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论文_陈爱存

浅析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论文_陈爱存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近几年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易导致群体性事故,在水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性高,易导致发生人员伤亡和火灾事故,在进行相关作业时应当特别重视其施工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以及受限空间作业管控流程,且严格按照管控流程进行落实,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到位,施工方案满足现场生产安全作业的要求。本文重点对水处理项目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

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助力,行业治理政策的不断释放下,国家在半导体、平板显示、新能源、环保治理等领域加大了投入,促进了电子厂房、环境治理、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处理项目的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是在储存水的容器和处理水过程中要用到的各类处理介质、化学剂储存器中进行,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水处理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包含人员进出通道、应急出口、通风口等,从而提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性。

1、特点鲜明、风险可辨

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特点

以半导体工业厂房纯废水处理项目施工为例,这类项目的显著特点是水池(箱)、桶槽、罐体等设施设备种类多、体量大、风险高;水池(箱)、桶槽、罐体的材质根据内部介质或用途不同分为混凝土、碳钢、不锈钢、玻璃钢、PE/PP等,可以说水处理项目98%以上的水箱、桶槽和罐体都属于有限空间,单体容积达到100~20000m3不等,体积容量大,施工风险较高,在不同设备、不同的环境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差异,施工安全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项目在实施前要进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在未使用过的水池、桶槽、罐体内进行防腐、内衬附件安装、管道安装、质量检查、滤料填充等作业。存在风险主要有:缺氧、窒息、火灾、中毒等。在水处理水池内进行防腐作业易造成缺氧和中毒风险,在未使用过的有限空间设施设备中作业,通常空气流动性差,氧含量较低,如未进行通风增氧通风措施易造成人员缺氧窒息风险;或者是在进行防腐、内衬作业时,使用的防腐材料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或气味,如人员未佩戴合格防护用品、未进行空气置换易造成人员中毒;如未使用防静电工具、或者使用易燃材料,易导致火灾的发生。

第二种情况是在已经使用过的水池、桶槽、罐体内进行设备检修、更换填料作业,存在风险主要有:缺氧、窒息、中毒、能量释放等;在使用过的水池里进行废液清理,检修作业,如未进行能量隔离易造成人员中毒、化学品伤害等能量伤害。

2.建章立制、防范风险

2.1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水处理项目是由专业的水处理工程公司实施,有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水处理设施设备安装,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根据项目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有限空间作业能够有章可循。在管理制度中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有限空间的作业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定。要对有限空间作业流程进行严格的审批和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在作业之前应当申请审批,确保作业过程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审批书中应当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执行单位、作业时间、操作人员、作业内容、作业风险、作业现场负责人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等,同时还应当在作业现场派驻相应的监护人员,及时发现操作中违反规定的现象。建立审批责任制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内容和过程,审批单应当由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主管进行核实之后签字,只有审批通过之后才能进行现场作业。在审批通过之后,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员还应当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再次检查,确认相应的防护措施到位无误之后才能进行作业。

2.2编制有限空间作业方案

为加强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其根本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风险的隐蔽性,难被发现,易发生突发事件,因此在有限空间作业时要及时辨识和分解风险,做到提前预警风险。根据辨识出的风险等级制定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专项方案,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对作业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逐项确认,施工作业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潜在危险元素,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化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存在较大以上风险的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各级职责,每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不少于2次,购置相应的应急物资,保障在紧急状态下能做到有效的应对处置。

3.现场管控、措施先行

3.1作业前的管理

现场施工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技能不达标,不按照规程操作以及现场安全条件不满足等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当重视现场施工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作业不合格、不规范,导致有毒、易燃气体残存等,都会给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带来威胁。作业前要根据有限空间作业规程对现场作业班组、现场监护人进行专项的教育培训、交底,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保证施工的安全。

现场班组负责人、安全人员要根据专项作业方案进行作业前的排查确认,检查各项通风设施、防护用品、技术交底、隔离措施、危险警示、应急措施等是否准备到位;检查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方案条件;检查作业人员是否经教育培训;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有交叉作业,检查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是否达标,有毒有害气体是否有残留,各项确认无误方可进行作业。

3.2作业中的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现场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保证作业的安全。在有限空间内操作时,应当将有毒、有害等气体管路进行提前断开,例如水处理生产运行管路中的腐蚀性液体、气体、高温蒸汽等有能量释放的隔离或切断,断开所有相关的电气设备,将自动运行系统切换至手动运行,并做好标定锁定,防止误操作发生。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提前打开有限空间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必要时可以利用相应的通风设备进行持续通风换气,及时排出有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国家对于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和检测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只有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作业,在作业之前应当采集相关的样品,分析可燃物以及易燃物质浓度是否符合作业的要求。在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时通常使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进行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氧气含量在19.5%~23.5%之间,过低或过高都存在较大风险,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确保各项数据达标,方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气体检测在作业过程中仍然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检测要做好记录存档。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当做好安全用电措施,同时对于现场的相关设备进行放电处理。在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相关工具设备的绝缘保护,使用安全电压,防止出现漏电,易燃易爆、粉尘浓度较高的有限空间内作业,还需采取防静电措施。操作人员还应当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并且在现场配备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作业过程中监护人员必须全程监护,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在进入之前,需将施工人员的胸卡放置在有限空间外部,检查人员是否佩戴防护用品,是否携带禁忌物品(打火机、手机等),人员进出时间必须进行登记,每1~2小时要出来休息一下,施工过程中监护人要保持与作业沟通,配置低频沟通工具(对讲机)或用口哨、铃铛。人员进出有限空间作业有时需要通过爬梯需要穿戴好安全带,配置防坠落保护器,确保施工人员的进出安全。

3.3作业后的管理

有限空间作业后现场班组负责人、安全员要做好作业后的检查确认工作,清点施工人数,确认施工人员是否全部撤离,作业区域施工剩余材料和废弃物是否清理,是否保持有限空间的内的干净整洁,给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和交底要求连通已断开的管路和控制电路,撤除相关警示提醒标识,关闭人员进出口,并张贴有限空间禁止进入标识。

结语

总之,加强对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需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作业环境的改善,优化施工工艺,较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提升有限空间设施设备的质量,减少维修工作量和施工频次,建立有限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本质安全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有着关键的意义,由于对于施工技术要求很高,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有通过安全系统工程机制构建和管理措施的实行,才能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微。化工装置内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注意事项探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3,(11):344-344.

[2]陆艺兵。化工装置受限空间营救预案的制订[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1,11(11):36-37.

论文作者:陈爱存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处理项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论文_陈爱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