寻就业占比为73.8%,家庭靠以“种田土+打零工或种田土+打零工+工厂上班”来维持生活户占71.4%,融入城镇生活后,期盼从事“保安+环卫+工厂技术工人或工厂技术工人+泥水工、电工、钢筋工等”占53.9%。交谈过程中,入住户们都认识到只有尽快融入搬迁新环境,不断提升多工种技能水平,才能实现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才能有效提升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4 结论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提高搬迁入住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关键点是如何增长搬迁入住户的家庭收入,家庭收入的稳定增长唯一的路子就是靠就业,只有就业稳了,整个家庭就能安心居住下来,也才能实现政府提出的“搬迁出、稳得住、能融入、可致富”的总体目标,如何做呢?我们认为:一是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精准调研,做实清单,针对不同人群和用人单位,分门别类地组织不同人群开展对口技能培训,着力提升群众的上岗率。二是发挥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的办学资源优势和社会资源,组建优质巡讲综合教学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搬迁入住户开展丰富多彩的、针对性强技能培训,培训项目坚持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向打造新型职业技术农民迈进,以此提高群众的就业竞争力。三是强化政府与内地企业、域外企业的紧密联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更多企业到本地开办工厂,引导他们走进社区,吸纳更多搬迁入住群众在企业工作,获得有效收入。四是政府要强化管理,形成机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用心用情做好老百姓的每一件事,引导群众主动转变观念和培育自信心及内生动力,对住不稳的入住户要做到精准施策,引导融入、引导就业、引导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着力点就是提升搬迁入住群众的归宿感、幸福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上”的批示[N].贵州日报,2019-1-4.

[2] 谢凡,尹同一.易地扶贫搬迁新实践的调研与思考——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9,1(387):132-134.

[3] 史 珂.试论“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顶层设计下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J].新西部,2018,11:18-19.

[4] 周鑫,高洁.贵州省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与启示[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4(38):80-83.

[5] 闫思暐.铜川市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实现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9(29):205-206.

基金项目: 黔南州社科联(qnzskl-2018(12)-36)。

作者简介: 杨露(1988-),女,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财经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6.044

标签:;  ;  ;  ;  ;  ;  ;  ;  

某市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入住户的生活质量对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