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访中国著名理论家邢芳_邓小平理论论文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访中国著名理论家邢芳_邓小平理论论文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我国著名理论家邢贲思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家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访谈录论文,我国著名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结束不久,本刊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我国著名理论家、《求是》杂志社总编辑邢贲思教授。邢教授就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的关系及如何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等问题,谈了极为深刻的见解。

一、要把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

五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一致的。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经济建设始终处于党的中心工作位置。五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讲的发展问题,是与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一致的。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就是要使我们的经济从过去所实行的那种粗放式的经营转变成为集约经营。我以为这是把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我们这些年的实际相结合得出来的很重要的结论。当然,这个问题过去也讲过,但这次五中全会讲得更加突出,这次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到了跟体制转变同等重要的高度。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是体制转变,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极为重要的。江泽民同志在五中全会闭幕会上讲的十二个关系,也是把小平同志的理论与我们这些年的实践相结合,总结了这些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来的一些很重要的正确处理当前重大关系的思路。这是毛主席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以后,我们党对正确处理新时期一些重大关系问题的认识上的新发展。对十二个关系的阐述与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比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小平同志都讲过。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发展,是小平同志突出强调的;稳定,小平文选中好多地方都讲到稳定的重要性,并提到稳定压倒一切。这三个方面关系的提出,是完全符合小平同志理论的。当然,正确处理三者关系不是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的,但五中全会把它纳入十二个重大关系中第一个要正确处理的关系,可见其重要性。再比如正确处理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过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有条件的、各种条件都比较好的,应当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本地区的经济先尽快搞起来。这部分地区富了以后,还有个先富带后富的问题,不是说让这种贫富差距始终保持下去。从中央来考虑,还有一个保持平衡发展的问题。当然,这种东部、中西部的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完全拉平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可能采取压制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办法去促进中、西部的发展,还是要采取协调发展的政策。中央对于中西部一些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要给予适当的优惠,给他们必要的条件来鼓励他们尽快地利用本地区可以利用的优势发展本地区的经济,以缩小跟沿海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这同小平同志一部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一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再比如说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小平同志的理论都涉及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农业。总的来讲,当前农业发展的形势还可以。但是,从长远来看,隐患不少。耕地逐年减少,侵占农田的事件时有发生;农业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一些年久失修;农业的投入相对比较少,这些都给农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一些困难。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三个产业当中,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工业当然很重要。当前国有企业问题比较多,矛盾比较多。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一块如果不能很好地走出困境,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比较好的发展,将影响整个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这个问题党中央十分重视,五中全会就这个问题讨论比较多。再有就是第三产业。这里边有一些新兴的产业部门,像金融、保险、信息等。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些方面比较落后,不但赶不上西方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我们也是处于落后的地位。这一块亟待发展。怎么处理好三个产业之间这种发展的关系,搞好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这次江泽民提出的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十二个重大关系,我认为是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思想,也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结合了这些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些很重要的结论,有一些是完全新的结论。当前学习小平理论一定要与学习五中全会的重要文件结合起来,就是与学习“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建议”、江泽民关于十二个关系的重要讲话、李鹏同志关于“建议”的说明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加深对小平同志理论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央这次全会精神的理解。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二、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抓住重点

