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大学生武术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论文

基于微课的大学生武术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论文

基于微课的大学生武术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毛圣力

(衢州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 浙江衢州 32400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选项课武术课特点的分析,积极构建基于微课的大学生武术课教学模式,即“互联网+微课+武术课”,对“互联网+微课+武术课”的模式进行了教学实践,同时对教学实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互联网+微课+武术课”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微课 武术课 互联网

武术课是很多大学在校学生的一门体育选项课,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武术锻炼的方法,培养防身自卫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言传身教,行为示范,武术课的实践性很强。然而目前高校武术课堂教学主要的方法是示范法、讲解法。由于学生人数、上课时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再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够理想,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想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对武术技能的掌握程度,继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武术课中引入了微课,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武术课教学改革对其他同类型体育课堂有借鉴意义,同时对选修武术课程的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微课的武术课课堂教学模式。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相关文献。以武术课、微课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总库搜索核心期刊50余篇,并以高度相关文献为重点参考,搜集互联网关于体育锻炼习惯最新信息,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本研究探索一种互联网+微课+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微课有机组合的前提下,通过“课前预学完成微练习→课堂典型技能学习→课后难点复习”的方式,实现知识的连续性传递,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武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1)教师首先将《武术》课程根据总体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即分为:武术及武术课介绍、武术基本功、双截棍舞花类动作学习、双截棍发力动作原理、双截棍转换动作学习、解脱技术原理、反制擒拿技术原理等八个单元目标。再对每个单元依据可执行、利于评价的特点分解成相应的微单元,如双节棍舞花类动作单元可以分为正反8字舞花、刀花、掌上舞花等。

2.4.1 武术课教学内容

使用Excel 2003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2 基于微课的武术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2.1 教学内容与微课设计制作

将微课上传到QQ群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原理,课后复习技术。教师组织线上教学需要将每个微单元的微课发到QQ群中。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课,完成教师布置的微练习,记下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收获、学习心得,便于与同学、教师在课堂上交流,实现知识(技能)的预学和复习。

本研究主要对选择武术课的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份,回收问卷60份,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97%。

酱油是我国传统大宗发酵调味品,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酱油俗称豉油,是以非转基因大豆(粕)、小麦(粉)为原料,通过固态制曲、液态发酵、过 滤、杀菌和调配等工艺酿制而成。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丰富的氨基酸、寡肽、多肽、糖类、有机酸等呈味成分。小麦酱油是以小麦粉、小麦面筋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制曲、液态发酵等工艺得到的液态调味品,如雀巢的美极鲜味汁等。

Everyone has problems. This is because you and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are changing. Change is a natural law. Whatis important to you is that your success or failure tomeet the challenges of change are dependent upon your attitude

(2)对每个微单元进行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这些任务分为课前的微练习和课后的拓展任务,是每个学生都要完成的。

植物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相对而言,干旱、寒冷的北方地区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但可以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种类均相对更少,尤其是常绿植物、大径大、花色鲜艳的种类,因此北方地区资源优势不明显。一些低纬度园林植物很难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季,也无法适应春季较长时间的干旱气候,故难以引种成功。当然也有成活的物种,比如刺槐,但其在黄河流域可长成高大乔木,但在东北地区却表现为小乔木或灌木状态,其原有生长特性发生了改变。因此,东北地区城市园林植物种类差异较小,所构成的景观效果也比较近似。

2.1.2 微课设计制作

微课是教学的重要补充载体,直接决定课前知识预学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而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用于武术课教学的微课,不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而是服务于课堂的一个环节或几个教学活动的集合,并通过QQ群展示。微课应以包含教师讲解、演示的“微视频”为主,辅以课件、案例、素材等资源的学习资源库。教学语言要精炼,时长一般控制在10min以内。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制作微视频,简单快捷,便于增加、修改内容。

2.1.3 建构“互联网+微课+武术课”面对面教学模式

其作用机理是经高效澄清池泥水分离后剩余絮体颗粒在滤层孔隙水流迁移过程中发生5种基本效能:沉淀、惯性、截阻、扩散、水动力效应。由于滤料的组成具有特殊功效(这是高效重力均粒滤池和传统滤池的关键区别)过滤水头损失小,反洗水耗低(≤1%)滤速大,出水水质好。

2.1.1 优化知识模块,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2.2 面对面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1)组织课堂交流。解决课堂前预学阶段搜集到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针对课前微课学习中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困难、收获等进行集中交流,根据问题的类型可以组织探究式课堂或者讨论式课堂。

如今医学早就为左撇子们证言,他们非但不是残疾,而且右脑甚至比一般人更加发达,人们才对左撇子有了更大的接纳。但很少有不掰正孩子左撇子的父母。有心理学家说,制止左撇子只是父母压制孩子天性的一个缩影。

(2)在完成问题解答后,根据微单元的知识目标,教师设置典型任务并进行必要的提示,根据任务难易程度学生或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练习情况。

2.3 课程实施方案

2.2.2 问卷调查法。

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武术课教学内容满意度、武术课教学方法满意度、武术课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来反映。

2.4 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收集2015年4—8月杭州市儿童医院22例麻疹急性期住院患儿的粪便样本,并送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实验室进行检测。粪便样本的采集和运输、麻疹病例诊断标准等参照2009年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和《麻疹诊断标准》。

1.2.3 数据分析法

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徒手技术、器械技术。徒手技术主要包括:反制擒拿技术、解脱技术、拳法技术、腿法技术;器械技术主要包括双节棍基本技术,双节棍整套技术演练,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有96.3%的学生对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满意,其中70.37%的学生对教学内容非常满意;仅有3.7%的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兴趣度一般。调查数据表明武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适合大学生群体。

(四)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 近年来,牛羊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较快,全县现有常年存栏肉牛2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125个,常年存栏山羊1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31户,2011年大量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时选择养殖牛羊,因此可以预计未来5年,牛羊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将快速增长。

2.4.2 武术课教学模式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72.41%的学生对武术课的教学模式满意,其中27.59%的学生对教学模式非常满意;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微课+武术课”教学模式的选择非常适合大学生群体。

2.4.3 武术课教学内容掌握程度

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的原因是课外的没有专门的指导,课前没有预学,同时课内课外没有联系。课内时间有限,学生人数较多,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更不能实现因材施教。武术课的上课次数为一周一次课,一次课90min。一个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传统的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分解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由于人数较多,课内时间较短,不能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采用互联网+微课+武术课的形式,学生的武术教学内容事半功倍,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双手换棍、正八字舞花”等技术的掌握程度最好,非常熟练的人数达到50%以上。技术动作比较复杂的“刀花+掌上舞花”动作稍差。

(1)在电子邮件文档内容的特征提取上,本文选取了电子邮件特征中的语言、结构、格式三个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使得识别的准确率更高。

3 结语

“互联网+微课+武术课”的武术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进而提高大学生武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光圣,戴国斌.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径选择——写在“全国学校体育武术项目联盟”成立之际[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1):84-88.

[2] 林秀瑜.泛在学习环境下微课的学习模式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6):18-22.

[3] 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4-99.

[4] 徐林川.以攻防格斗为主线的武术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91-194.

[5] 赖锦松,余卫平.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5):96-98.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5(a)-0128-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3.128

①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武术课为例”(项目编号:GH201 7550),主持人:毛圣力。

标签:;  ;  ;  ;  

基于微课的大学生武术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