小平同志的理论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中宣部编的学习纲要概括了100条,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纲要》对小平同志理论的体系把握得比较准确,我们应按《纲要》提出的范围去认真学习领会,但还应抓住重点。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住两个要点。一个要把握住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什么是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像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回顾一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以及后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他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敢于突破过去的一些框框,能够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敢于提出一些新的结论,这是邓小平在理论上最大的贡献。邓小平经常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人认为这个问题早已解决了,我们搞社会主义这么多年,怎么现在还提出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他对过去我们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和我们过去所采取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我们过去所走的路子有怀疑,过去我们那样搞法是否完全对?当然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完全否定是不对的。但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过去有些不对的做法,应及时纠正。小平同志为什么能这样做?很重要一条是他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以小平理论贯彻始终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甚至提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不一定都对。第二个是要把握这个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讲,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我们把握小平理论的入口处。邓小平就是从回答这个问题入手,回答了一系列有关的问题,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所以,一个是精髓,一个是切入点,这两个是把握小平同志理论的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如果真正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建国以后,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走了很大的一段弯路。归根到底是我们脑子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不十分清楚。过去我们有一个问题考虑比较少,就是怎样看待发展生产力?怎样看待经济建设?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比较忽视发展生产力,这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关。认为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问题,以为建立了公有制、解决了生产关系就是社会主义。这也对。因为从生产关系上讲,所有制确实是区别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但话又说回来,建立了公有制,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生产力水平还是那么低,老百姓还是那么穷,尽管还是社会主义,但究竟是不是那么完善的,用小平同志的话讲是不是够格的社会主义?过去我们不怀疑这些,而小平同志正是从这里看出问题。公有制建立了,所有制的问题解决了,这并不是一种非常完善的社会主义。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种所有制是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能不能够通过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过去考虑比较少。有些人有误解,是不是邓小平只看到生产力问题,那么,美国的生产力高,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应该指出,邓小平并不是笼统地讲生产力水平高就是社会主义,他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里得出来的结论。我们的经验教训恰恰说明,单有生产关系的解决还不够,还要看这种生产关系是不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不能抽象讲生产力高就是社会主义,但反过来,也不能说光建立了一种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就算完善了。这个问题,我觉得是抓住了要害。这恰恰是我们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不够顺当,走了很多弯路的原因。邓小平抓住了这个要害,而且反复进行思考,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做为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有一个改革的问题,特别是体制方面的改革。因为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所以要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是很长时间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很多人习以为常,没有发现这里边还有什么问题,邓小平抓住并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中弄清楚邓小平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就等于把握住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一方面,我们要全面系统地从体系上来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同时一定要在学习中抓住重点。

三、进一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在实践当中形成的,他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跟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际结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现在学习研究它,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就书本谈书本,要把这个理论当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与当前的实际结合起来。邓小平理论谈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应该占主体。如何使我们的国有企业在目前条件下占主体地位和起到主导作用,就应该进行研究。中央正在抓试点。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国有企业持续、稳定、有效地发展,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究竟要解决哪些矛盾?这样的问题解决了,既是对邓小平同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解决了我们当前经济生活里面的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国有企业亏损面比较大,已经成了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难题。这个问题要解决,就事论事不行,还要有理论指导。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方面,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去回答,就是用小平理论来回答实际生活里边出现的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要结合五中全会提出来的新的精神。五中全会精神本身就是对新的实践的总结。就是要把小平理论和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结合起来,回答并解决当今面临的实际问题。再有一点,就是要联系思想实际。小平同志对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视。做为领导干部,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精神文明水平到底怎么样,自身素质到底怎么样。我们学习理论还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江泽民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五中全会专门提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领导干部也有个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许多人都盯住金钱、权势,在这种风气下,党员、党的干部怎样以身作则,怎样时刻注意到自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把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学理论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口头上讲的头头是道,做的却是又一套,这就等于白学。我们的党员干部,学理论要见行动。除了理论上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当然这是主要的,不领会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掌握了精神实质以后要解决问题,要解决工作当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也要解决自己头脑当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理论学习才是有效的,也才能真正深入下去。现在,在党员干部中要提倡从自己做起,学习理论不要专门对付别人,要用理论来衡量衡量自己,为官一任是想为自己捞点什么利益,还是为人民造福?这个问题对很多领导干部来说没有完全解决。毛主席过去讲过,你有权,你的权力是谁给的?你拥有权力以后,用它干什么?是用它为自己谋私利,还是用它为老百姓办几件实事,办几件真正对人民有好处的事情。一个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负责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工作总是要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在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讲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对群众的态度,处理好同群众的关系,这讲得很深刻。所以学习理论绝不是单纯的把邓小平理论中的观点搞明白,这当然是必要的,首要的,但如果你搞明白了,会讲,会写,就是不去解决实际问题,既不去能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这样的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理论学习深入不深入的标志,除了看理论上是否搞明白,还要看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果。

标签:;  ;  ;  ;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访中国著名理论家邢芳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